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上梁是个大日子。跟下地基一样,要祭拜祖先,土地神什么的。如果家里条件好的,还要摆上几桌,请人来热闹热闹。下地基的时候,姜瑜儿他们家只是简单地敬了一下土地神,先祖什么的。这次上梁,姜二柱说了,好不容易盖一栋房子,说什么也要热闹一下。反正也不差那些钱。
姜阿毛听了,心里也觉得二叔说的是个理,也就同意了他的说法。
姜瑜儿听了,也很是同意。点了点头,欣然承了下来。
二叔姜二柱找村里看风水的先生选了个日子。选定在了冬月二十六这天,二十四织云镇赶集。姜瑜儿跟着哥哥还有二婶买了不少东西,打算着二十六这天祭祀用。还有请客用的菜食。
看着买下来的一大堆东西,姜瑜儿就头疼不已。这些东西,都要等村头牛二爷来帮忙拉回去。想了想,她对二婶跟哥哥说道:“婶,哥!咱们家自己家也买个牛车吧!这牛养着,来年也耕地什么的。上镇上来,也不用等牛二爷家牛车了。”
姜阿毛想了想,自己家也不差那点钱,于是点头答应了。而罗氏则是一脸的不赞同:“妞妞,咱们家现在手里是有些银钱,但这牛车……”你们家哪来的粮食喂养啊?
“二婶,您就别担心了。”姜瑜儿打断了她的话,伸手拉着她道:“您是想说,咱们家买了牛,没粮食喂养对吗?可是,您忘了,咱们虽然没有粮食,但这牛它以草喂食。咱们为什么就不能跟村里人买回他们的稻草来给牛吃呢?”
罗氏一听,也愣了一下。她这是真想多了,没有粮食,可以喂草啊!这牛以草为主,何必拿那么多粮食去糟蹋了。当然,没养过牛的罗氏不知道的是,牛每天多多少少还是要吃一点粮食才行的,不然哪来的力气?
只是,这些,姜瑜儿不打算跟罗氏说。要知道,他们家可是好多年没种过地了,吃的粮食不是村里人接济的就是二叔家给的,或者哥哥上镇上跑堂工钱买的。这些粮食,在别人看来,还不够自己家嚼用。哪里还有用来喂牲畜的。
不过,姜瑜儿不在乎这一点。他们家现在有了银钱,买点粮食为牛,这也没什么不是。
罗氏听了姜瑜儿的话,也觉得她说得对。也就没在纠结什么了。姜阿毛跟姜瑜儿罗氏都没养过牛,姜瑜儿也是前世小时候听过家里人说,要什么样的牛好养一点,具体怎么选牛的问题,她还不是很懂。
最后,还是请了牛二爷来帮忙选。到了牲畜市场,看到两旁的圈里栓着的猪羊牛马的,姜瑜儿更想样一匹马。只是,她也知道,以他们这样的小门小户,要养一匹马,那手续多得想哭。想了想,只能强忍着心里的那份不舍,依依不舍地朝着卖牛的那几个牛棚走去。
再进过一个养圈时,她一走了。指着那个产毛的绵羊,跟哥哥说,她要买上几只回去养。要知道,这羊毛可是个好东西,用它来做的被子,不仅保暖,还能防御风湿病。
她也想买几只奶羊回去,只是,她不会弄,前世不喜欢喝奶。这一世,想给弟弟弄点羊奶喝喝,她自己也不会除那羊擅味。想了想,还是买绵羊吧!等它毛长出来后,剪羊毛做被子什么的也就可以了。
姜阿毛找来管事的一问才知道,这羊本不是当地出品,本以为会有人识货,要了去。谁知道都养了快半年了,硬是无人经文。这里的人,都养些山羊,算是肉羊。可以卖给酒楼,也可以杀来卖。
最后,六只羊,以二两银子一只地买了下来。牛二爷帮着选了一头比较壮实,耐力好,温顺的善牛。又买了牛车,一家子这才高高兴兴往家赶。
冬月二十六一大早,何婶带着枣儿,梨花婶子跟着二婶也都过来了。用她们的话说,就是家里没个大人,过来帮忙着做点饭什么的。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赶来,七手八脚地帮忙着忙活起来。
姜家没有多余的亲戚,外婆家那边,从娘走后,都段了来往。姜瑜儿他们上梁的事情,也就没给那边送信。来的都是村里人,看着自己家小屋挤得满满的都是人,这样的热闹,姜瑜儿很喜欢。
她想,这么团结的一个村子,即便那边穷了,也不见有出现过偷鸡摸狗的人。将来,日子好起来了,大家还不得力气都往一处使。看着大家忙忙碌碌的身影,她更加坚信,一定要带领着大家,把日子过起来。
都说,受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等家里的红薯种出来后,她一定要多育一些秧苗,让村里人都能种。对于他们这些泥腿子来说,没有后台,别人想要拿捏你,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她要做张庄村的后盾,也要张庄村给她做后盾。将来要是有人眼红他们张庄村,也要他们有胆量来才行。
她不知道,就因为她的一个小小的决定,将来张庄村成了方圆几百里,唯一富足的村子。也让很多达官贵人,开始把眼睛看向了这个一直名不经传的小村庄。只是,这里的人,都抱成了一团,甚至可以说,滴水不漏。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哥哥姜阿毛跟着二叔去了新房那边,祭祀完各路神仙,放了鞭炮,摆过早饭就是上梁一事。一听见一个大汉喊了一声‘起’,身后一群人说了些吉祥的话,一根横梁就这样,稳稳地升了上去。
主梁上去了,其他的也就跟着陆陆续续地也跟着上去了。看着这梁柱,姜瑜儿开始无比怀念起前世的平房来。这样的瓦房,在这样的村子里,看起来是无比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可在她姜瑜儿眼里,除能遮风挡雨外,什么都不是。
冬天的时候,瓦风‘呼呼’吹进来,要是不小心,可能还会落下头痛病。抬头看了看房梁,她觉得,应该要吊一个顶什么的,不然得被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