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三年三月初,起义军再次尝试进攻杭州,但未能获胜,杭州依旧掌握在北宋朝廷的手中。】
【而之后,官兵更进一步,将领杨可世、刘镇所部攻陷了歙州,王禀所部攻陷了睦州。至此,起义军失去了歙州和睦州两大关键州城,几乎彻底落入绝境。】
【这个时候,方腊并没有能够起死回生、绝地反击、转败为胜——起义军一路向着失败的结局飞速狂奔着。】
【四月初二,衢州被官兵攻陷,起义军重要将领郑魔王被俘;四月十七,婺州也失陷了;四月十九,王禀率部攻陷了青溪县。】
【青溪县,正是起义军最开始发动起义时的根基所在。】
【最开始,方腊没有想到朝廷的兵马会来得这么快,他以为自己还有一些时间,用来攻下更多的城池,也有一些时间用来部署防御——但是显然,他的判断出了问题,在确切知道东南震荡的消息后,北宋朝廷的兵马调动堪称飞速。】
【而由于这一次判断失误,所以起义军没能赶在朝廷兵马赶来前占领控扼长江天险的金陵,继而无法实施起义一开始制定的,划江而守、对抗朝廷的计划;同时,由于判断失误,所以起义军在朝廷兵马前来的时候,兵力分散,防御不足,完全陷入了被动局面,根本不是朝廷军队的对手。】
“确实,江南地区如果不能倚仗长江天险,就会非常缺乏足够的天险用以依靠。”朱棣对此深表赞同。
长江,其实就是江南地区的一个关键屏障——纵观历史上在江南地区的政权,能不能靠上长江,能不能把长江掌控在手中,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也不是说没了长江天险就守不了城,倒也能守,但是说实话,两者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如同宋朝自己,南宋能够维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长江天险还能够为南宋朝廷所倚仗,没有丢了长江天险,没有失去这样一道无可替代的、关键性的屏障,对于南宋朝廷来说至关重要。
再比如之前的黄巢起义,唐朝朝廷布置的防线同样是寄希望于淮河天险——为什么是淮河天险而不是长江天险,那当然是因为黄巢已经渡过长江了,要是还没有渡过长江,唐朝朝廷也一定更愿意在长江两岸布置防线。
金陵,或者说应天府,就是长江防线的一个关键点。
大明当年之所以选择定都于此,除了诸如风水问题、根基在南方、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这些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应天府的地理优势:背靠钟山,紧邻长江,进可攻退可守,就是天然的要塞。
在应天府,长江天险可以作为北方敌人来袭时候的重要防线。
当然,现在大明的情况不一样了,需求也不一样了,所以应天府不再是最适合大明的京师,所以他选择了迁都。
但不管如何,长江对于一个南方政权来说,是无需质疑的关键。
方腊起义败的这么快,除了因为他兵力分散,没有那等足够出色的将领,军队整体战斗力和北宋官兵差的有点大之外,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足够凭依的天险。
长江。
【在发现情况不妙后,方腊很快就带着二十万兵力退守帮源洞,倚仗天险固守。】
【而童贯等人在攻下了青溪县后,也迅速包围了帮源洞,断绝了起义军的一切与外界沟通来往的途径,自然也断绝了起义军外部的支援,并且下达了这样一道命令:凡能斩首者赏。】
【在这种非常一刀切的命令的鼓舞下,官军但凡遇到了往来行人,根本不管对方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起义军,是百姓还是伪装成百姓,统统都直接杀死并用这些人头去邀功请赏;甚至,一部分丧心病狂的士卒还直接进入了百姓家中,杀死百姓。】
【有记载认为,这一次官军所杀的普通百姓,不下二百万。】
【这个数字可能有所夸大,但反正杀良冒功这种事情吧,加上童贯这样的统帅,这种事情确实发生了的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杀良冒功,那些军队竟然会这么做?!”一些没有见识过军队,也没有见识过战火的百姓震惊不已。
他们生活的地方基本上远离战火和边疆,当地这些年来也没有爆发过什么起义以至于朝廷派兵过来镇压,所以,他们对军队的了解完全依赖于一些传言以及如今已经讲了好几个的起义故事。
当然,平常过日子的话,这些了解就已经足够了。
他们只需要知道,军队很可怕,千万不要随便接近等等,就已经足够在当地继续平平常常地过下去了。
所以,杀良冒功,确实是他们没怎么接触过的东西——
“居然杀到了两百万人?!那是多少人……”杀良冒功这件事情是一个巨大冲击,杀良冒功中被杀的百姓数量同样是一个巨大冲击。
旁边的人摇头:“应该没那么多,你不看这上面也说这个数字很有可能夸大了吗……两百万,这些官兵得杀到什么时候才能杀这么多人?”
“杀良冒功这件事情估计是真的发生了,肯定也有士卒杀了不止一两个百姓,但肯定到不了两百万。”另一个人也肯定道,他不觉得真的能有两百万的数量,毕竟这种数字夸大虚报同样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这倒是说明了一件事情……”有人认真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百姓角度版本,“那就是如果真的遇到这种起义的事情,要么就参与进去,到时候死了也不算亏;要么就赶紧躲得远远的,直接离开这片地方,免得日后起义军战败的时候,自己还被那些如狼似虎的兵卒给杀了领赏。”
这个总结显然非常有道理,虽然具体执行的话还需要细化很多方面,但大体上是没毛病的。
遇到这种起义,作为普通百姓,要么,就加入进去,成为正儿八经的一份子,到时候真的被官兵杀了也不算冤枉,不至于觉得莫名其妙;
要么,就从最开始就彻底地远离,直接搬离这片地方,远离战火,免得到时候起义军真的在自己原本所在的地方被包围之后,官兵为了领赏到处杀良冒功,把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也都算进去——这可就太冤枉了!
作为普通百姓,就不要想着在战火纷飞的地方,自己还能独得清静,不被波及。
只能要么加入,要么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