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燃料有限,沃特森决定绕路侧面接近敌人,利用苏制战机座舱视野不佳的特点,争取战术优势。
他知道,这次行动的成功与否,可能就取决于这个策略的选择。
如果运气好,就能直接绕到对方后方,取得显着的战略优势。
只要拖延个8到10分钟,就足以让起飞甲板上的飞机清空,后续的几架战机也能顺利升空。
“少校,交战时别忘了确认敌机型号,并用摄影枪记录图像,这对我们返航后的分析很重要。”这条指令来自hIh指挥中心的韦斯特。
现在看来,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计划进行,两架海鹞战斗机应该能牵制住对方。
这让韦斯特开始好奇,华夏派出了什么机型,竟能飞越近1600公里的距离。
“也许他们根本不打算返回?”
博伊西中将试图轻松一下紧张的气氛,但他的玩笑并没有得到回应。
“那三架敌机改变了航向,正朝我们的海鹞飞去。”
丹尼斯上校盯着雷达屏幕报告说:“但四叶草不是已经关闭了雷达吗?”
在双方都不使用雷达的情况下,理论上应该是谁也看不见谁才对。
然而,敌人的反应显然不是瞎猜的。
“谁知道他们用了什么手段……”
韦斯特无奈地摇摇头:“不管怎样,他们至少不再冲我们来了,而且华夏飞机燃料不多,坚持不了多久就得回去。”
几分钟后,沃特森中校在距离舰队约30公里的地方与目标相遇。
华夏空军的三机编队背对着落日,使得英军飞行员难以清晰观察。
尽管如此,沃特森还是辨认出了一种修长机身的飞机,从轮廓上看像是熟悉的苏-15。
当然,华夏没有这种飞机,所以更可能是他们的歼-8b。
确认了敌机信息后,沃特森稍微松了一口气。
一般来说,在大约8000米的高空,截击机的机动性最差。
如果进入盘旋战斗,海鹞凭借其优秀的指向性和高推重比带来的稳定转弯性能,不应处于劣势。
事态的发展正如他所预料。
敌方的三架飞机并没有直接冲向舰队,而是轻松地与沃特森纠缠起来,开始了一场空中格斗。
“来吧,小家伙们……”在两机交错而过的瞬间,沃特森低声说道。
就在他准备以一个大角度盘旋甩开对手时,眼角突然瞥见下方有三条长长的尾迹正悄悄划过海面,直奔舰队而去。
“糟糕,他们不止三架!”
沃特森惊呼,并立即通过无线电警告:“注意!又有三架敌机朝你们飞过去了,快拦截!”
航空母舰上的韦斯特少将听到报告后,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迅速抓起送话器,命令全舰队进入防御状态。
虽然理智告诉他敌人可能不会真的攻击,但过往的经验驱使他采取行动。然而,时间已经不够了。
与此同时,在低空飞行的王致透过座舱玻璃看到远处海平面上逐渐升起的桅杆——目标就在眼前。
根据简报,他的任务是侦察并拍摄舰队图像,理论上侦察吊舱可以捕捉到侧面65度范围内的画面,但王致想要更精确地完成任务:
他要飞越对方航母的上方,拍下甲板的细节。
为了确保照片清晰,编队降低高度至30米左右,所幸海面平静。
新型飞机性能优越,在超低空仍能保持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稳定飞行。
最后,王致调整航向,精准地对准了航母的核心位置,准备记录这珍贵的一刻。
在飞行甲板上,两架海鹞战斗机正蓄势待发,周围的船员们或惊讶或害怕地抬头望着天空中的不速之客。
与此同时,由王致指挥的舰队刚刚突破了一层防空屏障。
而在皇家游轮顶层的豪华宴会厅里,一场盛大的晚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这艘游轮并非皇家海军所属,因此舰队间的紧张通讯并未打扰到这里的欢声笑语。
对于舰载机的频繁起降,乘客们早已习以为常,最初的兴奋已逐渐褪去,只有少数对军事感兴趣的客人还会偶尔投去关注的目光。
然而,今晚的焦点依然是那些闪耀的名流和高谈阔论的社会精英们。
记者英格丽德·西沃德与她的老友兼同事马克·斯宾塞坐在角落的一张桌子旁,轻抿着酒杯。
他们费尽心思登上了这艘船,希望能捕捉到几位重要人物的真言,但至今未能如愿。
面对西沃德的沮丧,斯宾塞举起了酒杯,轻碰她的杯子,试图安慰道:
“想想好的方面吧,我们可是亲身经历了这次非凡的航行。相信我,即便只是写几篇回忆文章,也能让读者趋之若鹜。”
这支舰队出发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但在访问了一系列曾经的英联邦国家后,它唤起了人们对帝国昔日辉煌的记忆——那个英列帝国最为强盛的时代。
就像每个民族都有其骄傲的历史一样,英列国人的心中也深藏着对往日帝国的怀念。
就在这时,一对衣着光鲜的年轻情侣朝他们的方向走来。
“您好,能麻烦您帮我们拍张照吗?”
男士礼貌地问道,他的未婚妻站在一旁微笑。很明显,他们注意到了旁边放置的专业相机包。
“当然可以。”西沃德应允,她瞥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同事斯宾塞,眼神中带着些许复杂的情绪。
随后,她起身走向窗边,那里有着绝佳的视角,背景是停泊在外的军舰。
调整好相机设置后,西沃德蹲下身来聚焦镜头。
虽然作为访谈记者,亲自拍照的机会不多,但这台相机不仅是职业象征,也是应对突发情况的工具。
当她将镜头对准这对情侣时,眼角捕捉到窗外有一架飞机正朝航母卓越号靠近。
即便对军事并不精通,这几天的经历让西沃德知道,皇家海军的舰载机通常采用垂直降落方式,而这架飞机的飞行路线显得格外不同寻常。
出于记者的敏感,她迅速调整相机,记录下了这非同一般的瞬间。
如果不知情的人看到这一幕,可能会误认为这是正常的舰载机着陆准备。
在12号机上的飞行员王致,也差点因为这个场景而想要放下起落架,但理智占了上风。
他知道,没有斜角甲板的滑跃式航空母舰无法支持触舰复飞,而且他也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