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有一盏孔明灯正飘向墨蓝色的夜空,灯纸上写着“但愿人长久”,映得泉水也温柔起来。
回程路过漱玉泉,月光和灯光下,泉底放着几个碗,瓷碗里头写着吉祥的字。
管理员拿着一篓子鹅卵石,解释说这是今天专属的“投石问路”活动,扔出去的中“福”字石头有奖。
苏元正兴致勃勃地尝试起来,可三次投掷,石头总是调皮地弹在写有 “寿” 字的碗上。
管理员见状,笑着打趣:“同志手气还是不错的,三次都打中了寿,以后肯定会康健长寿!”
这番话惹得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换苏渺尝试,则是三次全空,她尴尬的摇头,表示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游戏。
这天晚上,父女俩在招待所睡得格外香甜,昨晚在豪华酒店里所谓认床的局促感,在这里却丝毫不见了。
幸好他们休息得好,因为从泉城到金陵路程遥远,是一场硬仗啊。
出发前,他们又去饭馆美美的吃了一顿,换了一家店,也换了别的菜色尝试。
油爆双脆的脆嫩爽口、坛子肉的醇厚浓香、四喜丸子的软糯多汁、锅塌豆腐的金黄酥脆,一道道美味佳肴摆上餐桌。
父女俩大快朵颐,吃得肚子圆滚滚的,中途苏渺还去借了个厕所,排空后继续吃。
她这吃了就拉的直肠子真好,从来不便秘,还能再装多点。
临走时她还打包了草包包子,里三层外三层包好后,捂在被子里,一会儿在车上饿了再吃。
苏元正看着手中的草包包子,疑惑地问道:“怎么好好的包子要起个名字叫做草包包子,跟骂人似的。”
现在的草包包子店已经是承包经营制了,柜员笑着说:
“这是因为我们的创始人为人憨厚,不善言笑,整日里闷头干活儿,街坊们给起了个草包的外号。”
苏元正了然的点点头,说:“原来如此,看来这个草包并不是贬义,而是句夸奖了。”
上午11点,车子缓缓驶出泉城,苏渺摇下车窗,让冷风拂过面颊,泉水特有的清冽味道钻入鼻腔,这是泉城留给她的最后一缕气息。
然而,上了国道后,空气变得灰扑扑的。
前面车子扬起的灰尘久久不散,如同一片灰蒙蒙的云雾,笼罩着道路。
苏渺遗憾地摇起车窗,将那污浊的空气隔绝在外。
开过一些已经损坏的路段,轿车像小船一样在坑洼中颠簸,不时有石子飞溅起来打在底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哎哟!”一个特别大的坑让苏渺一震,要不是系了安全带,头都要撞上车顶了。
苏元正紧握方向盘,只能将车速降下来,注意看路面情况。
“这段路要比前两天差,按照这个速度,天黑前也不一定能到金陵。”
“爸,还是安全最重要,反正我们又不需要赶时间,在中途选一个地方留宿一晚也是可以的。”
“行,那我们到徐州停一停吧,到那就正好开了一半的路程。”
然而,他们还没有到徐州,车又不给力了。
苏元正检查了一轮后,没有关上引擎盖,回到驾驶座对女儿说:
“应该是水箱过热了,我们得就近找地方修车。”
苏渺看了看空无一车的道路,说:“爸,我们这是到哪了?”
“刚才过了枣庄,这边……我得看看地图。”
就在苏元正将地图铺出来的时候,后头传来“砰砰砰”的声音。
“爸,后面有有辆拖拉机开过来!我们问问路呗。”
拖拉机上载着一个个麻包袋,满满当当,压得发动机的声音都沉重了些。
苏元正赶忙下去拦车问路,他递上一支烟,开拖拉机的大叔收下后,便热心地给他好一阵比划,详细地说明了附近修车的地方。
问好了路,苏元正到车头看了看,关上了引擎盖,回到车上对女儿说:
“往前面就是台庄了,我们到那里去修车。”
“好呀!台庄是江北水乡,运河古镇,值得去看看,不过我们的车还能走吗?”
“可以的,车已经凉下来了,撑一段路问题不大。”
进了台庄,沿着大路开了一段,轻而易举的找到了刚才拖拉机师傅说的那个修车厂。
说是修车厂,其实就是一小片空地和几间低矮的瓦房,空地边上还堆着报废的轮胎和锈蚀的零件。
修车厂的老板姓周,五十来岁,粗糙的手指关节凸起,正和个戴眼镜的老者对弈。
老周抬头说:“修车?先等等。”
苏渺凑近看棋局,发现竟是罕见的“盲棋”,戴眼镜的老者双目浑浊,似乎眼神不济,眼镜对他来说并没有帮助,全凭脑子。
10分钟后,一局结束,老周才起身来给他们检查车子,确实只是小问题,加点冷却液就行。
苏渺在一旁等着,身边的老者突然剧烈咳嗽了起来。
苏渺看到桌上有一个保温杯,便递过去,说:
“您好,这个银色的杯子是您的吗?”
老者点了点头,打开杯子喝了点水,嗓子里的瘙痒才好了许多,开口道:
“谢谢闺女,你们要去哪儿?”
“我们下一站是金陵。”
“嗯,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爷爷……旁边那家地锅鸡好吃不?”
苏渺一来就盯上旁边那间餐饮小店了,招牌上写着大大的地锅鸡。
老者一愣,他倒是没有想到苏渺的话题逃脱得那么快,随即笑道:
“好吃的,做了好几年也没倒闭。”
修车的这一小段时间,苏元正和老周聊上,苏渺和徐爷爷也搭上话了。
所以在修完车之后,父女俩邀请了两人一起到隔壁吃地锅鸡。
店里不大,摆了四五张木头方桌,墙上贴着泛黄的明星挂历,角落里还放着一台老式收音机,正咿咿呀呀地放着《渴望》的主题曲。
老板娘是个爽快人,见他们进来,立刻招呼道:
“老周,这是带亲戚来吃饭呢?”
老周笑着摆手道:“是老板要请我吃饭咧。”
随后他向苏元正推荐道:“这家的地锅鸡用的都是自家亲戚在村里养的鸡,香得很,要一锅就够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