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亲兵应道:“顺王,那不是鞑子的军队,是宣府方向来的!”

李自成闻言长舒一口气,向东望去,见了一面“顾”字大旗,开怀道:

“原来是顾君恩来接应了!不愧是跟我走入商洛山的老人!”

顾君恩很早加入闯军,虽然闯军多次被打散,但是他始终追随李自成,乃李自成的谋士之一。

李自成在襄阳建立大顺政权后, 就是顾君恩主张先取陕西作基地,再略定三边,然后经山西攻取北京,最后统一全国,其战略眼光还是很强的,现在,又是他提前洞察战局,第一时间出城接应闯军残部。

******************

一个时辰后。

残军终于回到宣府。

李自成躺在床上休息了大半日,直到下午才起身,感慨道:

“若不是常年骑马,这两天下来,额大腿内侧的皮都会磨没……”

顾君恩听到声音,步入屋内,见李自成坐在床边,拱手道:

“顺王,额已经清点过了。”

李自成脸色一暗:“回来多少人马?”

顾君恩应道:

“自昨夜到现在,陆续撤回来两万七千余人,其中骑兵一万余人。张鼐、刘体纯、李友和任继荣都回来了,谷英等8名将领战死。”

“折了3万多人么……哎……火炮都丢了吧?”

“火炮队伍都折在张家口了。”

“呼……”李自成呼出一口浊气,“这次大意了。对了,牛金星呢?”

“牛大学士正在布置宣府的防御事宜。”

“嗯……北边有新情报传回来吗?”

“回来几队斥候,说是鞑子没有来宣府,而是在张家口周围扫荡,附近的四五个堡子都被攻破了,万全右卫也被进攻了,八成守不住。”

李自成双手拍了拍大腿,站起身,铺开一张地图,看了好半晌,又是一叹:

“大军折了一半,敌人又强悍,也不知道鞑子还有多少后续兵马,宣府的防守压力很大!”

顾君恩问道:

“鞑子擅长齐射,野战方面我们是要吃亏的,不若死守宣府,如何?”

李自成摇头:

“若是死守,咱们可能逃不出去,真的会死在这!”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

“现在宣府城有3万多顺军,还有柯天相的3000人马,延庆一带,还有周凤悟的5000人马驻守。

再加上各个堡子里的人,林林总总的能有4万人。不如学鞑子的战法,将主力调出去,在鞑子进攻时偷袭他们!”

顾君恩点头:

“对,用鞑子的打法回击他们!柯天相和周凤悟都是降将,忠心与否难定,让他们守宣府,我们出去!”

李自成点头:

“官兵善守!他们估计也不敢出去和鞑子打野战!就这么定吧!

你去问一问大家的意见,额再睡一会!”

顾君恩扶李自成躺下,卷起地图,出门去寻牛金星商议。

三刻钟后。

一队传令兵向延庆奔去,又一队传令兵向居庸关奔。

*************古北口、宣府位置图  密云北侧长城,古北口。

狼烟滚滚。

黎玉田的人马再次陷入激战。

因为。

豪格又攻上来了。

他在墙子岭进攻受挫后,认为是自己带的人太少的问题,稍稍往北走了一段距离,就近征用了漠南蒙古的拱兔部落的兵。

现在,主攻古北口的正是拱兔部落的蒙古兵。

拱兔头领孛日贴赤那一脸阴郁,他们世代生活在燕山和草原的地带,处于鞑靼和大明的交界处,几百年来征伐不断。

这几十年来,他们更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先是在二十年前被蒙古林丹汗征调,四处征战,在科尔沁等地损失惨重。

后来投靠了蒙古博格达彻辰汗,本想过几年安稳日子,不想被当成马前卒,反过来进攻旧主林丹汗。

终于赶走了林丹汗后,又和新主子投靠了大清,每隔一两年就要跟着大清皇帝黑还勃烈,南下与汉人打仗。

再加上越发严重的干旱、极寒、雪灾,他们部落的男丁从8000人锐减到了不足3000人。

因为战力衰落,今年本来没有南下的作战任务。

谁知道黑还勃烈的长子,大清肃郡王豪格,如从天降般出现在他们的部落外,二话不说就要征调他们进攻长城。

此时此刻,拱兔头领孛日贴赤那在豪格的严令下,带着全部族人如海浪般扑向长城。

由于建奴刚刚攻打了墙子岭,古北口的明军还算谨慎,但是面对突然出现的近万建奴和蒙古人,很是吃力。

拱兔部被豪格逼着用一种不惜命的方式冲锋,正蓝旗主力随后赶到。

数千人几乎同时冲击两里宽度的长城,如同狂风暴雨反复拉锯,最终被他们突破了一个点,就此爬上城头,不断扩大战果。

半个多时辰后,古北口的明军全部战死。

“快,快拆城!再把我们的战马全部骑过来!”

豪格一点时间也不敢耽误,他在之前的墙子岭之战中,就察觉明军做了充分的准备,各地联防的机制很到位。

万一援军赶到时,大清的骑兵还没入关,他又将被明军赶出长城。

数千战马等在城外,四五千人一起动手拆城,另有数千人马向南行去,抢占长城南侧的制高点,防备明军援兵。

不多会儿,有包衣奴才大喊:

“主子!明军的援军到了!”

豪格一惊,向南望去,不见人影,又向东西两侧看去,只见明军沿着长城飞速赶来。

“可恶,又是关宁军!”

原来,自墙子岭受到进攻,黎玉田便加强了守军的机动性,关宁军这几天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相互支援。

在看到古北口的狼烟后,各个关口快速集结,第一时间疾驰支援。

关宁军在长城上一路狂奔,直接冲向正在拆城的蒙古人。

两军在城头展开肉搏。

豪格见两侧奔来的明军最多2000人,还不算在意,调了些人马过去助阵。

不多会,南边又传来嘈杂声,石匣堡的明军奔袭而来。

他们身后不远处,是黎玉田的亲军。

这个刚刚收到一百两黄金的辽东巡抚,干劲十足,一看到狼烟就带人奔了过来。

很快,豪格遭到了三面夹击。

明军穿着甲胄,端着盾牌,操弄着火铳、弓箭、长矛,组成严整的队形,猛攻几个山头的建奴步兵。

豪格只是此战的疑兵,手头没有火炮,甚至没带火铳,战马又没有入关,此时只能靠弓箭和长刀对敌。

完全发挥不出应有的战力。

正白旗的主力还好,他们渔猎出身,在骑马射箭和单兵作战方面都有相当的战力。

但蒙古人长于骑射,短兵相接方面,远不如关宁军。

面对关宁军严整的队形和火铳齐射,长城关口摇摇欲坠。

南侧的几个山头虽然暂时能凭借地形优势守得住,但是也在艰难支撑。

这时,一个包衣奴才大叫:

“主子,西南边又来援军了!”

豪格看了过去,惊道:

“潮河所的明军也到了?这也太快了吧!”

“杀!杀建奴,挣钱啦!”

这一幕,全美诠释了【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别说明军将士怕死,那是钱没给够!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世子请叛逆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唐时月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系统再拉也得用着战国小大名三国大逃杀横扫天下我为皇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晋末多少事大秦第一熊孩子王朝逐月录逆天换明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我,中国队长红楼之贾家潜龙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三国:越世霸主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大唐:我带着商品系统来了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穿宋大忽悠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