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都要我们做到与人为善。
在许多现代年轻人的观念里,也更愿意做一个和和气气的好人。
说话彬彬有礼,对人笑脸相迎。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都是对的。
但有些时候,这样的表现只会被人当做软弱可欺。
就比如现在,李杜本来就年轻资历浅,却管理着整个剧组团队。
虽说他人气高粉丝多,但这和这些剧组幕后人员有什么关系呢?
就算他是大家的老板,掌握着大家的薪水,但如果李杜表现得太软,一样不会影响那些想要偷懒占便宜的人。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每个人都会犯错。
而剧组的运转是一个整体,某些小错还好,但凡有人偷奸耍滑搞出乱子,那么这部戏的计划和进度都会受到影响。
虽然李杜已经为拍摄计划预留了处理意外的弹性时间,但他当然还是更希望一切都能如期完成。
所以他必须在整个剧组里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大家都听话,减少犯错的可能。
果然,李杜一番话说完,众人立刻心中一凛,不禁对李杜再次高看一分。
这不但是明君,还很有威势啊。
虽然不知道李杜“不讲人情”的时候究竟有多不讲人情,但众人也没有哪一个想要故意去触霉头。
君心不可测啊!
众人全都打起了精神,提醒自己之后工作过程中得小心点,千万不能犯错。
有些老油子对《我的阿勒泰》这部剧原本没太放在心上。
因为这剧不但题材冷门,拍戏的李杜还是个新人导演,而且身兼多职,整体投资也不大。
怎么看都是一个用来捧人刷脸的扑街作。
可见到李杜后,仅仅过了几个小时,他们就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说不定,这部戏还真能成为自己履历中的一部分?
场旁,杨蜜一直默默观察着李杜那边发生的一切。
她连夜赶路,今早才到了阿勒泰,正好赶上开机仪式。
她作为制片人,负责电影项目的策划、融资、预算控制、拍摄进度监督。
理论上,制片人有很大的权利。
在国外一些采取制片人中心制的地方,制片人才是整部作品的主导者。
不过,国内更多的还是导演中心制。
在实际的拍戏过程中,国内制片人的大多数权利和责任都让渡给了导演。
即便如此,制片人的权利依旧很大,毕竟她才是掌管钱袋子的人。
假如制片人和导演互相夺权,那么整个剧组都不得安生,最后直接解散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
当然,杨蜜自然不可能和李杜夺权。
实际上,她这次特地过来跑一趟,一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没见李杜了,内心很是思念。
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和理由相聚,自然不会错过。
可更重要的,是为了帮李杜站台。
毕竟李杜还是第一次管理这么大的团队,杨蜜担心李杜驾驭不住。
她过来不但能帮忙打打下手,遇到意外事件还能及时处理。
然而,从结果来看,李杜好像根本用不着她帮忙。
索性就一直没有说话,
一个剧组如果出现了两种声音,反而容易削弱李杜的威信。
直到目前为止,李杜的所有表现都让杨蜜心中一万个满意。
见李杜居然连拍戏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能独挡一面,杨蜜再次感到庆幸。
庆幸老天能让李杜和她相遇。
虽然和李杜相遇的女人有点多……
但杨蜜在这方面很是知足。
如果李杜真一心一意只爱她一个,她反而遭不住……
杨蜜一边想着今晚找谁帮忙分担下火力,一边痴痴地看着化妆师给李杜化妆。
拍戏当然是要化妆的,无论多帅的人都需要。
镜头里的光影色彩和现实当中并不相同。
如果不化妆,看着就会很奇怪。
所以反而需要给演员化妆,还原现实当中看到他的感觉。
此外,李杜也需要通过化妆,进一步贴近剧中角色的人物形象。
《我的阿勒泰》所讲述的故事很简单。
女主角李文秀是在新疆阿勒泰长大的汉族女孩,19岁就到了乌市打工。
她性格内向但喜欢写作,一心在大城市中追求文学梦想。
然而,她在工作中屡屡碰壁,被迫回到老家与开小卖部的母亲张凤侠相依为命。
返乡后她深感亲切,渐渐发现了当地之美,还结识了阳光帅气的哈萨克族少年——男主角巴太……
这个故事相当简单。
可越是这样,就越是能让大众产生代入感。
帅哥美女、绝美的风景、动人的亲情和美好的爱情,无一不令人向往。
由于男主角巴太是草原之子,和李杜的外形风格有所差距,化妆师费了一番功夫,才让李杜完成了形象上的转变。
当李杜化好妆后,就连化妆师都忍不住有些惊讶。
这……这是我化出来的妆容吗?
化妆师不由亮起了星星眼:
“李导,您这妆容效果,是我从业到现在为止最满意的一次!”
她之所以会这么激动,是因为这次化妆并非完全属于她的功劳。
刚才在化妆的时候,李杜在过程中几次提出要求,让她在原本的基础上做出调整。
本来化妆师还觉得李杜外行指导内行,心中有所不满。
可最终效果出来的时候,她也不禁感到震惊。
这比她原本所设想的要好了不知多少倍。
虽然李杜的要求只是几处简单的调整,却全都是神来之笔。
当李杜出现在众人面前,所有人都不禁用力眨了眨眼。
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此时李杜身穿一件米灰色上衣,宽阔的肩膀和饱满的胸膛将衣服撑起,衣服下摆扎进牛仔裤里,被一条腰带束紧,勾勒出完美的倒三角身材。
高大、阳刚,像个国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