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仁怀具体要用什么手段,他在奏章中没有说。

可一定不会是“以理服人”。

这个方法刘仁怀肯定用过了,但没有用,才逼迫堂堂江南总督发火,要“强硬一点”。

景和帝也是怕刘仁怀心急做出事情,惹得江南不稳,那就糟糕了。

江南现在俨然就是大康朝的命脉,比起之前更加重要。

所以江南一定不能乱,哪怕是有乱的可能都不行。

他在这个时候便想起了柳铭淇。

柳铭淇不是朝廷中人,对于正儿八经的朝务,那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但这小子有一肚子的坏水,从他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还是有很多能考虑的奇谋妙计的。

比如说之前的麸糠粥,虽然让景和帝很难堪,但不得不承认,这个计谋不但多拯救了至少上千万人,更让朝廷的财政没有崩溃掉,实在是大大的好事儿!

要知道,单纯说去年的蝗灾,倒也算不了什么,可能不用麸糠也能救助天下子民。

关键今年年初的暴雪灾害加在一起,倘若你之前不是用了麸糠粥,而是用的大米和小麦来救人,那么暴雪灾害时,全部人都得抓瞎了!

一来粮食储存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再拿出去就完全没有安全保障了,国家都会震动。

二来当时暴雪封路,即便是调用江南的粮食,也根本无法及时的运送过来,不知道多少人会饿死。

景和帝想起来都在后怕。

正是因为之前听了柳铭淇的,用了麸糠粥,保存了元气,才能应付第二波的灾害啊。

甚至是今年的大洪涝灾害,还能算得上第三波。

如若用了大米加小麦,第二波都撑不过,更别说第三波了。

要真是那样,恐怕此时大康早已经伏尸千里,烽烟四起了!

柳铭淇的歪主意可不仅仅这些。

还有天价度牒,前前后后已经为朝廷增加了上千万两的收入,光今年都有三百多万两。

更有“加爵加恩令”,京城收入高达一千五百万两白银,江南也有一千万两入账。

这可是犹如沙漠里的甘露,大大的缓解了因为多次灾害而导致的财政窘境啊!

否则这一次户部和内务府贪腐亏空严重,一时半刻你哪里找那么多钱来用?

再加上上一次也是柳铭淇看穿了那些粮食商人的阴谋诡计,带着苗炎去杀鸡儆猴,才解除了京城的粮食荒。

那么现在江南的情况几乎是如出一辙,还有京城也差不多,皇帝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小狗头军师。

……

柳铭淇也在思索。

在皇帝看来,前后两次的情况差不多。

但以柳铭淇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一次相比上一次要麻烦多了。

为什么?

因为这些商人们非常聪明,他们都在规则范围内做事情。

最聪明的就是保证了本地民众的基本饮食用度。

别说是大米和小麦,就是麸糠这些都是敞开卖,价格还不高。

中华大地上的老百姓们最实在了,有吃有喝自然便不会闹腾。

至于说外地的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对不起。

连电视画面都没有,看不到我就没办法感同身受。

所以老百姓们并不会认为粮食商人们不大规模卖粮食是可恶的事情。

倘若朝廷硬逼着他们,反而会让老百姓觉得朝廷做得不对。

这就需要有谋略了。

恰好的是,柳铭淇有着五千年的古今中外的经验,所以他能从中找出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来。

这便是他超越别人的地方。

很快的,少年便找到了两个法子。

第一个来自于董太师。

当年董太师抛开一切辎重和步兵,急行军抵达洛阳,控制了小皇帝,但是因为人手太少,没办法控制整个洛阳城。

洛阳城里面的势力蠢蠢欲动,眼看着自己就要凉凉,董太师便命令手下们,晚上悄悄出城,第二天早上在大张旗鼓的骑马进来。

这么连续持续了五六天,大家都以为董太师的兵马超过了好几万,顿时都老实了。

然后董太师便顺利的等来了自己的大部队,给了大汉王朝最耻辱的一击。

第二个法子来自于陈老总。

当年解放大上海的时候,十里洋场的资本家可谓是群魔乱舞,到处兴风作浪。

陈老总临危受命,要用最快的速度恢复上海的金融和商贸秩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同样遇到了粮食商人的惜售不卖,任凭粮食价格涨到多高都不卖。

另一位创建了华润的、专注于经济的陈老,来到上海后调研,查到四百万上海人需要每天三百万斤粮食供应,而因为上海人已经储存了不少粮食,所以实际上每天投入一百万斤便足够。

陈老回去之后,太祖当即命令全国“三顿变两顿”、“三人吃两人的饭”,“勒紧裤腰带节省两顿饭,支援上海”。

一开始就是投的一百万斤,结果上海的那群商人直接扫货,一连几天全部扫光了。

后来陈老总发现这样不对,就慢慢的蓄积力量,等到各地的粮食到齐之后,一口气每天抛出天量的粮食,不间断的供应,要多少有多少。

一群商人怎么可能和一个国家作对?

你真以为自己是罗斯柴尔德?

商人们只是吃了七八天的粮食,就钱财全部耗光,连借的钱都全部砸进去了,最后再也撑不住,直接崩盘。

陈老总趁势追击,不但把粮食阵地给夺了回来,而且还吃下了他们存下的粮食,大赚一笔。

最重要的是,从此上海民心稳定,再也没有出现过粮食上的问题。

吃饭不愁了,自然人心就稳了。

从此以后,哪怕是“两白一黑”之中的其余一白一黑情况再艰难,上海都挺住了,其先决条件,就在于此。

回到眼前来,

柳铭淇觉得两种办法综合起来更好一些。

因为第一种法子只适合兵行险招。

并且你每天不停的运粮食进去,人家老百姓又不急着买,粮食商人根本用不着抢货去卖,你能怎么样?

这种法子只是在缓解无谓的焦急心理时才有效。

而第二种法子也有缺点,那就是商人们都知道你江南粮仓有多少粮食。

你不断的从江南粮仓运出来卖,不过是左手转右手,大家当于看猴戏一样,不为所动。

如果结合第一种法子就不一样了。

给江南的民众和粮食商人们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外地还有大批的粮食存在,官府根本用不着买他们的高价粮食,那么这群粮食商人才会惊慌,才会担心这么多粮食砸在手里,才会卖出来。

……

柳铭淇把自己综合两种办法想出的主意给景和帝讲了。

景和帝听着听着,望向柳铭淇的眼神就不对劲儿了。

少年被他看得有点毛骨悚然,“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景和帝眼神很有点复杂,良久之后才叹息一声道:“铭淇,你果然是国之栋梁!我大康皇室的最优秀子孙啊!只是短短时间内,你就能想出这么一个精妙绝伦的办法来,任何有智谋的人到你的面前,都不敢说自己聪明有谋略!”

柳铭淇挠挠头,“我也就是喜欢看书,然后喜欢胡思乱想……这个主意,您觉得可以行?”

“能行!”

景和帝想也不想的道。

但是转而他又说:“不过我还有两个问题。”

“您说!”

“第一个,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江南粮食商人那么聪明,不容易骗吧?”

“东瀛!”

柳铭淇直接甩给了小倭奴,道,“以刘总督的关系,找到船商,冒充东瀛的粮食商人,应该不难吧?

想要弄得像一点,那就让一群东瀛人站在船头,用东瀛话大声喧哗,使得大家都听得清楚明白。

还有顺便让人在搬运过程中,弄坏几袋的包装,露出雪白的大米,大家不就相信了?”

“嗯。”

景和帝颌首道,“东瀛倒是经常有来卖粮食,这倒是不突兀,虽然平日里他们的数量不多,但今年就算多一点,也不意外嘛!”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又出来了,“今年江南不缺粮食,这些粮食商人只凭借着卖给江南民众,就能赚取不少银子,从而在资金上没有那么紧迫。

按照这么说,哪怕是储存的粮食不卖了,放在仓库里面,看到行情好的时候,再慢慢拿出来卖,也没有什么坏处吧?

倘若他们这么做了,我们拼命用低价砸粮食,又有什么用呢?要知道,我们需要的是他们手中的粮食,并不是让粮食降价崩盘啊!”

皇帝的第二个问题,问得是相当有水准。

不是细心观察和思考的人,完全想不出来。

但有着五千年历史精华的柳铭淇,却也是早就想到了这个事儿。

“这就要靠刘总督不断的给他们制造危机感了。”柳铭淇徐徐的说道:“从一开始就要制造一种舆论,那便是有了东瀛的粮食支持,我们粮库就不缺粮了。

江南的粮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顺着大运河运往京畿地区,顺着长江运往两湖和四川地区。根本用不着他们卖。

一方面不但要由东瀛的大米到港,另一方面要不断往大运河、长江运输粮食出去,让他们看到真的有在做,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屯粮没有用。

然后,到了他们都遗憾卖不了高价的时候,您让刘总督再安排几个人,率先向他卖出粮食,其余的人自然也撑不住,马上会跟着卖粮了。”

景和帝一边听一边琢磨。

片刻之后,他问道:“还是那个问题,他们可以不卖啊!就算有人卖掉,价格不合适,他们总不会低价贱卖吧?”

“我们这一次的主要目的是买粮,就不用想着低价买粮了。”柳铭淇说道,“就按照七文的价格收,并且放话出去,一旦收够了,就没有七文钱的价格了,只会用六文钱一升的价格收。

本来是可以卖七文的,忽然间就变成了六文,在这些商人心中,就好像亏了一文钱一样。所以很多舍不得这一文钱差额的,便会服软卖掉。

按照这个价格,我觉得至少可以收到两千万石左右,这部分的粮食收入仓库,也正好可以弥补运出去的粮食的损耗。”

“我明白了!”

景和帝拍案感叹道:“这个计划最精华的就是最后一点,营造出各种假象,让他们反而觉得七文钱卖出去,就是赚了一文钱!”

“对!”

柳铭淇忍不住赞叹道:“陛下你最近是开挂了吗?怎么忽然间这么洞察人心了?”

“滚蛋!”

景和帝挥了挥手,“我一向都这么英明神武的好不好?你一个小毛孩子,懂什么?”

说着这话,皇帝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不仅仅因为少年说话好听,更因为他得到了解决目前困境的好办法。

江南的刘仁怀能用,我在京畿地区同样能用啊!

一口气解决了两个粮食主产地的问题,对于现在颇有些不稳的局面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整个大康朝,还有景和帝自己,都太需要有振奋人心的好事儿发生了!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海贼之母巢秩序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明末之木匠天子大明匹夫我爹是大将军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大唐:迎娶公主后,我反贼身份曝光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你是明珠,莫蒙尘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庶女为后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宋士梦境归来做才子穿越:重塑大唐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汉末少帝先婚厚爱悍卒之异域孤狼回到大宋做山匪血雨腥风逆天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