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钟,卢家村码头。
冯晔和大哥、阿灿,还有大舅哥准时到达。
四个船工和丰收号上的一众人等也早已等候多时。
海风微凉,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洒下些许金光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
尽管冯晔上午已经过来检查一遍东升号的状况了,但大家登船后,还是又检查了一遍。
随后,马达轰鸣,两艘船相继缓缓驶离码头,劈波斩浪前行。
海鸥在空中盘旋,发出阵阵鸣叫,似乎在为他们的出海壮行。
然而,同行了没多久,两艘船便分开了。
丰收号要先去镇上加冰加油和淡水,以及采购物资。
东升号则是驶向县里,将在县里停靠,送鱼去景宏的同时,也顺道补充物资。
其他人还好,尽管海浪大,船摇晃的厉害,但都没啥事。
而叶琛亮却是受不住,果然晕船了。
刚开始还只是有些反胃,咬紧牙关还能忍住。
但随着船身不断颠簸,他脸色愈发苍白,最终趴在船舷上大吐特吐起来。
吐到实在是没有啥东西可吐的了,才稍微缓过劲来,靠在船舱边,虚弱地喘息。
“我都叫你留在家里,不要跟着出来了,你非要不听,这下好了,自己找罪少。”
冯晔轻叹一声,递过去一杯水:“漱漱口,喝点水缓缓吧。”
叶琛亮接过水,先漱了一下口,然后一饮而尽,苦笑道:“我能坚持,你们不是说吐啊吐的就习惯了吗?要想干这一行,迟早得适应。”
“精神可嘉,但身体要紧。”
冯晔无奈地摇头:“实在不行,到了县里就留下来,在市场的商铺里住几天。等海浪小了,我爹和凌叔送货过来,跟着回去。”
虽然商铺里不具备住宿条件,但七月的天很热,打地铺住几天完全没问题。
也不可能为了叶琛亮一个人,专门送回去,太耽误事了。
“到时候再看吧。”
叶琛亮点了点头,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透出一丝坚定。
东升号继续前行,海浪拍打着船身,发出阵阵轰鸣,溅起漫天水花。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县里码头。
码头上的人不多,只有一些大船正在做着出海的准备工作。
而小木船和十几米的小船都还在静静地泊在岸边,随着波浪摇曳着。
船靠岸后,冯晔独自一个人带着鱼去了景宏。
其他人则是留了下来,忙活加注柴油和冰块、淡水,以及采购其他物资的事宜。
对于冯晔的到来的,秦爱军显得很是意外和惊讶。
当得知是送好东西过来,特别是其中有一条30斤左右的黄唇鱼时,顿时高兴的不行。
“真是服你了,上次台风过后送来一条毛鱼,这次又是黄唇鱼,你这运气也忒好了。”
秦爱军搓着手,老脸都要笑开花了。
冯晔笑了笑,谦虚道:“还行吧,就是可惜这条鱼有点小了。”
“确实小了点,要是再大点,有百斤以上就好了。”
秦爱军点头附和,眼中却满是喜悦:“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称一下看看具体有多少斤?”
一旁的聂胖子迅速行动起来,把黄唇鱼放在秤上。
称重结果一出,聂胖子兴奋地报数:“31斤5两。”
“小冯,你想卖多少钱?”
秦爱军笑着问道,脸上的褶子都挤在了一起。
“秦总,你看着给吧。”
冯晔哪会傻到自己报价,他又不是很懂这鱼的行情。
虽说去年大哥卖的那条黄唇鱼达到了500的单价,但个头却没这么大,只有十几斤重。
像这种价值主要在鱼鳔上的鱼,都是越大越值钱。
如果是上百斤的黄唇鱼,卖到上千块一斤都有可能。
这年头,别看普通老百姓家里没几个钱,但毕竟改开十几年了,有钱人也不少。
后世常说,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而八九十年代,就是最好赚钱的时代。
只要胆子大,有想法,真的是连猪都能赚到钱。
这也就走就出了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像黄唇鱼这样可遇不可求的好东西,都是抢手货,卖出天价不奇怪。
秦爱军思索片刻,又看了看桶里还没有过秤的鱼虾。
黑毛鱼和三刀鱼,以及锦绣龙虾虽说远远不如黄唇鱼珍贵,但也算得上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市场上轻易难以见到。
他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心中已有了盘算:“小冯,这样吧,加这些一起,块。”
冯晔听到报价,心中暗喜。
果然,还得是让秦爱军来报价。
600多块的单价,有点超预期了。
若是自己开口,恐怕得少卖一两千块。
桶里的这几条鱼虾虽说不错,但数量太少,最多也就是几百块的货色,只能算是个搭头。
冯晔故作沉吟,片刻后才点头:“行,秦总爽快,我也就不客气了。”
秦爱军哈哈一笑:“小冯,走,去我办公室泡茶,等下聂胖子会把钱送来。”
冯晔拒绝道:“不了,秦总,我着急出海,大家都在码头等我。”
“今天就出海啊?”
“嗯,台风刚过,海里货多,没准过几天我又来了。”
“哈哈,那我就不留你了,我泡好茶等你过来。”
聂胖子这时也很有眼力劲地跑去开单拿钱,然后又跑了回来。
冯晔接过钱后,大概地瞄了一下,数都没有数,就揣进了兜里。
“秦总,聂经理,那我先走了,下次再聊。”
聂胖子热情地道:“冯先生,祝你顺顺利利,满载而归。”
秦爱军也微笑着道:“多给我搞点好东西来。”
“我也想,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运气。”
冯晔挥了挥手,转身快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