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厅内早被阳光填满,八仙桌上摆着精致茶点,檀香袅袅升腾。
苏有根坐在太师椅上,特意换上了簇新的藏青绸缎长衫,发白胡子随着笑意轻轻颤动;
王桂芬戴着镶翠银簪,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欢喜。
苏大壮搓着粗糙的手掌,刘氏不住往厅外张望,见儿子儿媳身影出现,连忙扯了扯丈夫的衣袖。
姚飞雪踩着绣鞋,莲步轻移,尽管双腿仍有酸痛,却走得平稳优雅。
每一步都似在丈量着新身份的重量,绣着并蒂莲的裙摆拂过地面,带起细碎声响。
苏辰安始终半步不离地护在她身侧,目光里满是骄傲。
厅中众人皆起身相迎,苏辰安的小叔苏明堂笑着打趣:
\"哎哟,瞧这对金童玉女,可得让我多看两眼!\"
堂嫂周氏忙上前扶住姚飞雪,嗔怪道:\"弟妹走了这么久,快坐下歇歇。我着身子不便,不能相迎,弟妹,望弟妹不要介怀。\"
姚飞雪,看着自己这位堂嫂,哪怕容貌只是清秀,但性格和处事却是格外的和善和圆滑。
想必以后相处起来,应该也会十分的融洽。
在众人的注视下,苏辰安牵着姚飞雪走到二老面前。
夫妻二人动作齐整地屈膝行礼,动作如行云流水。
姚飞雪端起青瓷茶盏,茶汤在晨光中泛着琥珀色的光:
\"孙媳给祖父祖母敬茶。\"声音清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苏有根接过茶盏,连饮三大口,笑得合不拢嘴:
\"好!好!好!\"
王桂芬更是笑得眼角湿润,颤巍巍打开紫檀木盒,取出那只通体碧绿的玉镯。
镯子质地通透,隐隐泛着荧光,显然是难得的珍品:
\"乖孩子,这镯子是宫里贵人赏的对镯,你堂嫂得了一只,这只便该是你的。戴上它,往后咱们便是一家人了。\"
姚飞雪双手接过镯子,腕间顿时添了一抹温润翠色。
她再次行礼致谢,随后示意丫鬟呈上准备好的礼物。
递给苏有根的鞋履针脚细密,鞋面上还绣着暗纹云纹,针脚起落间藏着巧思;
送给王桂芬的抹额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麻姑献寿图,金线勾勒的祥云与珍珠点缀的霞光交相辉映。
\"些微薄礼,还望爷奶莫嫌弃。\"
姚飞雪柔声道。至于突然变更的称呼,其实也是正常的。
讲究一点的人家称为爷奶,那都是叫做祖父祖母。
但显得亲近一些,叫爷奶明显更讨人欢心一些。
没看两位老人,听到他这一声爷奶,笑的那叫一个合不拢嘴。
王桂芬摸着抹额上细腻的刺绣,眼眶又红了:
\"好孩子,这手艺可真不错,真是有心了。\"
苏有根捧着新鞋,反复摩挲,不住点头:\"好!好!好\"!
对于他来说,一些好听的场面话,他是说不出口,反正自家这个儿媳妇她哪哪都觉得好。
给爷奶敬茶的仪式圆满结束后,厅内的喜庆氛围愈发浓烈。
苏辰安牵着姚飞雪的手,缓步走到父母苏大壮和刘氏面前。
只见刘氏早已红了眼眶,手中帕子紧紧攥着。
苏大壮则不住地搓着衣角,面上堆满了憨厚的笑意,夫妻俩眼中满是期待与欣喜,仿佛在盼着这一刻已等了许久。
苏辰安与姚飞雪并肩而立,神情庄重,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随后缓缓跪下。两人齐声道:
“爹娘,受孩儿一拜!”
声音清朗,带着对父母的敬重与感恩。
接着,他们端起早已备好的茶盏,双手高举过头,向父母奉上孝心茶。
苏大壮和刘氏连忙伸手,一人拉住一个,用力将他们扶起,动作中满是疼爱。
刘氏颤抖着双手接过茶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哽咽道:
“快起来,快起来……”
苏大壮则是大口喝着茶,喉结上下滚动,喝完后重重地将茶盏放在桌上。
爽朗地大笑起来:“好!好!这茶甜,真甜!”
其实他这个大老粗哪里品的出茶甜不甜,但是是自家儿子跟儿媳妇给他敬的茶,明明淡淡的口感,硬是被他给喝出了甜味。
笑罢,夫妻俩对视一眼,各自掏出一个厚实的红封。
这红封里,装着的是他们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心血。
其实也就是一间还算不错的铺子和一个郊外的庄子。
京城这边的地价本来就贵,特别是地段好一点的铺子。
他们攒了这么多年的银子,都还不够,还是跟自家小弟借了一些。
刘氏将红封塞进姚飞雪手中,一脸慈爱的说道:
“好孩子,这小小心意莫要嫌弃,这是我们做爹娘的一片心意。”
“谢谢爹娘,儿媳定会好好经营”。
说着,刘氏又从袖中取出一把钥匙,郑重其事地交到姚飞雪手上:
“这是库房的钥匙,里面堆的都是皇宫赏赐的稀罕玩意儿,咱们这些粗人也不懂怎么打理。
你堂嫂如今怀着身子,也不愿操心这些俗事,往后就只能麻烦你了。”
姚飞雪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刚嫁进苏家,就得到了公婆如此的信任与器重。
她双手接过钥匙,语气恭敬又诚恳:“儿媳定不负爹娘所托,定将家中事务打理妥当。”
心中既感动又欣喜,她本就知晓夫君家人和善。
却没想到自己能这么快就融入这个家庭,还得到了管家之权,这让她对未来的生活更添了几分期待与信心。
随后,姚飞雪让丫鬟将准备好的礼物一一呈上。
送给公婆的是精心挑选的衣料和滋补药材;
给小叔小婶的是精致的笔墨纸砚和绣品;
堂兄堂嫂则收到了实用又美观的首饰和摆件。
每一份礼物都饱含着她的心意,众人接过礼物,纷纷夸赞她心思细腻。
礼尚往来,众人也都给姚飞雪回了礼,一时间,厅内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仪式结束后,苏辰安轻声对姚飞雪说道:“走,带你去厨房瞧瞧。”
在苏辰安的家乡,新媳妇进门第二天有下厨展示厨艺的习俗。
虽说在京城没有这般讲究,但苏家仍保留着,只不过要简单许多而已。
不用特别繁琐,只是让新媳妇在这一天,要不下个面条,要不蒸个馒头,求个好寓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