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两艘巨大的玄能战舰静静地悬停在两军交战的上空。
韦晓宝携同他的众多夫人,正站在玄1舰的甲板上,俯瞰着下方二十万骑兵激烈对决的震撼场景。
“晓宝哥哥,你看那些鞑靼人,真是太滑头了!”
灵召娇嗔地说道,“他们只是围着联邦骑兵打转,却不敢用马刀直接冲上去砍杀,这算哪门子的战斗啊?”
韦晓宝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容,缓缓解释道:
“这便是牧游民族的真正实力所在,他们的弓箭技艺堪称一绝,每分钟可射出六到十二支箭。
然而,相比之下,燧发枪的射速则要稍逊一筹。
在平地上,燧发枪每分钟最多能发射两到三发铁丸子;
而在马背上,由于需要保持平衡和稳定,其射速更是大打折扣,往往只能发射一次。
若想再次发射,就必须让马匹停下,以便装填弹药。”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正因如此,鞑靼人自然不愿与联邦骑兵近身拼杀,而是更倾向于远距离射击。
毕竟,相较于近距离的白刃战,远射无疑更为安全和高效。
所以,他们常常采用游射战术,通过不断地移动和变换位置,来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当年的蒙古人就是靠着马背上的骑射术而称霸欧亚的。”
灵召听后,看了一眼苏菲娅,笑着问道:
“哦,对啊,当年的蒙古人可是建立了金帐汗国,统治了沙俄长达两百多年之久呢。
苏菲娅陛下,我记得贵国的史书中似乎将这两百多年称为一种什么桎梏,不知具体是怎样的说法呢?”
苏菲娅闻言,脸色微微一沉,狠狠地瞪了灵召一眼,却并未答话。
这时,站在一旁的双儿插嘴道:“那叫鞑靼桎梏!”
灵召闻言,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对,就是鞑靼桎梏!双儿姐姐,你怎么会知道这个呢?”
“是相公告诉我的,相公还说鞑靼桎梏是罗斯人的忌讳,千万不要在罗斯人面前提起。”双儿乖巧地回答道。
一旁的建宁公主见状,看了一眼脸冷得能拎出水来的苏菲娅,然后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大笑着对灵召和双儿说道:
“哈哈,你们俩可真是的,居然把这一茬给忘了!这里不是还站着个罗斯人的女皇帝嘛!”
苏菲娅本来就对众人的调侃感到有些不悦,此刻听到建宁公主这么一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她狠狠地瞪了建宁公主一眼,然后转头用俄语对韦晓宝抱怨道:
“统帅相公,你看看她们,老是欺负我,你怎么就不管管呢?”
韦晓宝无奈地笑了笑,用俄语回答道:
“老婆陛下,华夏有句老话说得好,三个女人一台戏,你看看你现在站在多少个女人中间啊。”
说完,他还故意耸了耸肩,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苏菲娅听了韦晓宝的话,心里更加委屈了。
她正准备数一数周围到底有多少个女人,能唱几台戏时,苏荃突然插了一句:“不准说洋鬼子的话!”
这句话就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众女的情绪。
她们纷纷响应苏荃的话,开始讨伐韦晓宝和苏菲娅,质问他俩到底在说些什么。
苏菲娅见状,连忙解释道:“我们没说什么呀,我就是说我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就跟乌克兰一样,到处被人欺负呢。”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阿珂突然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来:“地位是靠实力打出来的,弱小就会被欺负!”
苏菲娅的眼睛里噙满了泪花,她无法反驳阿珂的话,只能默默地将注意力重新转回到战场上那些与她同病相怜的乌克兰反抗军身上。
战场上,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的骑兵如狂风暴雨般凶猛冲击,他们的冲锋之势锐不可当。
然而,鞑靼军却在外围游弋,并不与敌军正面交锋,这使得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不得不放弃对鞑靼军的围剿,转而继续向前猛冲,其锋芒直逼乌克兰反抗军。
赫梅利尼茨基眼见这一幕,心中惊恐万分。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鞑靼人竟然如此不讲武德,将敌人放进了自己的防线之内。
而更让他气愤的是,敌军居然也不讲套路,专挑他们这些软柿子来捏。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手下的三万士兵,绝对不是联邦十万大军的对手。
于是,他当机立断,急忙下令让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迅速撤回要塞大营。
要塞的围墙很高,足有六米,而且是用坚固的石块堆砌而成。
围墙四周还设有箭楼和射击孔,城墙上还排放了几十门土炮,可谓是固若金汤。
乌克兰军队惊恐万分地向后撤退,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追赶一般。
一进入要塞,士兵们便像无头苍蝇一样慌乱无序,有的跑回营房,有的瘫倒在地……就是没人愿意上城墙去防守。
赫梅利尼茨基见状,气不打一处来,他骑在马上,用马鞭抽打着那些毫无斗志的士兵们,嘴上大骂道:“该死的蠢货们,快起来上城墙,难道要等敌人破城进来屠杀吗……”
士兵们在各自头目的催促下,还是上城墙防守。
远处,联邦骑兵就看到了乌克兰反抗军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慌不择路地逃进了要塞。
这些骑兵可不是傻瓜,他们知着骑兵攻城的难度和风险。
自己在城墙下可是讨不到多少便宜的。
于是,跑在最前面的联邦骑兵军官当机立断,开始向左转弯,准备迂回包抄。
这一转弯,就像是一把利剑,直直地指向了鞑靼军的左翼部队,有可能将他们一举包围。
“可恶的乌克兰人,竟然放敌军来包围我们!”
左翼鞑靼军的头目图额汗见状,心急如焚,扯开嗓子大声喊道:
“兄弟们,加把劲,赶紧加速跳出这个包围圈!”
话音未落,他便一马当先,带着后面的骑兵队伍,朝着外围的纵深疾驰而去。
他的座下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焦急,四蹄翻飞,风驰电掣。
联邦骑兵见状,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他们紧紧贴着左翼的鞑靼军,如影随形。
两军就像是两支平行的利箭,在广袤的大平原上疾,带起一阵烟尘滚滚。
联邦骑兵一心想要尽可能地缩短与鞑靼军的距离,好让他们的马刀能够发挥近战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