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早朝刚刚落下帷幕,却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御书房内,气氛庄严肃穆。百里中君下朝后,神色冷峻地步入其中。
他身着明黄色龙袍,袍上绣着的金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飞而起。
腰间的玉带彰显着他至高无上的地位,每一步踏出,龙袍下摆随风轻轻飘动,尽显帝王威严。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堆积如山的信封和账本,嘴角忽然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嘲讽,又有几分得意。
“果然还是识时务!”
他轻声自语,声音不大,却在这安静的御书房内清晰可闻。
言罢,他朝着外面高声喊道:
“来人,宣贾文毅,方长青,赵平来御书房!”
声音刚落,便听得外面传来一声响亮而恭敬的回应:
“是,陛下!”
..........
就在同一时间,在另外一个地方,二十多位大臣结束了早朝后,面色凝重、步履匆忙地又一次来到了南凌侯府的后门。
他们的步伐显得有些慌乱,仿佛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一些重大的忧虑和烦恼。
这些大臣们对于前往南凌侯府的这条路显然已经非常熟悉了,进入府邸后,他们径直走向客厅,果然,段天成早已在那里恭候多时了。
一见到段天成,这些大臣们立刻停下脚步,纷纷躬身施礼,齐声说道:
“见过大人!”他们的声音中透露出几分焦急和不安。
段天成端坐在主位上,他的神情看上去十分平静,只是微微抬手摆了一下,示意众人起身,然后缓缓开口道:
“我不是说过,以后的事情都由不良人来传递消息吗?你们为何还要亲自来我府中呢?”
他的声音低沉而沉稳,让人听不出其中的情绪。
听到这句话,一位大臣面色大变,如惊弓之鸟般急忙迈步上前,满脸惶恐之色,结结巴巴地解释道:
“回大人,事情有变啊!今日早朝时,陛下竟然出人意料地采取了行动,他将那些我们的把柄一一摆放在龙案之上,然后直截了当地向我们索要钱财。”
说话间,这位大臣额头上已经开始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显然内心极度紧张。
紧接着,另一位大臣也附和着说道:
“是啊,大人,我们也完全按照您之前所说的去做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陛下的要求。”
“然而,现在我们心里还是有些没底,所以特来请教大人,这钱我们真的要给吗?”
此时此刻,众人的目光都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地锁定在段天成身上,仿佛他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只有他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听到这话,段天成心中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这些人为何如此犹豫不决了。
原来,他们并非真的关心国家利益,而是舍不得自己的钱财啊!
段天成的目光如鹰隼一般,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仿佛要将他们内心的想法都看透。
他看到有些人面露难色,有些人则是一脸的贪婪,还有些人则是惶恐不安。
在他眼中,这些人当中,至少有一半儿人,都是必死的名单。
这些人平日里吃着国家的俸禄,却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甚至还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国家利益。
这样的奸臣,即便是百里中君不杀他们,段天成自己也绝对不可能让他们加入到大雍的国籍当中去。
段天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笑容。
那笑容看似温和,却又带着几分深意,让人难以捉摸。
“这银子当然不能给了,”他缓缓说道,声音不大,却如同洪钟一般,在每个人的耳边回响,“总之百里中君说什么,你们只管答应,至于兑不兑现,那就另说了!”
他的话语虽然简短,但是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上。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还有,从明天开始,你们可以分批拖病了,装作病得厉害,不要去上朝。”
段天成接着吩咐道,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仿佛在传达一个极其重要的命令。
他顿了一下,接着强调:
“记住,一定要分批,一次几个人就行,不要一次性全部装病!”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似乎要将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
段天成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引起百里中君的过度警觉。
如果一次性所有人都装病,百里中君肯定会察觉到其中的异样,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不然的话,百里中君暴怒,你们依旧有生命危险。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生气,但却不能气的太过头了!”
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段天成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百里中君愤怒的模样。
他可以想象得到,当百里中君发现大臣们纷纷装病不上朝时,会是怎样的暴跳如雷。
而这些大臣们,恐怕也难逃一劫。
然而,对于段天成后面说的话,这些大臣们其实根本没有听进去多少。
他们的心思早已被“不用给银子”这几个字所占据。
众人当即拱手,一脸笑意地回应道:
“是,大人!”
那笑容中既带着一丝侥幸,又有一丝贪婪。
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不用花钱就能逃过一劫的美好前景。
.........
在御书房这边,贾文毅、方长青和赵平三位大臣接到传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匆匆地赶往御书房。
当他们终于见到百里中君时,只见他正端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三人见状,连忙跪地行礼,齐声高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里中君面无表情地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人,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那是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冷意。
“起来吧。”他的声音平淡如水,听不出丝毫的喜怒。
待三人站起身来,百里中君才缓缓开口:
“今日早朝的事情,你们也都看到了。那些大臣们的把柄都在朕手中。”
“朕以为,或许可以着手准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