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景帝道:“爱卿但说无妨。”
“是。臣认为其一,燕国粮草短缺,百姓饥寒交迫,难以度日。此番出兵攻打我大梁,想必是妄图抢夺我方粮草以供他们享用,从而暂时缓解国内百姓所面临的饥饿危机。
其二,我大梁向来重视过年,加之刚刚经历过雪灾,正全力进行灾后恢复,难免会有所分心。此时对他们而言,的确是一个发动攻击的绝佳时机啊!”
澹台舟皱眉思考片刻后说道:“父皇,蒋大人所言不虚,但儿臣还是觉得大燕此时出兵却又按兵不动实在有诈,请父皇允准儿臣前往边境探查一番。”
宣景帝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与担忧,“舟儿,此行危险重重。”
澹台舟坚定地回应:“儿臣不怕,若大燕果真来袭,儿臣可在边境率兵抵御,早做防备才能减少伤亡。”
皇帝最终点头同意。朝廷可用的武将还是太少了。除已故的霍东林和舟儿外,竟然挑不出几个得力的武将,这让宣景帝很难受。
另一边,乔菁菁立即着手准备购买京郊田地的事宜。
她只身前往那片田地,实地查看情况,
阳光洒落在她身上,微风轻拂着她的发丝,然而她的心思完全沉浸在了对这片土地的规划之中。
两天时间全部查看完毕,对几百亩良田有了数。
紧接着,她又赶往京兆府办理红契手续,确保自己这片田地的所有权得到合法保障。
就在这时,京城突然流言蜚语四起,不知谁打哪儿听来的消息,说大燕要与大梁开战了,消息如同一股风,瞬间就吹向了京城各个角落,一时间整个京城陷入了一片恐慌和不安之中。
百姓虽惶恐万分但却没有人逃离。
已经身在京城了,再逃又能逃到哪里去。
可流言传着传着就变了方向,不知何时起,矛头开始指向了刚刚购置田地的乔菁菁。
有人诬陷说乔菁菁早就知道大燕会入侵,所以此刻购买田地不过是为自己预留后路;更有甚者,恶意揣测她与大燕暗中勾结,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谋取私利。还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指责她趁机大发国难财,故意散布虚假谣言,逼迫他人贱卖土地。
乔菁菁得知这些针对自己的无端指责和污蔑时,气得浑身发抖,怒火中烧。
但她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而是很快就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她清楚这背后必定是有人在蓄意操纵舆论,妄图抹黑她的形象。
这样的手段实在是太过熟悉,
澹台舟听说了谣言,本想派人镇压,不但被乔菁菁制止,还让他底下人的也跟着散播谣言,把水彻底搅浑。
“所以你是想把事情闹大,来个釜底抽薪?”
乔菁菁撇撇嘴,“那人既然盯着我不放,我只好把难题抛回去还给那人咯。有时候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化矛盾,对自己无利的事搅浑就对了。水浑了,里面的鱼才会浮出水面嘛。”
“你说的对。不过你在明对方在暗,还是不能大意了。何况,这个对方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伙人,目前还不知道,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乔菁菁点头,她和林氏一样非常听劝。
她问澹台舟:“你什么时候动身?”
“今晚亥时。”
算算还有几个时辰,足够为他准备物资了。
“走,去我那再说。”说着,拉上澹台舟闪进了空间。
把澹台舟的储物袋拿来,将一应吃食等物品放里面,叮嘱道:“现在天寒地冻的,你赶路一定要记住保暖,休息时吃口热乎的,别没到潼关人就倒了。”
澹台舟实在是太喜欢她的碎碎念了,她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发自内心地为他着想,没有丝毫虚假与做作。
“我给你拿了睡袋和帐篷,还有加绒加厚的棉鞋、护膝,夜里休息最好用上。马灯和手电筒各准备了2个,火柴和火折子也放了3盒。吃食我给你放了一些桶装面、打包好的饭菜,烧水的卡式炉和水壶也在里面了。这个呢是防寒面罩和围巾,骑马迎风脸就不会冻坏了。”
听到这里,澹台舟不禁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心道这小妮子是怕他毁容?看来他这张脸也不是一无是处。
乔菁菁不管他听没听,依旧自顾自地说着:“我还给你拿了几样防身神器,辣椒喷雾,迷药、毒药,电棍、伸缩棍、弓弩这些都有,你随机应变。总之,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知道吗?”
正说着,乔菁菁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通讯石用完了!她得去找灵珠再要一点。
“你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说完,便风风火火地转身离去,
留下澹台舟望着她匆忙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宠溺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