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就是遇到我们副总经理了,要不说啥我也不给你换。
这回你可看好了,下回想换可就没门了。”
那人想不到还有柳暗花明的一刻,当即喜出望外。
冲着涂志明又是鞠躬又是作揖的,欢天喜地的拿着衣服走了。
那人走后,涂志问道:“含露,你们天天和顾客这么吵架,人家还乐意来买东西吗?”
王含露手上动作不停,将那件残次品仔细一折,利落地重新放回原位,动作带着几分泼辣劲儿。
她笑了笑,“爱买不买呗!
整个玉安县,除了供销社就咱们经营部。
他们不在这边买,就只能去那边,要不然还能去哪儿呢 ?”
“志明哥,你别瞧我这样,其实我这态度已经算好的啦。
要是在供销社买了东西再去退,早被骂得狗血淋头了。”
马大虎接口道:“挨骂算啥?还有可能挨打呢!
你忘了供销社墙上贴的标语了?‘禁止打骂顾客’。
为啥要贴这标语,还不是老有人打骂顾客。”
在这个年头,市场完全是卖方的天下。
老百姓买东西,除了公家单位,根本没别的去处。
真就是买也得买,不买就没地方去买。
时间一长,这些售货员的脾气都被惯得不小。
顾客进店里能享受到什么样的服务,全看售货员的职业素养和当时的心情。
涂志明听着,无奈地摇了摇头,和秀芝相视一眼,脸上浮起一丝苦笑。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批评最不能解决问题,物质鼓励外加pUA才是王道。
稍作思索有了主意,看向王含露两口子问道:“你们知道经营部产生的利润是怎么分的吗?”
王含露立即道:“知道啊,咱们集体占百分之五十一,部队占百分之三十九,县里占百分之十!”
涂志明微微点头,接着问:“那你知道咱们集体得的百分之五十一又是怎么分配的吗?”
王含露闻言摇了摇头,表示全然不知。
涂志明认真说道:“别的我先不说,就告诉你,这里面的那个一,是给经营部的负责人做奖励的。”
王含露和马大虎相互对视一眼,脸上写满了困惑,显然都没太听明白。
王含露往前凑了凑问道:“哥,你能说得明白点儿吗?我实在没太懂。”
“就是你和大虎负责的这家经营部,每赚一百块钱,其中咱们队拿五十,政府拿十块,部队拿三十九,你和大虎拿一块。”
“那工资呢?工资还发不发?”王含露紧接着追问。
“工资当然照样发啊!”
王含露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志明哥,你说的是真的啊?
你知道上个月咱们经营部可是上交了三千块的利润啊。
要是这么算,我和大虎不是多赚了三十块钱啊?”
涂志明看着她,笑着说:“三十块算什么?还有上交一万块利润的呢!
而且以后你们这些经营部的负责人也要评级别,利润可是重要标准之一。”
王含露和马大虎听到这儿,嘴角咧得老大,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
恰在这时,店门被人推开,一个顾客走了进来,礼貌地问道:“同志,你们这儿有皮鞋吗?”
王含露下意识地差点脱口而出:“你没长眼睛啊,不会自己看!”
话到嘴边,她突然想起一双皮鞋七元六角五分,利润三元六角五分,这里面可有三分六厘五是属于自己的。
“这些钱够自己买半斤棒子面了。”王含露心里暗自盘算。
刹那间,她的脸上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热情洋溢地说道:“这位同志,我们这里有上好的七六五皮鞋。
价格不贵,样子时兴,透气耐磨,穿三年和新的一样。
您要是穿着相对象,准保相一个成一个。”
她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从货架上取下皮鞋,展示给顾客看。
涂志明和秀芝站在一旁,看着王含露这一系列的转变,惊得瞪大了眼睛,完全看傻了眼。
秀芝凑近涂志明,小声说道:“以前含露唯唯诺诺的,说句话都不敢大喘气,现在怎么变化这么大啊?
又是跟人吵架,又是舌灿莲花的,她咋这么能说啊?”
涂志明也一脸惊讶,“我也没想到,这丫头还真天生就是这块料。”
王含露凭借着她的热情推销,成功卖出了皮鞋。
涂志明和秀芝买了些日用之物后,便告辞回家。
他们先是到李秋菊家,送了半斤奶糖,接回了涂莹莹。
接着又去董大娘送了一斤槽子糕,接回了涂晶晶。
当然了,秀芝没忘记显摆自己的“奖杯”和奖状。
到家之后,秀芝小心翼翼地把两个搪瓷缸摆在了诊疗室的桌子上,接着又搬来凳子,站在上面,将奖状端端正正地贴在了诊疗室最显眼的位置上,眼神里透着满足。
当天晚上,夜幕笼罩着整个村子,四周一片寂静。
涂志明召集叶志红、王富兴、海老大……等人来家里开会。
涂志明一五一十的把县里新建汽水厂,县委书记亲自借钱,自己答应入股的事情说了出来。
“各位,形势所迫,所以没来得及跟大伙打个商量。
虽然如此,大伙对这个入股的事情有什么看法,也可以说出来。”
众人听言,相互看了看,随后全都笑了。
海老大笑着摆摆手,说道:“志明,别说你是拿钱去入股了,你就是把钱全都撒出去,或者拿着打水漂听响,我们也没二话。
以后这种事儿不用商量,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总之一句话,大伙能有今天全是你给的,我们信你!”
…… ……
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这之后屯子里发生了许多许多的事儿,生活依旧在平淡中继续。
那些日常的琐碎,虽枯燥却也真实,就此略过不提。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十二月底。
备受瞩目的高考终于来了,全国五百七十万考生满怀憧憬与紧张,踏入了考场。
上到三十二岁的大龄青年,下到十四岁的少年,都为着自己的大学梦竭尽全力地拼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