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四个男人把一瓶酒很快喝完了。二爸酒量不行,喝得不多,晓江不经常喝,量也小。
主要是王望农和赵月江,两人遇在一起,因为心情高兴,加上种种微妙的感情融合,这会儿他们近乎醉了,说话有些糊里糊涂的,没一会儿相互称兄道弟,一会儿又成了父子关系,一会儿又是上下级相称。
赵晓江看着他们聊得如此投机,语气里充盈着别样的温暖情愫,让他恍惚觉得,大伯似乎复活了,他来看望自己的儿子来了。
屋内,酒气熏天,一只香喷喷的鸡也剩下骨头了,别看两人红着脸喝得晕乎乎的,但要说谁醉了,那还不能轻易下定论。
彼此聊什么他们听得一清二楚,讲话也很有逻辑性,谈起对某事的观点来层次分明,一二三点讲得很透彻,这是醉酒之人吗?
二爸担心王望农喝多了误事,就把第二瓶酒悄悄藏了起来。
不巧被王望农看见了,他笑着说:“老哥,不让喝了?”赵胜忠红着脸说:“王书记,少喝点好,我担心你……对你影响不好!”
“成!今天就喝到这里,咱吃饭聊聊别的吧!”
赵晓江先开口了,说:“王叔,你没喝醉吧?我想跟你说点事儿!”
“醉?你以为是你呢,你小子现在高升了,以后要加点酒量呢,这喝酒啊,有时候就是一种工具,人际交往少不了三杯两杯的!”
“呵呵,好的王叔,慢慢锻炼!”
“你说,我听着!”王望农用小指掏了一下耳朵。
“是这样,我们村的路虽然修好了,但如果不硬化的话,将来也是白搭,土路啊,下一场大雨就冲坏了,总不能天天叫人填坑补路吧!那修与不修还有啥区别?所以还得硬化,不然治标不治本,后面问题一大堆!”
一听晓江的话,王望农点点头沉思片刻,叹了一口气说:“晓江啊,你说得不无道理,可硬化路面得花这个啊!”
他大拇指和食指搓了一下,“花一大笔钱呢!那和铲车修路的工程量相差十万八千里呢!难呐!”他攥紧拳头在炕上轻轻砸了两下。
“我打算拉两车沙子先铺上,后面的事慢慢来吧,走一步看一步,资金问题的确是个头号老大难,仅凭咱们这一点力量根本搞不成事,只能先修补一下比以前好一些就不错了,硬化工程最终还得靠政府的项目支撑!”赵月江插话道。
“对,月江说得有道理,这事我操心一下,先跟南庆仁商量一下,看他能不能想想办法,你们村的人这么积极,把路已经推好了,省了好多事,如果上头真出面的话,前期工作不用考虑了,光搞硬化这一项工作就可以了。
“我看难肯定是难,但至少咱们行动上前进了一步,思想上超前了一大截,上面应该能理解你们那种迫切的心情和愿望的。
“再说,路不好咋发展?发展先不谈,就安全隐患是个大问题,你看这几年,小事一直不断,对老百姓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是得重视一下了,今年还发生大事故了,一起是赵胜利,腿骨折了,另一起虽说没有人员伤亡,但那只不过是一时的侥幸罢了!”
赵晓江点点头,说:“王叔,新河村的事有劳你了,也辛苦南主任了,我还有个小小的想法,等我去市里报道了,我也会留心这事的,如果有好的项目,我尽量给咱村想办法争取,眼下路已经推好了,后面遇上连续降雨就坏事了,得抓紧!”
“哦,对了,还有晓江这个大人物呢,我还差点忘了。成,咱大家一起努力,看能不能争取到一点结果,南庆仁有点本事呢,这些年为咱高山村干了不少实事呢,咱一起加油,期待好运降临吧!”
过了几天,有人看见王望农和南庆仁来了新河村,二人在推好的几条主干道路上转悠,一会儿用手比划一下,一会儿蹲下来看一看,像是在研究什么。
赵月江一直不知道,只是在黄昏时分,偶尔听人说起才知道的。他们为什么没来家里坐坐?赵月江有些纳闷,但对二人此行来的目的他大概猜到了一二,应该是为下一步硬化路面做前期准备吧!
他没抱多大希望,即便他知道南庆仁的干事作风,一向是雷厉风行,不达目的不罢休,但他也明白,硬化这么几条长长的大路,那得投入多少资金啊!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他一个乡干部能轻易啃下这块大骨头吗?难!
只有王望农知道,南庆仁这次来就是专程考察路面情况的,为下一步准备硬化先做做功课。
他拍了好多视频、照了好多相,这是在他把新河村修路的情况告诉南庆仁以后,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决定先视察一下;
至于后面的结果怎样,他也没抱多大希望,只说他尽力试一试,何况现在又多了一个大人物赵晓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项大工程应该会实现的。
作为一名基层乡村干部,南庆仁走过的村庄不在少数。路况像新河村这样的比比皆是,甚至好多村路都不及新河村的。
还好,王望龙愣是硬着头皮,顶着新河村父老乡亲的压力,不遗余力地培养了一名好村长——赵月江。
有了这样一位好干部带头,这个村便有了主心骨。但有个众人皆知的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成功的。
除了一腔热血、敢打敢拼的赵月江之外,新河村人是善良的勤劳的,在工作上一直是很配合的。
这不,村长一声令下,全村人都出动了。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包括漂泊在外的游子们,也是好样的;
这些年,他们没有忘记了父老乡亲的栽培,没有忘了本,出息以后,知道报答家乡,建设家乡,这一腔热情是令人感动的。
就冲新河村人这份炽热的心血和干劲,作为一名乡村干部,他想,他有义务,有希望把这件事办好。
——等路硬化了,乡亲们走在宽阔的水泥路上,高高兴兴地下地干活,即便遇上大雨,也不怕摔倒沾一身泥;
还有劳作的牲口,也不至于在烂泥路上摔倒起不来,甚至受伤,给村民造成经济损失。
拉麦、拉粪的三轮车子,再也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故了!
他在幻想一个场景。很多年以后,当他老了,退休了,再回这座村庄时,遇见新河村的父老乡亲,至少他们还认得他,还记得他的名字。
若再幸运一点,他们会举起大拇指赞叹一声:南庆仁是好样的,为新河村干了点实事!那样,他觉得此生值了!
要想富先修路,新河村的路,虽然仅仅是一条村路,但却是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之路。
这路,一定要办好了!他暗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