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事件是唯一事件,靖皇名号不可能被无限获取,但传国秘境并不会因皇位转移而消失。
因此蟠龙屈沐想的不错,传国事件被完成后,传国秘境内定会有所变化。
但此事急不得,他需要等司律少卿安抚好一众水族少君,再邀请其前往传国秘境探查。
这个过程并未耗费多久,几位水族少君很快通过府兵传信功能达成了共识。
先是两位虬龙少君借口有事请教,几位水族少君道了声我等不好打扰,便逐一起身离开大殿。
在殿外等待时,他们还询问蟠龙屈沐实力增长后有何变化,能否独闯蜃魂迷心宗等事。
总之切磋是不可能切磋的,不是他们好面子,而是不能轻易暴露虚实。
防止蟠龙屈沐发现具体实力差距后生出,原来你等如此弱小,那我和你们还有什么好谈的强势之心。
不同于一众水族少君的烦恼纠结,楚皇则更为头痛。
此时众少君皆在等候司律少卿查验龙珠,他若不配合行动,便会显得不信任司律少卿。
可若从众而为,又担心被司律少卿发现身份异常。
毕竟他并非蟠龙屈沐那种人间之龙,而是以巫身融灵法移植虬龙角珠心的重黎火巫。
“苦也,早知能走人间蟠龙之路,我何必追寻虬龙之道。
若此时独立于众少君之外,我多年努力岂不白费。”
“事已至此不可退避,如司律少卿发现异常,当尝试与其合作,事不可为再以秘宝脱身。
希望此事能顺利度过,否则我就只能与日渐兴盛的横江水族渐行渐远了。”
蟠龙屈沐之幸运、水族少君之期待,却是楚皇的劫难。
好在他做过多种身份泄露的计划,也从未想过能毫不出错,为此很快压下心中不安,准备直面此事。
随着时间推移,几位少君先后满怀期待的进入大殿,又一脸严肃的从中走出。
虽然从神态变化无法得知详情,但想来应当未收获满意答复,否则便该多停留片刻,与司律少卿商议龙珠之事。
“水芝少君,我未遇幸事,祝你喜讯有望。”
“借大丞相吉言,我去去便回。”
在驼龙元绪的祝福下,楚皇最后一位进入了朱红琉璃大殿。
此刻他突然明白,楚国文臣武将被他突然召见时是何感觉了。
却是,君恩君威皆无定、臣子忧心祈无错。
再看司律少卿端坐殿中宝座依然谦和仁厚,却不知这份仁厚仅水族少君可享,还是人族也能瞻仰几分。
“少卿请看,此乃我之龙珠。”
“水芝少君莫抱太大希望,蟠龙屈沐之事颇为少见,很难适用与其他少君。”
当周元接过龙珠并激活紫炁星目查看时,楚皇不由摩挲起手中玉戒,准备随时脱身离开。
事实上他的担忧纯属多余,周元本就知道他并非水族龙属,若想要拆穿他的身份早就行动了,何须等到今日。
为此楚皇忧心入殿,离开时却轻松庆幸。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刚走出大殿,蟠龙屈沐便迎面走来。
“蟠龙少君已查明龙珠之事,为何还要再查一次。”
“水芝少君有所不知,我之事尚未尽全功,为此心中难免有些遗憾,欲请少君再助我一助。”
听闻此言楚皇忽有所悟,或许推动秘境妖魔先天携带的背景故事,便能引发一些变动。
当然那些变动肯定有好有坏,未必是破限之路、也有可能是身损之途。
因身份问题暂时无碍,楚皇准备继续交好几位水族少君,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
为此他快步走向众少君,将秘境为表象、诸事方为本的猜想尽数道出。
如此既缓解了众少君的不甘焦躁之心,也获得了不少感谢之言。
“水芝少君所言有理,我等若以事为本,或许能复制蟠龙少君破限之事。”
“诸位且好好想想各自故事,当能从中发现因何而来、去往何处,未来之路应当就在其中。”
“原来我等一直停在原地,既无外人推动,也未主动前行。”
几位水族少君不知楚皇之言是否为真,但知道这是一条可行之路就够了。
为此他们先后向周元辞行,准备返回各自水府将背景故事落于纸张,并用心分析其中所含事件。
“少卿,他们此举真的有效吗?”
“我亦不知,毕竟他们的故事各不相同,到底有没有前路还犹未可知。”
说话间周元接过蟠龙屈沐的玉玺龙珠,发现其介绍信息已有所变化。
【大靖传国玉玺:持之跃龙门,可转化为土德蟠龙。
拥有靖国皇帝称号者,可消耗神意激活玉玺进出传国秘境。】
如此看来,传国玉玺并非寻常灵物,还是前往靖国京城的通道之一。
这对周元而言也算一个好消息,至少不必再消耗经验值通行传国秘境了。
“走吧,我们也去看看,皇位更易后传国秘境有何变化。”
随着周元激活传国玉玺,其身影瞬间消失不见。
蟠龙屈沐有过一次前往经验,自然快速接触周元消失处,随入其中。
下一刻,法禁天下状态再次加身,周元的紫螭化身与蟠龙屈沐也失去了施展术法之能。
不过这次他们并未出现在城墙之上,而是出现在了皇宫大殿。
却见,宫中内侍不再捉刀持剑,精锐禁军亦在有序巡逻,无形天幕已然消散,城内城外异常祥和。
“少卿,天灾人祸已解,我去看看靖皇屈沐有何变化。”
蟠龙屈沐急不可耐的出门而去,周元则遥望那道连通天地的金德气运天柱。
“看来无形天幕类似天光同化,非清除、是兼并。”
事实证明皇位变动的影响极大,动荡传国之事已经过去,此城也化为了新皇行宫。
唯一值得思虑者便是靖皇屈沐,其是以民的身份如常生活于此,还是因新皇出现而消失。
蟠龙屈沐很快代周元查明了此事,当他进入庭院推开上次并未推开的门后,唯见两位孩童静坐床榻。
“爹爹,你和娘亲不是化作龙凤升天了吗。”
“是啊,爹爹已化作蟠龙,过些时日便将你们娘亲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