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苏辰安与太子殿下说得上是彻夜长谈。
定下了一个,算得上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方案,也是损失最轻的一个方案。
这种事情,想要一下子就拔除掉一个根深蒂固得病灶,只能够徐徐途之。
所以,不用这么着急,因为着急也没用。
现在对于苏辰安来说,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完成他的人生大事。
正月初八,寅时三刻,夜色还未完全褪去,墨色的天空中还挂着几颗稀疏的星辰,如碎钻般点缀其中。
苏府的角楼上传来更夫梆子的最后一声轻响,整个府邸便如同被唤醒的巨兽,瞬间焕发出勃勃生机。
朱漆大门在晨光熹微中缓缓推开,二十四盏宫灯瞬间点亮。
暖黄的光晕如同璀璨的星河倾泻而下,将门前的青石地面染成金色。
大门上方的匾额在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门两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
脖颈处系着的红绸随风飘动,仿佛在迎接这喜庆的时刻。
飞檐下悬着的九道绛红绸幔,宛如九天落下的云霞,自屋脊垂落,被穿堂风轻轻掀起。
层层叠叠的绸缎在空中舞动,发出沙沙的轻响,似是在奏响一曲欢快的乐章。
檐角的铜铃系着金丝编就的同心结,随着微风轻轻摇晃,叮咚声清脆悦耳。
与远处传来的打更声、更夫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寂静的清晨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息。
走进苏府,中轴线上的青石甬道一尘不染,泛着温润的光泽。
其上铺着的整幅红毡如同一条红色的长河,蜿蜒向前,一直延伸到府邸深处。
甬道两侧整齐排列着三十六盆火盆,盆中燃烧着松柏枝,火焰在寒风中跳跃,噼啪作响。
青烟袅袅升起,在空中弥漫开来,与后厨蒸笼中升腾起的热气相互交融。
糯米桂花糕的甜香、蒸饺的鲜香、红烧肉的浓香,还有那淡淡的檀香,混合在一起。
在雕梁画栋间萦绕不散,让人闻之垂涎欲滴,仿佛置身于美食的天堂。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前庭堆积如山的聘礼。
三尺高的鎏金珊瑚树矗立在庭院中央,在灯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每一个枝杈都栩栩如生,仿佛是从海底深处采撷而来的珍宝。
翡翠屏风上雕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翠绿色的玉石温润细腻,鸟儿的羽毛、花朵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仿佛下一秒就会从屏风上飞出来、绽放开来。
二十四个描金樟木箱整齐地排列在珊瑚树和屏风周围。
箱面贴着烫金封条,隐约可见“内贮东珠十斛”“御赐云锦百匹”等字样,让人不禁对箱子里的宝物充满了好奇与遐想。
最中央的檀木架上,九凤衔珠鎏金冠静静安放,在烛火的映照下流转着绚丽的霞光。
这顶婚冠是苏辰安耗费无数心血亲自设计的,十二颗鸽血红宝石宛如十二颗跳动的火焰,镶嵌在冠上,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九只金凤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仿佛随时都会冲破束缚,翱翔天际。
冠上镶嵌的夜明珠,在暗处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即使在白天,也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单是这顶婚冠,便价值连城,彰显出苏辰安对新娘的重视与爱意。
当然这么值钱的东西,肯定是太子殿下赏他的。
毕竟以他的身家和身份,想要搞到这种好东西,估计还要再等个好几年。
卯时一到,晨钟撞响,悠扬的钟声回荡在京城的上空,仿佛是在为这场盛大的婚礼敲响祝福的序曲。
苏辰安身着精心制作的云锦喜袍,缓缓跨出垂花门。
赤色的衣料上暗绣着银丝缠枝莲纹,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流动,仿佛一朵朵盛开的莲花在衣袂间绽放。
腰间的玉佩与金线蹀躞带相撞,发出清越的声响,清脆悦耳,为他增添了几分儒雅的气质。
他足蹬嵌珍珠的皂靴,每一步都沉稳有力,翻领处的白狐毛柔软蓬松。
衬得他面容越发俊朗,眉心点着的朱砂喜痣,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让他近日多了一种特殊的气质。
身后,苏宝辰、张明轩以及苏辰远等人身着豆绿吉服,腰间缠着红绸,英姿飒爽。
“师兄,恭喜!人生三大喜事,师兄显然已经完成了两桩。”
苏宝成的话,让众人嘴角的笑容就没有收敛过。
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 ,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
众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他们手中托着描金食盒,盒内除了龙凤喜饼,还藏着笔墨纸砚,显然是为应付尚书府可能出现的文考做足了准备。
四人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为好友成家的喜悦。
“时辰到!”管家的高喝声如洪钟般响起,打破了庭院中的宁静。
三十六抬聘礼浩浩荡荡地出府,场面壮观无比。
打头的八人抬着嵌满宝石的檀木礼盒,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礼盒上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天上的繁星坠落人间。
紧接着是十二抬绫罗绸缎,各色绸缎在风中轻轻飘动。
红的似火、绿的如翠、蓝的像海,绚丽多彩,让人目不暇接。
十抬金银器皿紧随其后,金碗、银壶、玉盘等器物,做工精细,造型精美,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最后四抬贴着“田契”“房契”的朱漆木箱,更是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围观的百姓们挤在朱雀大街两侧,里三层外三层,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望着那些金灿灿的匾额、温润的玉璧,惊叹声此起彼伏,如同海浪一般。
有老学究摸着胡须,摇头晃脑地感叹:“这聘礼中光是皇宫赏赐的物件,便足见圣上恩宠,更别提那上万两银子置办的产业。
苏大人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财力与魄力,真是后生可畏啊!”
苏辰安骑在披红挂彩的白马上,身姿挺拔,宛如玉树临风。
他将手中鎏金小匣打开,一把把洒出裹着金箔的喜糖。
“多谢各位!”
他笑着向百姓拱手,笑容温暖而真诚,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人倍感亲切。
袖口露出的羊脂玉扳指泛着柔和的光泽,与他身上的喜袍相得益彰,更显尊贵不凡。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苏大人与尚书府千金真是天作之合!”
“早生贵子!”
“白头偕老!”
“百年好合!”
“永结同心!”
各种吉祥话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有妇人望着这位年轻的从四品官员,眼中满是羡慕,转头对身边女儿说:
“瞧瞧,这才是真正的少年得志。苏大人不仅才华横溢,一表人才,如今更是功业有成,能嫁给他,真是天大的福气。”
当然也有不少的大姑娘小媳,穿着一身红衣,骑着白马的郎君心动不已。
更多的则是懊悔,他们怎么觅不得这样的如意郎君。
队伍行至尚书府前,早有身着绛紫襦裙的丫鬟们持着红绸拦路,脸上带着调皮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苏宝辰等人立刻整冠束带,摆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苏辰安却不急不躁,从怀中取出一卷《礼记·昏义》,朗声道:
“《礼》云:‘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今日辰安持天子赐婚诏书,行亲迎之礼,还望诸位行个方便!”
话音未落,尚书府朱门轰然洞开,鼓乐声骤然响起,欢快的节奏瞬间传遍整条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