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诚听了探子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些插在地面上的箭矢,发现这些箭矢不仅射程与正常情况相差甚远,就连插入地面的角度也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如果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射箭,当他们射远距离时,都会采用相同的角度,使得弓箭在空中呈现出一致的抛物线。这样一来,箭矢插入地面的角度也会基本保持一致。
但眼前的这些箭矢,显然不符合这个规律。它们有的直直地插入地面,有的则是以一种怪异的角度倾斜着,仿佛是被随意射出的一般。
这种情况对于阮诚这样经验丰富的将军来说,简直就是一目了然。他仔细观察着箭矢插入地面的角度,发现有的是斜角,有的是平角,这显然是由于弓箭手力量的差异所导致的。如此杂乱无章的情况,与“望越城”探子所报告的情况如出一辙。
阮诚的内心开始泛起一丝涟漪,他对探子的说法有了那么一点点的相信。他转过头,目光落在旁边的军师身上,只见军师也正从远处的视线中转移过来,与他对视一眼后,微微颔首,表示同意“望越城”探子的说法。
既然情况已经得到了确认,阮诚毫不犹豫地发出命令:“传令下去,让中间营前进到弓箭射程处,随时准备进攻!”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一种果断和决心。
然而,军师却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些逃回的先锋队该如何处置呢?如果将他们全部杀掉,不仅会造成损失,还会严重打击我军的士气。”
阮诚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传我命令,让中间营将那些逃亡的先锋队随意收编。”他的决定既避免了无谓的杀戮,又能充分利用这些先锋队的力量,可谓一举两得。
如果现在不是战争时期,阮诚绝对不会有丝毫犹豫,他会毫不犹豫地将那些不听从命令、擅自逃跑的士兵斩杀。然而,此时此刻,战争的局势紧迫,需要这些炮灰去吸引敌方的火力,为后续的进攻创造条件。
阮诚深知这一点,所以尽管心中对这些士兵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满,他还是决定将他们收编进来,继续发动进攻。至于这些士兵能否在箭矢雨中幸存下来,那就只能看他们自己的运气了。
中间营的部队接到命令后,并没有迅速行动,而是显得有些磨蹭。这些土匪出身的士兵们,平日里自由散漫惯了,对于军令的执行总是有些漫不经心。他们的头目们看到先锋队不断地被弓箭射杀,即使冲到城墙根下,也会被熊熊燃烧的火焰烧得哭爹喊娘、惨不忍睹,心中早已对这种炮灰式的任务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现在,当他们接到这样的命令时,心中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但是,他们又对军法的严厉惩罚心存恐惧,不敢公然违抗命令。于是,他们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去指挥自己的兄弟们缓慢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