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马良这个军统屠夫见了都发抖的阎王过来,只是中尉的杨元龙本犹豫了一下,还是抱着尽责的想法,硬着头皮跑了过来,提醒马良:
“郑处长,我认为您的决定不妥,远程大口径榴弹炮威力是大,但是训练难度太高,没有集中大量有学问的人,经过一两年的艰苦训练,根本不能形成战斗力,如此短的时间,我只能教会他们如何把炮弹打出去,至于打准,根本不用想了!”
“而且我们没有空军掩护,大口径榴弹炮转移太慢,一旦发炮,日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立刻就能锁定我们,这在国内战场上是有惨痛教训的!”
“所以我个人建议,我们还是装备仓库里的美制75山炮,这个炮轻便,而且我摸过底了,这些原来的炮兵中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打过各种型号的75山炮,而且还有几个是计算兵,上手的难度更低,更容易形成战斗力!”
杨元龙中尉的话确实有道理,可马良还是拒绝道:
“中尉,你只需要执行命令就可以!这个问题不是你该考虑的,这是我考虑的问题,你只需要告诉我,两天时间,你能不能教会他们按照参数调整炮口,把炮弹给我打出去?”
面对马良那透过脸上的墨镜都能感受到的冰冷目光,杨元龙挺身回答:
“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没有专业的计算兵,没办法在前线建立炮兵观察所,炮弹打到哪里我不敢保证!”
杨元龙中尉最后一次提醒马良,可心中却在哀叹,又遇到一个外行指挥内行的长官,这些这几百号宝贵的炮兵人才算是一只脚踏入阎王殿了。
马良没有回答,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只是继续强调道:
“炮兵阵地的建设也要抓紧,炮掩体最少也要挖三个,标准是,在山体里挖掘可以把卡车连炮都一起装进去的掩体,如果缺人,只要是腊戊的军人,你都可以征调,下午天黑前的两小时,把从炮兵阵地,把炮在卡车后牵引,转移进掩体的这个流程多演练一遍,务必连人带炮,炮弹都要做到在车上机动。”
杨元龙点了点头,明白马良这是打算拿在腊戊内大量的运物资的卡车,来成立一支在国内绝无仅有的卡车机动的105重炮营,来跟日军打游击。
这是在半岛战争中志愿军炮兵在没有空中优势,甚至是炮火优势下总结出来的办法,把炮用来打游击,打上几轮炮,立刻在敌军轰炸机赶来前把炮藏进坚固的掩体里隐蔽起来。
不过问题还是那个问题,没有空中优势,一旦日军进攻,伴随着空中力量协同进攻阵地。
这些重炮要么只能躲在掩体里一炮不发,要么只能拖出去打两发就被日军空中力量摧毁。
这只能说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能充分发挥炮兵的作用。
而且这种游击方式,极其考验炮兵素质,不是一般炮兵能做得到的。
忙完炮兵的事后,马良就赶往了刚成立的腊戊守军指挥部。
腊戊守军指挥部内,烟雾缭绕,整个指挥部内的团级高级军官一个个都在猛抽着烟。
现在这个局势,只有他们两个师独立阻击日军56师团的全力进攻。
可以预想,日军56师团的进攻绝对是不死不休,不留余力。
而防守的他们接到的死命令也是必须死守,哪怕战至一兵一卒。
整个老缅的得失最后都聚焦在腊戊这里,一方是志在必得的必攻,一方是寸土不让的必守,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将是一场不死不休的血腥战斗。
这时一个少校通讯参谋赶来报告:
“报告军座,大队长急电!”
“念!”张军长下令。
“腊戊之得失,事关我远征军十万健儿安危之关键,亦是我党国之关键,如失腊戊我们将要亡国灭种,诸君皆为我党国精英,代表我国军在国际上只脸面,全体军民都在后方翘首以盼我精锐的新28师,新29师之光荣表现,全体将士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参加决战·····”
“军政部已经协调了各部积极增援,只要你们坚定守腊戊四天,各路援军必至,到时前后夹击,全歼孤军冒险深入的日军第56师团,望全体官兵抱定你们立下的“人在阵地在”之铮铮誓言,再为党国立功·······”
众人听完都不说话,只是吸烟的频率更大了。
因为这已经是四个小时以内收到军政部的第三封电报了,从措辞严厉的死板命令,到现在的大队长亲自打感情牌,措辞一封比一封委婉,甚至可以说是祈求了。
但是是个人都看得出,这越是委婉的电报,其背后带有的杀机就有多狠。
过了一会,新28师的师部机要员拿着一封电报神色严肃的走了过来,在李龙庭耳边耳语了一句。
李龙庭没有说话,只是在看过电报后传给了下一个军官。
看过电报的军统出身的军官都不说话了,烟也不抽了。
因为来自军统总部,署名局座的电报上只有一句话:
“守住阵地,大功,丢失阵地,家法从事!”
一个脾气爆的团长忍不住出言发恼骚道:
“都在把我们这两万将士往死里逼啊!”
大战前这么说这种丧气话,有动摇军心的的嫌疑,可在座的几位高级军官都没有要斥责这个团长的意思。
因为从现在的局势来看,确实如此。
已经被树立为国军对国际展示形象的典型的两个师,如果刚树立完典型,马上就传出战斗力拉胯,短时间丢失腊戊的消息,这无疑是把整个国军的面子往地上踩,还是往烂泥里踩。
这是国军高层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所以这两个师要么发挥出如宣传中一样的强悍战斗力,在日军56师团的疯狂进攻中守住腊戊,成为真正的英雄。
要么只能全员战死在腊戊,以全军覆没的代价证明他们不是战斗力差,是日军太强大,他们已经尽了全力了,他们仍然是国军的牌面。
全员殉国的分量之大,大到哪怕是丢掉了腊戊,这两个师也不会被国内外的任何人指责。
如果不是这样,只要丢掉了腊戊,哪怕是力战到最后才撤退的士兵。
就算他成功撤退到国境线内,国内外舆论都不会允许他继续苟活,军法无情,不会听他任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