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转眼到了年底,梅朵接到乌云送来的一份请柬,是其其格亲自写的,孩子要过满月。梅朵拉乌云坐下,关切地问:“这一年来,王妃可好?”

乌云叹口气:“迎娶的头天晚上,王妃哭了一宿,想死的心都有。也快,一混就是一年,什么好不好的。这回生了个胖儿子,王妃总算露了笑脸,请老朋友们都过去热闹热闹,她一年没出门,老念叨你们呢。”

这一天人到的很齐,娜仁和央金也来了,大伙儿围着孩子,你抱抱我抱抱夸赞不已。

“叫什么名字?”

“叫丹衷,我起的名字。”

央金努努嘴,“他对你还好吧?”

其其格一下收起了笑容,“不提他也罢。”说着,那泪珠儿竟在眼眶里滚动起来。

多尔济老来得子,自是十分得意。他觉得今年很顺,在外加封汗王,呼朋唤友,府内打发大妃回了额济纳旗娘家,迎娶了心仪已久的其其格。虽然其其格态度冷漠,他却不在意,始终疼爱有加。

佳莫和小丽来过王府几次,一直未找到那个人。这次孩子过满月,侍从都会到场,是个机会,所以二人格外留意。

宾客很多,只有私房密友在后室陪佳莫母子,大多客人在前边大厅。佳莫以找阿妈为由来到前厅,侍从们都很热情地为客人端茶倒水,道布登尖着嗓子在指挥着。这时,一个人匆匆进来在多尔济耳边低语,多尔济向他吩咐着什么。佳莫与小丽对视一眼,小丽快步退出大厅。

那个人走出大厅没多远,只见迎面过来一女子说道:“大叔啦,请进大厅,要开宴了。”那人一愣,不知道是谁,这时旁边走过一侍从,说:“小丽姐可能不认识,这位是府里副总管阿巴代。”小丽赶紧陪个笑,副总管眨眨眼,急急走了。

情况得到核实,经过前后串联思索,佳莫和小丽确认当年巴利陀讲的那个黑手,正是刚才出现的汗王府的副总管阿巴代。

吃完饭后,孩子也睡了,众人起身告辞,其其格笑着说:“以后有什么热闹事一定告我,快闷死了。”说着暗暗拽了拽梅朵的衣服。别人走后,其其格拉过江央,说:“这一年长高不少,越长越漂亮了,又沉稳懂事,真是个好孩子。”梅朵使个眼色,江央就拉着乌云出去了。

屋里只剩下两个人,都有许多话要讲,却不知该如何开口,沉默一阵儿,其其格轻声问:“大人近来可安好?”

“他还是老样子,让我捎话问候你,他早就催我来看望你,不放心,觉得对不住……”

其其格拦住话头,“梅朵姐,千万别这么想,大人处在他的位置有他的考虑。如果之前尽快签了那份协议,结果就不会是今天这样,怨我,那天大人事多,一时顾不上,我却在家里等,若径去第巴府就好了。”

“王妃能理解就好,那天乌云走后,他一夜未合眼,我带人要来接你,他没有同意。不管怎么说,有孩子了,就这么过吧,以后常出来玩玩,心情慢慢就好了。”

又一阵沉默,梅朵告辞,送出门外,其其格握着梅朵双手,“梅朵姐,请回去转告第巴大人多保重,有何事尽管吩咐,其其格愿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谢谢,谢谢,我替桑结谢谢王妃。”

一过新年,到了1701年(康熙四十年),洛桑十九岁了。

“阿伯啦,我想参加大法会辩经。”

“好吧。辩经是每个活佛、僧人应该掌握的实修方法,你做做准备。”桑结观摩过洛桑与阿旺和色朗及宫中几位高手的辩经,觉得可以放出历练历练了。

大法会辩经这天,在高台上正中坐着甘丹寺池巴恰巴活佛,两旁坐着第巴和三大寺活佛。一侧坐着已通过其他考试,只等辩经通过即可被授予格西学位的高僧。场下每一个僧人都可向他们发起挑战。

场面很活跃,往往高僧刚一下场就有人站出挑战。虽说问答不出经文,但有的问题问得生动活泼,答得机智灵活,引得众僧阵阵喝彩。也不乏火爆场面,交锋激烈,旁听者都觉得喘不过气。

前几位都通过了,最后轮到一位老僧下场,看那年纪总在七十左右,须发皆白,尚未坐稳,只见宫中喇嘛队列里一位年轻僧人迫不及待站起,从姿式上看,是作为答方。桑结不觉有些紧张。

老僧手一指问:“小同修,请问如何修行?”

若常规回答则是:发心、守戒、六度、定慧即可。然后一般都是再从“发心”入手,引向三士道。看似平常,可以老僧之经验,这个问题问下来,不难发出刁钻之问难倒对方。桑结晓得这暗中的机关,不禁捏了把汗。

洛桑事后回忆,站起时也很紧张,动作稍慢就没有参加的机会了。听了老僧发问,不知为什么,佳莫在羊卓雍湖旁一番话忽然在脑海闪过,自己就顺手脱去罩在外面的皮坎肩。

众人都以为这个年轻人要比划什么动作,嫌坎肩碍事。可那年轻人并未舞动双臂,也未说什么,依然站在那里。老僧以为对方刚才未听清,又问一遍:“小同修,请问如何修行?”

年轻人听罢,又将僧袍脱去,直挺挺立在那里。

下边众僧开始嘁嘁喳喳,台上的活佛们也皱着眉不解地望着。桑结则在思索着内中涵义,表面很平静。

老僧沉不住气了,厉声喝道:“小同修,老僧在问你如何修行?”

再看那年轻人,又将内衣脱去,只剩一件类似今天背心的小衣。

场子里顿时没有声音了,齐齐投过疑惑的目光,台上的人也一时愣住,桑结脸上似乎闪过一丝笑意。

老僧这回愤怒了,指着对方大吼:“老僧几番问你如何修行?你不答辩,却只管脱衣,究竟何意?”

年轻人环视一下四周人们的表情,直视着老僧,徐徐脱下那件背心,一动不动站在那里,像一尊雕像。

冬日的阳光照射着静静的辩经场和那具不算强壮却白净的躯体。恰巴活佛面对这戏剧性的一幕,显得有些无措,桑结会意地点点头,吩咐一名侍从下去,让年轻人穿上衣服坐回原处。老僧站在那里,气得身体一颤一颤说不出话来。

辩经就这样结束,桑结对这场特殊的辩经作了开示。

“年轻僧人用动作而不是语言进行答辩,诸位或许不大习惯,其实汉地佛教公案中多用此方法。

“法体本净,脱胎时都是赤条条,但只要来到这娑婆世界就必定着相,试想,在家或为儿女或为父母或为兄妹,走出家门则或为僧俗,或为农民工匠,或为堪布宗本,无不是着相,即今日考取的格西学位和我这第巴职务亦是。着一相犹如穿一衣,我们每个人身上均套着数十件无形的衣服。

“人之善恶自不宜以‘衣服’之多寡判断,但若执迷诸相而生妄念,则遮蔽自性,衣服变为缚人绳索。设若能心安一处而不住于相,则绳索化为纱丽。”

桑结说至此,在场诸僧已大体了然,那老僧也恍然大悟,洛桑更是对阿伯上述开示佩服不已。停了一下之后,桑结继续:

“人生即修行,依世间法与依出世间法修行有何区别?我每到哲蚌学员班,学僧多有发此问者。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认为修行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再通过学习、引导、教育不断提升境界;后者认为众生烦恼,是被相所迷之故,所谓修行,就是求诸自心,‘莫向外觅’,离相即佛。前者用加法,后者用减法。前者是塑造,后者是还原。刚才那位年轻僧人用脱衣来比喻、说明了上述道理,不失为一个创意。”

全场向年轻僧人投去赞佩的目光,他脸一红低下头。在哲蚌队列里的阿旺和色朗内心感到由衷地喜悦。过后,各寺僧人纷纷互相打听年轻僧人,二人当然不能对外讲,可深感莫大的自豪。那位老僧像个老顽童一般,做着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向对手伸出大拇指。以前从未遇到这种状况,恰巴活佛请老僧讲几句对第巴大人开示的领悟。

老僧作着脱衣状,“着衣越多者,越易着相恋相,修行难度越大,倒是草根民众,没有锦衣绣袍,少为相累,距本性反近。故汉地禅宗六祖曾言:下人有上智。是也。”

恰巴回头瞧瞧,桑结作鼓手状,点点头,于是宣布老僧辩经通过,授予格西学位。老僧作舞蹈状欢喜上台,返身时,两行泪如断线珠子般滚将下来。

回到宫里后,洛桑忐忑地问:“阿伯啦,我那样做可不可以呀?”

还在辩经场上时,桑结就感到心潮涌动,他联想到“拈花微笑”的典故。众弟子问佛陀何为佛法?佛陀拈花微笑曰:不可说不可说。在场者只有迦叶领悟其意。由于语言表达佛理的局限性,若能巧妙运用其他形式来象征、比喻,被认为是更高境界,故汉地禅宗历来崇尚此法。今洛桑以脱衣喻理,无师自通,暗符佛理,确是根器不凡。当然,他不想给这个年轻人太多表扬,只说:“不错,不着一字,却喻理深刻,显见佛爷平时学经能领其要旨,不过熟诵经书仍是基础,不可忽略。”

洛桑点着头问:“阿伯啦,我当时那么做了,可有的问题也未及细想,听了阿伯开示才真正明白,只是阿伯说修行是还原,这句话不知该怎样理解。”

“还原即离相,离相才能众生平等,这就是大乘认为众生是佛的道理。”

桑结暗想,这是个不寻常的青年,不可以寻常之法教之。

进入三月,天气渐暖。洛桑到宗加鲁康活动时,发现游人明显增多,特别是每到傍晚,一群青年男女在湖畔欢笑歌舞,好生羡慕。他知道不能擅自行动,憋了好几天才提出外出的要求,甚至做好了大人不准许的精神准备。

桑结稍一思忖说:“这样吧,每隔五天,你下午到林卡练习骑射,傍晚可以和年轻人们玩玩,不要太晚了,让根柱陪你去吧。”

没想到大人挺痛快答应了,洛桑高兴得差点上前抱住他。

很快到了活动日,看看天色不早,让侍从将马匹、弓箭等送回宫中,在神殿草草吃了带来的晚餐。正是月中,四周刚显蒙胧,那一轮明月,仿佛是被人甩上了半空,天空变成深蓝的颜色,好像乾坤倒置,湖水悬在了头顶,树木、丘陵镀上银色,湖水犹如铺上了一层碎银。洛桑还是头一回欣赏这里的月色,不禁赞叹起来。

已经有人陆陆续续前来,有的唱着歌,有的吃着东西。神殿在湖南岸,开始时,女孩子们集中在湖东侧,男孩子在西侧,有互相喊叫对话对唱的,人到的差不多时,都聚到北侧空场上。跳的也是锅庄,不过和村民们跳的不太一样,显得优雅整齐一些。

洛桑一蹦,拉着根柱向楼下跑去,刚要出门,根柱突然停住“哎呀”一声,洛桑双脚滑着步回过头,“佛……少爷啦,穿这身僧衣去能行吗?怕不合适吧?”洛桑愣了,捶着头,天哪,怎么把这个细节忽略了。二人呆立一阵,无心再观看,怏怏而回。

第二天,根柱正擦洗楼道,丹珠尔过来说:“来了个达旺的人,叫贡布,你去见见。”根柱刚要走,丹珠尔又问:“佛爷认识吗?”根柱点点头。

“那你去告诉佛爷一声,不然以后知道了会怪怨你。”

“谢谢领班提醒。”

这是洛桑几年来头一次见到家乡来人,拉起叩首的贡布,一口一个贡布哥地叫着。

“佛爷啦,万不敢这么叫,小人担当不起。”

“咦,当了佛爷就没有哥哥了吗?我们还像从前一样。”

洛桑把他认识的能想到的人问了个遍。

“央热师父是咱们那里第一位大活佛,很受百姓敬重,各地香客很多,连境外也常有人来朝拜。”

说到达玛过世,洛桑忆起大师姐多年来对自己的关爱,不禁眼圈红了。

“格桑师姐呢?”

“还好,还好。”

“贡布哥,下回再来带上热热,让她也开开眼,好好玩几天。”

贡布含糊地答应着。回去后,他对家人讲了见到洛桑的情况,热热在一旁听着,没说一句话。几年后,她随朝圣的人群来到拉萨,正赶上举办小召法会,听有人喊佛爷驾到,也跟着跪伏下去,大轿在不远处停下,她偷眼望去,看见他啦!没变,长高了,像个大小伙子。人群散了,她还在伏地哭着。她想把那一刻永远保留在记忆里,可不知为什么总是很模糊,只留下了那一领明晃晃的袈裟。她终于明白了,她心中思念的是那个永远的洛桑。

洛桑正好托贡布给他和根柱一人订做两身俗装,并叮嘱只须普通面料即可。根柱讲明了原委,让他莫多虑。又到活动日了,洛桑叫上贡布,三人一块去宗加鲁康。见贡布迟疑,洛桑想了想说:“这么吧,以后也不要称呼‘少爷’了,能玩得更随意,况且我也学不来少爷的架子。”

“那该叫什么?”根柱小心翼翼问。

洛桑脱口而出:

“住在布达拉宫,

我是六世仓央。

设若到了林卡,

你就叫我洛桑。”

吟毕得意地一瞥,根柱冲贡布无奈地挤挤眼。

当时拉萨城内外有二十来处林卡,每到黄昏,打扮整齐漂亮的少男少女纷纷涌去。宗加鲁康位置偏僻,因而来这里的多为大户贵族家的孩子,几乎都乘马前去,带着一二仆从,拿一些吃食和衣物,有的还雇几名热巴艺人伴奏助兴。

洛桑三人毕竟是头一回来,不敢贸然下场,坐在不远处观看。开始是围成一个圈儿跳锅庄,有的人跳的有些模样,有的能看出是在凑热闹。瞅着根柱和贡布跃跃欲试的样子,洛桑拍拍他们的背,二人立刻加入进去。

洛桑以他的舞感和乐感,稍一观察就发觉这里锅庄的风格不一样。果然,那二人刚跳了没几步,就感到达旺锅庄在这里不服水土了。全场舞者好像得到统一号令似的,每个人转到身后时都会用臀部拱他们一下,拱着拱着把二人拱出了圈子,众人大笑,还夹着“呼——呼——”的尖叫,那笑声中虽有揶揄,却绝对是友善的,这是藏人特有的幽默、风趣。

二人面带窘色跑了回来,却看见洛桑正在发呆。洛桑不经意间,观赏了一场姿态各异的翘臀舞,其中有几个女孩儿,那姿式颇为优雅,不禁吸引了洛桑。

“你们注意到没有,咱们村里的锅庄,一个曲调,一种节奏,一套动作。城里的曲调、动作变化虽不大,但节奏快慢鲜明,这或许正是城里人心态情感的表现吧。”

跳完一场,所有人都休息了,有的坐在树根下吃东西,有的互相追逐嘻笑,仆从们将火把点燃。这时,一个大男孩儿跑过来,问洛桑他们:“哎,听口音你们是外地的吧?哪儿的?”

“山南的。”贡布答。小伙儿作出一副惊讶状,仿佛三人是从天边来的。

“我叫日东,八廓西街的。你们头一回来?”

“我们头一次来玩,大哥多多指教啦。”贡布知道,东街是穷人区,西边多是富户。

那日东让人一捧,越发摆出无所不知的样子,“你们是想来掐花?”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揪一揪的。

“掐花?”三人不知何意,面面相觑。

日东翻了一下眼珠,“难怪难怪,”又放低声音,“找情人呀。”

三人一听,忙不迭摆手,根柱竟不禁躲在了二人后边。

日东颇不以为然地说:“别怕,好追。”正要传授经验,见大家都开始聚拢,站起身,“下一个节目你们更不会,坐这儿看吧。”

这次,人们没有围成圈,而是分成人数相等的两堆,男女都有,侍女们也大多加入,然后各自退后数米,一字排开。先由其中一边的人拉着手,原地边跳边唱,当唱到对方某人名字时,那人站到队前。再由另一边照此法点出对方一个人。

这二人要合作表演一个节目,往往由随来的艺人伴奏。然后二人扯着手,本队的人抱住他(她)的腰,站成一溜——拔河,输的一方,点出的那人就归到赢方了,最后以双方人数多少定胜负。

贡布和根柱每看到拔河时,最为兴奋,不住地拍掌加油。洛桑却在留意观看被点者的表演,所跳舞蹈,步伐舒缓,双臂动作富有变化,尤其长袖的甩动,最能表达对异性的追求,有的活泼俏皮,有的情意绵绵,非常传神,而且曲调也很优美。他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拉萨一带流行的朗玛歌舞。

他发现有一个女孩子反复被双方点名表演,她不像其他女孩儿,没有刻意地打扮,如黑漆一般闪亮的长发随意地拖在脑后,穿一件深蓝长袍,丝绦束腰,露出两只粉红长袖,舞姿优美,花样也多。脸转过来时,看不大清,只觉两颗眸子有如两潭湖水,波光潋滟,顾盼生辉,听到男孩子喊叫,她会侧过脸,嘴角一翘,调皮地笑笑。

有一次,她又被点名,只见她跑到场边对伴奏艺人说了句什么,乐曲节奏快了,她随着拍子跳起来,另一方那个男孩子,显然不知跳的什么舞,只好呆站在旁边。洛桑看了几眼大为诧异,这不是达旺的对对舞吗?她怎么也会?虽是一个人跳,看那动作还蛮像回事。当晚洛桑回忆时还后悔自己欠缺勇气,假如当时下场对跳,准把这一群公子、小姐们给震惊了。

散场了,日东又过来,“看到了吧,那个跳得最多的就是这个林卡的小公主,要是在别的林卡,你说上几句甜言蜜语,再送点糖果,就能掐一朵,但这些对她可没用。”

“你追过她?”贡布问。

“哪能轮到我,开始是色拉寺贡嘎大活佛的侄子追,前些时换成了察绒家的公子,这两天宫中大总管济隆活佛的侄子又在追,我看他更没戏,跳舞像个鸭子似的。”

都骑着马,说走一下就走光了。

三个人在暗影中从宫中后门进去,贡布同根柱睡在一起,他觉得那个“小公主”眼熟,却记不起在哪里见过。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我还没下山,就无敌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