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李祎的战略谋划,杜希望佩服的五体投地,起身抱拳。
“申王深谋远虑,攻其不备,杜希望心服口服,愿从老王爷差遣,将旗所指,杜某必当奋勇争先!”
“既然杜公赞同本王这个计划,那我就发号施令了!”
对于杜希望的表态,李祎非常感激。
自己麾下只有三万五千人马,哪怕是攻克芜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获得杜希望支持,这个“假途灭虢”的计划才能顺利实施,才能有足够的兵力支撑。
杜希望抱拳:“请申王下令!”
王难得、吴恪守、来瑱等将领也纷纷起身抱拳:“请申王下令,末将等定然唯命是从!”
“王难得何在?”
李祎捋着花白的胡须,目光扫向求战心切的王难得。
“末将在此!”
王难得起身领命。
李祎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扫向王难得:“本王命你率领一万人马佯攻长江北岸的东梁山,吸引山上的叛军与你交战,掩护江面上的战船突破封锁。”
“末将领命!”
王难得抱拳领命。
李祎目光又扫向来瑱:“明日你率领五千将士,虚张声势攻打西梁山,吸引山上的叛军箭矢,掩护江上的战船东去!”
来瑱抱拳领命:“末将遵命!”
李祎最后又对杜希望道:“本王与夫蒙将军率领三万将士乘坐战船猛攻芜湖船坞,不惜代价将叛军堵在长江南侧。
届时由杜公率领两万五千人马乘坐战船顺江而下,在路上扬言进攻江宁,到了江宁之后不要停留,继续顺江而下,直取扬州。”
杜希望抱拳领命:“杜希望谨遵申王差遣!”
会议结束,众将各自回营,准备明日的这场大战。
就在唐军谋划破敌之策的时候,叛军斥候也刺探到了杜希望前来增援的情报,火速向芜湖城内的安庆绪禀报。
血气方刚的安庆绪来到芜湖之后便抢了几个有姿色的民女,此刻正在帅帐内饮酒作乐,让这几个女子为自己献舞。
“启禀太子,唐将杜希望灭了苏庆节,率领三百多艘战船前来支援李祎,看这支人马的旗帜,大概在三万到四万之间。”
安庆绪一脸鄙夷:“这苏庆节真是个饭桶,夏天的时候还向本太子求救。
我让他坚持到明年夏天,到时候我军肯定能拿下长沙与江夏。
想不到他连半年都没有坚持下来,真是辱了祖上名声!”
谋士高尚建议道:“李祎乃是大唐名将,得了杜希望帮助,他麾下的兵马多达七八万人,完全超过了我军,不容小觑啊!
以臣之见,不如火速派人赶往温州,命令崔乾佑放弃南下,前来芜湖驰援我军,等击败了唐军之后,再图岭南不迟!”
“哈哈……高先生真是抬举李祎了!”
安庆绪举起杯中美酒一饮而尽,“一个七旬的老头,冢中枯骨而已,看本太子这次将他生擒活捉!
我军在芜湖有四万五千人,江宁城内有一万人,再加上崔乾佑派回来的一万人,足以高枕无忧。
别说李祎手里只有七八万,他就算有二十万人,本太子也要让他大败而归!
东汉末年,曹孟德率三十万大军来伐东吴,周公瑾一把大火烧碎了曹操的皇帝梦,我安庆绪此番也要用一把大火烧毁大唐的江山。”
高尚苦劝:“李祎不是曹操,太子你也不是周瑜,以臣之见应当慎重应战,切勿轻敌!”
安庆绪将一个正在跳舞的女子拦腰抱起,淫笑着道:“周公瑾以风流自诩,难道本太子不风流吗?我迟早要找到一个像小乔一样的美人,让本太子的美名流传千古!”
高尚无奈,只能派人通知江北的李庭望,以及驻守西梁山的曹世勋加强防备,谨防唐军前来偷袭。
次日,天色未亮。
随着李祎一声令下,七万唐军离开望江县城,乘坐六百多艘大小不一的战船,顺着长江南下。
此刻已经到了腊月时节,长江上烟雾氤氲,非常有利于隐蔽唐军行踪。
从望江到芜湖将近四百里的距离,唐军战船以四十里的速度顺江而下,傍晚时分便迫近了芜湖防线。
在距离东梁山二十里的一处江岸,王难得率部登岸,点亮火把,虚张声势的杀奔山下。
船队又向前走了七八里,来瑱也率领五千唐军在一处平坦的岸边登陆,沿着崎岖不平的山道杀向长江南岸的西梁山。
两支人马俱都按照李祎的要求,每人手持一支火把,鼓噪呐喊,虚张声势。
镇守东梁山的李庭望与镇守西梁山的曹世勋果然中计,还以为唐军企图先攻占天门山,解决了岸上对江面船只的威胁,再没有后顾之忧的进攻芜湖。
两人各自整兵备战,全军在山上寻找险要之处,准备居高临下的对唐军予以重创,杀他个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为了配合王难得与来瑱,行驶在前方的唐军稍稍减缓船速,等两边厮杀起来之后,再加快速度直冲芜湖船坞,堵住叛军战船,掩护杜希望的船队突破防线。
“杀啊!”
一个时辰之后,东梁山方向最先接战。
山上山下火把掩映,号角呜咽,战鼓如雷。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长江南岸的西梁山也响起了呐喊与号角声。
一时间,天门山的万千火把犹如漫天繁星,映照的长江上一片火红。
但让叛军郁闷的是,唐军光吆喝,并不实打实的进攻,双方的前锋部队在山脚下互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让叛将李庭望大怒,提剑下令:“将士们,做好冲锋准备,待我军斥候摸清了唐军兵力,随我一鼓作气冲下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看到长江两岸的叛军中计,成功的被唐军吸引了注意力,伫立在帅旗之下的李祎下令全军加快船速,直冲芜湖船坞。
悄无声息的唐军战船加快速度,黑压压的逼向芜湖船坞。
已经获悉战况的安庆绪披挂上船,亲自率领两万叛军,乘坐一百五十艘大小不一的船只驶出船坞迎战。
“杀啊!”
半个时辰过后,两军在江面上爆发大战。
李祎率领三百艘船只顺江而下,猛撞叛军战船,两军很快纠缠到了一起,密密麻麻的火把照耀的江面上亮如白昼。
唐军船多,顺流而下,冲击力强悍。
叛军以逸待劳,又在江面上布置了暗桩,攻守有序。
两军很快陷入了焦着状态,不断的有小船被撞沉或者点燃,不断的有士卒掉进冰冷的江水中,被湍急的江水冲的无影无踪。
安庆绪没有猜透唐军的战略意图,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死地堵在了芜湖城下,一时无法封锁江面。
“所有船只拉满船帆,全速向下!”
杜希望抓住机会,催促船队全速向东。
两百多艘由楼船、斗舰、走舸等船只组成的船队,迅速越过在长江南岸激战的船阵,全力南下。
安庆绪看到一支唐军战船越过芜湖后大惊失色,气的破口大骂。
“李庭望与曹世勋这俩蠢货中了唐军的调虎离山之计了,快让他们上山阻击!”
在命令天门山上的伏兵转移注意力的同时,安庆绪下令在芜湖城内待命的一万叛军全部登船出战,集结所有兵力与唐军一决雌雄。
成功的掩护杜希望突破防线,李祎下令全军不要恋战,调转船头向东,尾随着杜希望的船队杀奔江宁。
江水奔腾,战船顺风顺水,叛军根本拦截不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唐军的战船脱离战场,顺江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