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俊带领着火炮船队出现在白藤海时,大越李朝一下子就冷静了起来。
主政的杜英武连忙派遣使者慰问,小心翼翼地表示,下国是不是与上国有什么误会?上国船队前来,是要消灭哪个不听话的番邦,李朝情愿派兵协助。
李俊表示没什么大事,只是大理国不遵王化,朝廷有意出兵训斥一二,为免在外华商人身安全受损,朝廷特令南海水师加强巡视。
所以这一次只是南海水师例行的巡视南海诸水域岛屿,并无意用兵。
这一番说辞自然是无法安抚李朝的,但杜英武也不敢妄动,这些年中原海贸昌盛,连带着从李乾德在位时就表现得相当恭顺的李朝也沾了些光。
朝廷在占婆国东南海域的昆仑岛大搞昆仑奴贸易,甚至吸引了一批大食海商,专门为中原船队提供阉割昆仑奴服务。
大食人在实力最强盛时,就已经从非洲东部、大概后世索马里一带发起了黑奴贸易,售卖给本国王室为阉奴和太监,所以阉割奴隶他们熟悉的很。
李朝与占婆国对中原最大的商品出口是粮食和木材,其次是国内的各种矿藏。中原就仿佛一个巨大的无底洞,用各种工业产品换取低级产出,再通过技术加工返销。
实际上前宋时期由于占城水稻的传入,从岭南向北不断普及,如今已经推广到了几乎整个长江以南流域,而且向淮南地区推广。
占城水稻生长成熟期短,即便最近二三十年北方气温降低也影响到了江南,但浙江、江南诸行省的粮食产量仍旧维持了与前宋时期的巅峰水平。
而李朝与占婆国所占据的红河、湄公河两个三角洲,土地面积与太湖流域差不多,两国的粮食产量却比大半个江南、岭南还要高。
所以两国的粮食价格极贱,到了洪武十一年时,李朝大约七分之一的粮食都被外售给中原,占婆国更加夸张,大约五分之一的产出都被贵族们卖掉了。
毫不夸张地说,单单朝廷从李朝与占婆两国低价采购的粮食,就已经能够填充天下各县近四分之一的常平仓了。
李朝也有明白人,有一批有眼光的官员们都觉得,长此以往,李朝便沦为中原的粮食产地,甚至有一些野心之辈,又惦记起了广西行省。
因为在唐朝灭亡之后,交趾故地的一系列政权的官方叙事中,岭南本就属于“越人”的,“大越李朝”国号中的“大越”,就代表了李朝对“越人”故土的所有权。
一想到丁朝、李朝与中原发生过的战争,总有些人热血沸腾,觉得可以重演侬智高作乱邕州的故事,但南海水师黑色的船队很快就让他们冷静了下来。
汉军在大理国内不断推进,李俊就带领着船队停泊在白藤海口附近不走了,这让杜英武心中更加慌乱,他实在搞不清楚李俊或者说那位远在开封府的中原皇帝到底想着什么。
大理国是内陆藩属国,水师的唯一协助任务,是从李朝、占婆国采购粮食,运至广西宁越府,走陆路送往前线以补充粮草,是没有参战机会的,所以李俊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看着李朝。
李乾德在位时对外表现得较为和平,与大理国的关系也得以修复,所以朝廷是不会允许两个藩属国联手对抗中原的。
大理国的战事是隐瞒不住的,毕竟有来往的商队、惊恐于战争而逃离的富户百姓们带来的各种消息,所以南海水师突然移师白藤海,别说李朝,就是三佛齐等小国都胆战心惊。
以南海水师的海上力量,哪怕是东南诸国的水师联合也不是对手,若是中原铁了心发起进攻,只靠着南海水师的海上拦截骚扰,灭一个小国也不在话下。
于是大理国的战事就此引发了连锁过激反应,心中有鬼的杜英武调兵北上,南海水师南下就地监视,让一众东南小国也跟着惶恐了起来,一时之间北上的使者船队就没有停止过。
当暹罗诸国的使者都来求见时,李俊当真是差一点儿控制不住情绪,他娘的你暹罗离中原这么远,朝廷当真是无意讨伐入侵的,你们究竟是在害怕什么?
就你们那一点儿可怜的产出,朝廷支持商队贸易些粮食和木材就足够了,难道朝廷真的会为了粮食就派出大军劳师远征不成?
若是蒸汽机发明了出来,王伦还真就有这个心思,只可惜以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暹罗对于中原而言仍旧是鸡肋一般。
一直到白石江之战的结果传来后,胆战心惊的东南诸小国总算是缓了口气,原来朝廷真的不是奔着我们来的啊!
卢俊义在攻破了陆良城后,便继续向石城郡郡治推进,在南盘江的支流白石江遭遇了高氏所领的大理国军队二万余人拦截。
高量成非常清楚石城郡对鄯阐府的重要性,哪怕他得知有一支汉军借道弥勒部与罗伽部谈判他也不担心,大军行进对道路的要求非常高,而鄯阐府与石城郡之间的官道就显得格外重要。
只要守住石城,汉军也不敢随意冒进,这一点卢俊义也相当清楚。
大理国虽然繁华,但除了核心统治区域之外,三十七部蛮都可以看作是被段氏这个盟主、高氏这个副盟主分封出去的封建贵族部落,贵族们会主动修缮道路吗?那自然是不会的。
而高量成对于守住石城相当有信心,大理国的军事力量虽然很分散,但毕竟是前后两次镇压了三十七部蛮的,所以高氏的私兵战斗力很强。
只可惜的是,高量成这个人有能力,但眼界却被局限于大理国内,他根本不了解汉军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只是以前宋为标杆,认为汉军比宋军要强一些。
他以为白石江可以拦住汉军的前进步伐,但卢俊义却提前派人向下游寻找合适的渡口,先渡河了数百骑兵。
趁着两军隔江对峙,不到五百名骑兵突然发起了冲锋,使得大理国军队侧翼出现混乱,汉军则趁机强渡,善水的士兵在前,以腰刀、藤牌出击,后续跟来的投掷兵制造了更大的混乱。
一千五百名骑兵还没来得及渡河,大理军队便不得不主动退却,卢俊义死死咬住,以广西兵拖住对面主力,故技重施再次以骑兵绕后,鏖战至近黄昏时,大理军队彻底被击溃。
白石江之战后,汉军占据了石城郡,向鄯阐府方向继续杀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