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阳光正好,程玉阑带着苏月影以及儿媳几人为父子三人送行。
苏辙早在十二岁那年,身体就开始一年比一年康健,逐渐身量也成了全家最高的那个人。哪怕苏轼是哥哥,个头也比苏辙少了一寸多(一寸约3.33cm)。
父子三人站在一起,各个气质斐然。
苏洵常年游历在外,撇家舍业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对与此次离家也只是嘱咐了夫人程玉阑几句,就转身上了马车。
苏轼与王弗成婚已有两年多了,一起去过不少地界,也见识了不少世面。该交待的自然前些时日都交待好,此时也只是简单嘱咐几句,也上了马车。
只是苏辙与史盈心新婚燕尔,面对第一次离别,史盈心站在苏辙身边眼眶通红,心中的情愫难以述说。
苏辙辞别母亲、三姐、保母之后,牵起史盈心的手,把人带到一旁。
“你在家替我多照看母亲,做些自己喜欢的事,烦闷了可以去找三姐嫂子她们。莫要哭了…”伸手给史盈心擦了眼角的泪水。想要把妻子抱进怀里,好好安慰一番,可此时正在外面。
史盈心也知道这样不太好,得知夫君要出门许久后,私下她在苏辙面前哭过多次了,她也不想哭,只是忍了又忍没忍住。
“嗯,夫君我,知晓。”因哭过的缘故,她的声音闷闷的,带着浓浓的不舍。
苏辙看着小妻子欲哭隐忍的模样,心里也不好受,他在她耳边小声说道:“乖,我会时常往家中寄信的。”
苏辙牵着史盈心的手,将人带到保母杨金蝉身边,嘱咐几句,这才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
父子三人出了眉山第一站便是成都。抵达成都后父子三人来到张方平的知州府衙递上拜帖。
张方平此人为人慷慨有气节,为政清明,重视人才。他之前就读过苏洵的文章,深觉二人实乃主张一致,有共同语言。
这次不但见到了苏洵,还见到了他的两个儿子。更是在父子三人留宿期间,考验了二子的文学功底。还直言将来二子必学有所成,可为济世之才。
在成都这些时日,父子三人先后见识了不少成都的特色美景。苏辙更是在青城山上遇到了宝月大师,与大师来了一场论道,从此让苏辙与道家结下了因缘。
拜别张方平之后,父子三人也就不再把时间过多浪费在游历山水圣地之上。张方平在与苏洵闲聊时,无意间也透露给他们一些消息。今年的举子多于往年,而苏辙兄弟二人在眉山并未参加解试。不中举人就没有资格参加礼部的科考进士,想要在京城解试,并非易事。
三人开始马不停蹄的赶路从成都途经阆中、褒斜谷、横渠镇等地,最终在五月抵达汴梁城外。
汴京又称汴梁、开封、东京,是大宋(北宋)的都城。除此之外,它还有三个陪都,西京洛阳,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开封城包括外城、内城、里城和皇城,城中有汴河、惠民河、广济河,城北还有向东奔流而去的黄河。
苏洵父子三人到达汴梁时,京畿一带已然阴雨连绵数月,故而城中水灾泛滥。三人就这样被困在城外城西的村落,一住就是两个月。
水患退去,父子三人动身前往城内,幸得一个名为德香的老僧引荐,住进了太平兴国寺的浴室院。
解决了居住的问题,苏洵开始每日频繁外出打探消息,如何才能让儿子们获取解试的资格。
中国的科举始于隋朝,到了唐朝科举进一步得到了完善。随着宋朝科举制度一步步的不断完善,最终将科举考试定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前每年二月还有县试,考中者被称为童生。每年的四月进行院试,也就是科举的入门级考试,童生考中后成为秀才;秀才继续参加的考试叫作乡试,每三年一次,也称为州试、府试、解试;乡试合格者即为举人,头名为解元。
之后举人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会试),三年一考,合格者即中贡士,头名为会元。
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当年在京城举行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监考,考中者为进士。
进士有分为三等:一等进士及第,二等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及第又分一甲、二甲,一甲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四甲为进士出身,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大宋的科举考试和录取相对而言是公平的,为了避免考试中有人贿赂以及作弊,对考卷是实行‘糊名’制度,之后由考官一一誊录,避免主考官认识考生的笔迹,考试时贡院也要进行锁院,院外兵卒封锁不准走动。
宋朝的科举制和户籍制是结合在一起。为了应举考试,有些学子不得不寄托籍贯,这样的称为‘寄应’。
苏洵为了苏辙苏轼二人奔波月余,终于寻得关系,在汴梁城拿到了寄应的资格,顺利参加了府试,顺利的通过府试成了举人。
秋闱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中了举人,接下来还要参加来年的春闱。四川眉山老家离京城太远了,最好三人合计这段时间只好留在汴梁。
太平兴国寺的浴室院就成了他们在汴梁的长居之所。苏辙与哥哥苏轼二人为了来年的春闱,一直在寺庙里苦读。
苏辙也在京中结识比他年长七岁的好友刘恕。刘恕博识好学,尤其精通历史,对于以往历朝历代的事件谈起来如数家珍,而刘恕的父亲更是与司马光一起编纂了《资治通鉴》。
苏洵则是拿着张方平、雷简夫的举荐信拜访京中的官员文人,其中欧阳修对于苏洵以及苏轼苏辙所着的文章见解,十分的赞赏,与他所坚持提倡的文风也是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