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芷兰面带微笑地说道:“那我便在此祝愿两位哥哥能够金榜题名、早日中举!”她的话语如同春日里的微风一般轻柔,令人心生温暖。
盛长柏听到妹妹的祝福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回应道:“多谢柔柔了,哥哥定会努力考取功名,不辜负你的期望。”
与此同时,在街道的另一侧,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前行着。车内坐着齐衡与他的母亲——平宁郡主。
平宁郡主慈爱地看着儿子,轻声嘱咐道:“衡儿啊,东西娘都已替你准备妥当,此次考试切记要沉着冷静,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齐衡微微点头,表示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就在这时,他不经意间瞥见了盛府的一行人。只见盛长柏和盛长枫正朝着贡院的方向走去,两人身姿挺拔,气宇轩昂。
平宁郡主察觉到齐衡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车窗外,不禁好奇地问道:“衡儿,你这是在看些什么呢?”
齐衡连忙收回视线,故作镇定地回答道:“没什么,孩儿只是看看外面的风景罢了。”平宁郡主见状,并未再多问,轻轻点了点头。
而在另一边的盛府门前,盛紘看着两个儿子即将踏入考场,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们,进去吧!莫要紧张,相信以你们的才学定能取得佳绩。”
随后,盛长柏和盛长枫相互对视一眼,彼此鼓励地点了点头,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贡院。
盛家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两人走进了房间之后,盛紘赶忙挥挥手说道:“行了,都别看啦!人都已经进去了,咱们也赶紧回去吧!”说完便率先转身离去。
然而,盛大娘子和林小娘却显得有些依依不舍,她们一步三回头,目光始终停留在那紧闭的房门之上,似乎想要透过那扇门看到里面正在发生的事情。过了好一会儿,两人才终于缓缓挪动脚步,跟随着众人一起离开。
这边厢,盛墨兰转头看向身旁的盛芷柔,轻声问道:“柔柔,你说到底三哥和二哥能不能中举呀?”
盛芷兰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回答道:“这我哪里晓得啊?能否中举可得看他们自己平日里有没有用功读书、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行呢!”
盛墨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但紧接着又面露忧色地嘀咕起来:“话虽如此,可是三哥整天就知道吊儿郎当的,一点正经样子都没有,我总觉着他这次中举怕是有点玄乎……”
听到这话,盛芷兰连忙瞪了她一眼,压低声音警告道:“哎呀,这种话可千万不要随便乱讲!万一被三哥听见了,他肯定要不高兴的!”
不过,只有盛芷兰心里最清楚,其实盛长枫这次必定能够中举。
因为就在前几日,盛长枫不知从何处得到了一颗神奇的智力丹,吃下之后整个人变得聪明伶俐、才思敏捷。有了这样的助力,要是还不能中举的话,那可真是奇了怪了!
…………………………………………………………………………………………………………………………………………………
在过去的这几日当中,盛大娘子与林小娘一直都忧心忡忡地牵挂着自家儿子在贡院里考试的情况究竟如何。
只见盛大娘子不停地来回踱步,嘴里还念叨着:“也不知道他们考得咋样了,真是让人揪心呐!”
而一旁的林小娘同样面露忧色,手中紧握着帕子,时不时地向门外张望一番。
这时,盛芷兰走过来宽慰道:“小娘,您别太担心啦,我相信哥哥肯定会考出个好成绩来的!
别看他平日里总是一副吊儿郎当、没个正形的样子,但他在学业方面可从来都不含糊呢,成绩向来都是名列前茅的呀!”
林小娘听后微微点了点头,应声道:“嗯,芷兰说得倒也没错。这孩子啊,虽说表面上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整日嘻嘻哈哈的,但只要一开始学习,立马就能展现出一股子机灵劲来,确实挺聪慧的。
只是……即便如此,我这心里头啊,总归还是有点儿七上八下的,放心不下哟!”
盛芷兰见状赶忙拉过林小娘的手,轻声说道:“小娘,您就放宽心吧!咱们在这里干着急又有什么用呢?
反正又不是我们去参加考试,真正该紧张的应该是那些在考场里头奋笔疾书的学子们才对呀!等到最后那几日放榜的时候,一切自然就见分晓啦!到时候再操心也不迟嘛!”
第三日,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得大地一片明亮。这一天对于盛家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家中两位公子——盛长柏和盛长枫参加的科举考试终于结束了。
盛家人早早地便守候在了贡院门口,焦急地等待着他们二人的出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众人翘首以盼之际,只见两道身影缓缓从贡院中走了出来,正是盛长柏和盛长枫。
盛大娘子见到儿子们平安归来,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她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孩子们,你们考得如何?”然而,她的话音未落,一旁的盛紘连忙伸手拦住了她,说道:“先别急,此处不是说话之地,咱们还是回家再谈吧。”说完,他便领着众人往家里走去。
一路无话,不多时,一行人便回到了盛府。刚刚踏入家门,盛大娘子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再次询问道:“长柏啊,这次考试到底怎么样啊?”
盛长柏微微沉吟片刻后,回答道:“母亲,此次考试还算顺利。题目难度适中,既不太难,也不算简单。我将自己会做的题都认真答完了,至于结果嘛,我觉得应该能够通过吧。”
听到儿子如此自信的话语,盛大娘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时,盛紘转头看向盛长枫,问道:“那长枫呢,你感觉如何?”
盛长枫笑着回应道:“父亲放心,孩儿觉得这次发挥不错。那些题目对我来说几乎没有太大难度,我全都做完了,相信成绩应该不会差。”
盛紘点了点头,表示满意:“既然你们两个都这么有信心,那就等几日后放榜之时,看看最终的名次竟如何吧。”
…………………………………………………………………………………………………………………………………………………
到了第五日,终于迎来了放榜的这一天。盛家上下可谓是翘首以盼,一大早便急匆匆地赶往放榜之处。
盛娘子更是心急如焚,她站在人群之中,不断地踮起脚尖向榜单处张望。焦急等待之际,她赶忙吩咐身边的下人前去查看榜上的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过一会儿,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下人就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只见他满脸喜色,兴奋地高声喊道:“大娘子!大娘子!大喜啊!咱家二少爷考上啦!”
听到这个好消息,盛大娘子激动得差点站立不稳,身子一晃就要昏厥过去。一旁的众人见状,急忙伸手扶住了她。
盛大娘子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真的吗?你可没看错?”那名下人连连点头,肯定地回答道:“绝对没错,千真万确!二少爷考中的是二甲第十三名呢!”
得到确切的答复后,盛大娘子喜不自禁,双手合十,口中喃喃自语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脸上洋溢着无比灿烂的笑容。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的林小娘突然开口问道:“那可有看到我家三哥儿的名字?”
那名下人忙回道:“回林小娘,小的只看到了二少爷的名次,另一个人还在那儿仔细寻找三少爷的名字呢。”
没过多久,只见那个人一路小跑着回来,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大喜啊!大喜啊!”
众人见状,纷纷围拢过去,想要一探究竟。那人喘着粗气说道:“三少爷也考上啦!而且还是二甲第十五名呢!”
听到这个消息,林小娘顿时喜笑颜开,兴奋地说道:“真的吗?那可真是太好了!快,快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爷!”说着,她便迫不及待地催促起来。
这时,盛大娘子开口道:“咱们还是先回去吧,此地人多嘴杂,太过惹人眼目了。”大家听后觉得有理,于是一行人匆匆忙忙往回赶。
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时候,不远处的平宁郡主也注意到了盛家人这般兴高采烈的模样。她心中不禁好奇起来,暗自思忖着这些人究竟为何如此高兴。难道也是家中有人中举了不成?想到此处,平宁郡主不由得也开始焦急地等待起自家的消息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终于,平宁郡主的丫鬟急匆匆地跑了回来。然而,她却是一脸沮丧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郡主,没……没看到您要找的名字。”
平宁郡主一听,眉头紧皱,难以置信地问道:“怎么可能呢?你是不是看得不够仔细?再去好好看一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怎会连个名次都没有呢?”
丫鬟见郡主发了话,不敢怠慢,连忙应道:“是,郡主,奴婢这就再去瞧瞧。”说完,转身又朝着榜单处跑去。
...……………………………………………………………………………………………………………………………………………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不知道过了多久,那个丫鬟终于回来了。
她缓缓地走到众人面前,轻轻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惋惜。平宁郡主见状,默默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和忧虑。
过了片刻,平宁郡主打破了沉寂,轻声说道:“罢了,回去吧。”
说完,她转身朝着马车走去,脚步显得有些沉重。而我,则静静地坐在一旁,等待着齐衡归来。
其实,我心里早已清楚,以齐衡此次的表现,他必然无法中举。毕竟,在考试的那三天里,他根本就写不出完整的答案来。
就在这时,齐衡匆匆赶了回来。他看到母亲一脸愁容,连忙上前安慰道:“母亲莫要太过忧心,虽然今年孩儿未能中举,但请相信我,明年一定可以金榜题名!”
平宁郡主看着儿子坚定的神情,心中稍稍宽慰了一些,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好吧,那就等明年再看吧。”随后,一行人登上马车,悄然离去。
当他们回到盛府时,正巧遇到盛紘下朝归来。盛紘见几人的神色颇为轻松愉快,便猜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必定是高中了。
他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问道:“看你们如此高兴,想必吾儿们都已榜上有名?”
只见盛紘面带微笑地看着众人,好奇地问道:“今日怎如此高兴?莫不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了?”
一旁的盛大娘子喜笑颜开,连忙应道:“那可不!咱们家柏哥儿出息啦,还有枫哥儿也是呢!”
听到这话,盛紘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起来,迫不及待地追问道:“哦?他们都考上了?快跟我说说,考到了第几名呀?”
这时,盛芷兰蹦跳着跑过来,兴奋地喊道:“二哥哥考上了二甲第十三名,三哥哥也不差,考上了二甲第十五名呢!”
盛紘听后,激动得差点拍案而起,高声说道:“真的吗?这可真是太好了!”
盛大娘子见状,满心欢喜地提议道:“老爷,既然孩子们这般争气,妾身想着不如找人去摆几桌酒席,好好庆贺一番。”
然而,还未等她把话说完,盛紘便抬手示意她先稍安勿躁,接着转头对身旁的一个下人吩咐道:“你快去齐国公府走一趟,打听打听他家的独子齐衡是否也中举了。”
盛大娘子闻言不禁面露疑惑之色,不解地问道:“老爷,您这是为何要看那齐衡有没有中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