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年,乌孙也派使者三百人去汉迎娶刘相夫。
当刘相夫一行人到达敦煌时,天意弄人,乌孙国的噩耗传来翁归靡病逝。
翁归靡死后,乌孙人背信,并没有履行立解忧公主您的长子为王。
而改立了拥有匈奴血统的泥靡为王。
按照收继婚制,解忧公主您被迫三嫁给了您名义上的儿子泥靡。
至此,解忧公主您的生活又一次跌入了谷底!
泥靡这个人,脾气相当不好,为人狂暴,因为背靠匈奴的缘故,所以和解忧公主您的关系那是相当不好。
所以在您嫁给他之后,没有一天的日子是好过的,泥靡时常打骂解忧公主您。
在这种情况下,解忧公主您给泥靡生了一个儿子。
不过儿子的到来也并没有让泥靡对您的态度有变化,还是一样的对您进行打骂,”黎雾心疼的看着解忧公主。
她最痛恨打骂女人的男人,简直畜牲不如,废物一个。
天幕前的老祖宗们也是气愤不已,特别是大汉的人。
各朝各代的女子们则是替解忧公主心疼不已,凭什么王朝的安宁,要靠她们这些女子去和亲来维护?
还不是因为太弱,所以才需要和亲,一时间和亲公主都伤心的哭了起来,通过说解忧公主,想到了自己,虽然现在都已经过去了,但是不代表没有发生过。
文成公主和荣宪公主也心疼的看着解忧公主,虽然她们多多少少了解解忧公主的事迹,但是也没有像小仙人这般了解。
看到三人都如此担忧的看着自己,解忧公主笑着说“你们放心,我无事,这些事情都还未发生,也不会再发生了,如今我觉得我过得很快乐,”解忧公主露出幸福的笑容,如今她觉得现在的日子已经非常非常好了。
有儿女在身边,没有人敢欺负她,受人尊敬,每个人见到她都是带着笑的,她想回去见亲人随时都可以回去,她觉得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听到解忧公主这么说,文成公主和荣宪公主自然也知道,因为现在改变了嘛,但是心疼还是心疼的,因为历史上,对文成公主和荣宪公主来说,已经发生过了。
“不好日子都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三位公主你们全都是幸福美满的日子,”黎雾道,还是替和亲公主们难受了。
只能说,从古至今,女子的地位实在是太低太低了,即使是换到了现在,虽说人人都在说男女平等,可是又有谁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
还是有很多地方重男轻女,而且还是大多数的。
这种事情,黎雾也没有办法,看不惯那又能如何呢?
黎雾不禁在心里叹息了一下。
“小仙人说的是,日后的日子都是美好的。”
“多谢小仙人吉言,”荣宪公主举杯,几个人就知道她要做什么了,自然也跟着举杯。
“小仙人,您这的酒可真好喝,甜滋滋的,我好喜欢,”荣宪公主笑嘻嘻的说道,放下杯子,她超爱喝这个酒,感觉都不像酒。
“荣宪公主喜欢就好,不过这到底是酒,可不能贪杯哦,酒这个东西虽然好,但是也不能多喝,”黎雾对喜欢喝酒这个事情是没有想说什么的。
很多人都喜欢喝酒,这个是很正常的,但是不少人的酒品是真的差,还有很多人喝醉之后,就发疯,她最是讨厌那种的。
这酒,喝可以,但是别喝醉,别发疯,不然是真的很讨厌,她只想给两个大嘴巴子,让对方清醒清醒。
“小仙人我知道的,”荣宪公主甜甜的笑着,她又不是那种没有分寸的人,在小仙人这呢,谁敢喝醉?
她看天幕这么久,都没有人敢在小仙人这喝醉过,她就更不敢了。
“三位公主你们继续吃东西,我就继续说解忧公主的事迹。
不过解忧公主您还是比较幸运了,因为汉使者魏和意和任昌为送还乌孙侍子而来到了乌孙。
解忧公主您看到娘家人终于来了,于是就向他们诉说自己的遭遇。
您说泥靡极不得人心,乌孙国众人都对他痛恨不已。
两位使者听到之后,觉得立功的机会来了,于是就和解忧公主您商量想一起干掉泥靡。
企图在酒宴上刺杀泥靡,不过很可惜,剑没有砍中泥靡,泥靡骑马逃走后,还派了他的儿子细沈瘦围困池谷城的魏和意、任昌还有解忧公主您。
围困数月后,幸好西域都护郑吉及时赶到,救下了解忧公主您,泥靡的士兵才退走。
事后,汉廷派中郎将张遵持医药治泥靡,又赐了不少东西,还逮捕了任昌还有魏和意二人,将他们押送回长安斩首。
还派车骑将军长史张翁调查刺杀这个事态,解忧公主您不服,被张翁揪着头发痛骂了一顿。
不过汉廷那边表面上安抚泥靡,其实对于解忧公主您刺杀泥靡这个举动是非常的赞成的。
这个泥靡做乌孙王还是解忧公主您的儿子做乌孙王,汉廷还是非常知道其中的利害的,”黎雾耸肩,这要是不知道,那才是让人无语的吧。
听到这话,不管是天幕上还是天幕上下的人都点点头,这点若是还不知道,那可真真是傻子了。
那自然是自家人更可信不是?
“公元前53年,西汉插手了乌孙王位之争,立解忧公主您的儿子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并赐印绶,乌孙国最终归降成为西汉的蜀国,乌孙的王位之争这才平定了下来。
果然还得大汉出马,”黎雾笑了两声,解忧公主听到这个也不由得高兴了起来。
“而解忧公主您自然是继续留在乌孙,帮助您的儿子治理乌孙。
公元前51年,”黎雾特意看了一眼解忧公主,解忧公主知道小仙人在看自己,则回了小仙人一个温柔的微笑。
“这一年,解忧公主您的长大元贵靡和幼子鸱靡都病死了!
这让解忧公主您悲痛不已,后面上书汉宣帝表示‘年老土思,愿得为骸骨,葬汉地。’
当时的解忧公主您已然是古稀之年,您的这个请求,汉宣帝自然是答应了,派人亲自去把您迎回长安,和您一起同回去的还有您的孙子和孙女。
回去之后,汉宣帝给解忧公主您赏赐了公主宅地,田地、奴婢等等这些,让您颐养天年。
回汉两年后,解忧公主您与世长辞,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