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畜生,必须严肃处理!
王翠娥几人心急如焚,个个都是愁眉苦脸。
沈明月他们还好一些,虽然也担心,但毕竟不是特别亲近。
可王翠娥不一样,王翠香是她喊过来的,本来是想让姐姐跟着她享福,没想到福没享成,反而没命了,这让她心里怎么过意得去。
张福生在一旁看着,生怕王翠娥出个好歹,一个劲儿在旁边宽慰。
等了两个小时,大夫总算出来了。
王翠娥他们连忙跑过去询问,“大夫,我姐怎么样了?人救回来了吗?”
大夫看着等在抢救室门口的众家属,无奈叹了口气。
“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没能抢救过来。”
这话一出,王翠娥他们只觉得天都塌了,来之前一直想着,大不了就是毁容,回头花点钱慢慢整回来,跟没命相比,毁容显然就那么不值一提了。
可谁能想到人会直接没命,把脑袋按在面汤里,愣是把人烫死了,这就是满清十大酷刑都找不出来。
这个刘铁柱心到底多狠?他对王翠香有多恨?才能下此毒手。
王翠娥脚下一软,眼泪不自觉,已经流了满脸。
“福生,都怪我,是我害了大姐,如果她没来城里,说不定还在乡下好好的,都怪我……”
王翠娥说着说着,两眼一黑直接晕了过去,顿时大家又乱作一团,赶忙把王翠娥送到了急症室。
旁边的沈明月跟田淑芳对视一眼,皆是神情郁郁。
想想就觉得心痛,王翠香当时候得有多无助呀?
沈明月红了眼眶,不只只因为王翠香是她的亲人,也是为了当代女性的悲哀。
最后,沈明月见了王翠香的最后一面,她脸上已经被烫的血肉模糊,看一眼都会做噩梦。
王翠娥没什么大碍,休息了一会儿便醒来了,醒来第一件事便是通知家里,然后去公安局讨说法。
刘铁柱行为这么恶劣,不判死刑,不足以平民愤。
沈明月跟王翠娥他们都去了,去的时候刘铁柱还在那里狡辩,说不是他把王翠香脑袋按面汤里的,是王翠香突然晕倒掉里面了,这个可怪不得他。
可分明有人看到他亲手把王翠香按了进去。
沈明月他们强烈要求判处刘铁柱死刑,但是这案件还有些特殊,因为两人结婚了,那就是夫妻,就算王翠香死,那也是被家暴而死。
一旦扯上家暴两个字,就容易和稀泥。
但沈明月他们态度很坚决,一定要帮王翠香要个说法。
案件处理起来也没那么快,一时半会儿的也定不下来,沈明月他们便回家了。
第二天,有人从老家过来了,因为王翠香死在了外地,也没办法回老家入土为安,而是直接火化了。
沈明月第一次见到了外婆,那是一个刁钻的老太太,一只眼睛看起来灰蒙蒙的应该是白内障,尖嘴猴腮,一看就不好相处。
果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她竟然不管刘铁柱怎么判,只是想要钱。
王翠娥看着面前的母亲,不敢置信。
“娘,现在你女儿死了,咱们应该做的是去公安局催促他们早点结案,给我姐一个公道,你怎么张口闭口都是钱?”
王翠娥母亲打小就对她们姐妹不好,不是打就是骂的,所以后来王翠娥发达了,也没怎么孝敬家里,但是现在出了这事,总归是要通知一声的,哪怕只是骨灰,也得让王翠香埋到乡下。
“我能咋办?要不是你把人带来城里,能出这事吗?说不定人家两口子还好好过日子呢。再说了,你也不缺钱,我好不容易来一趟,你多少得给我点钱花,不然我岂不是白养你了?”
沈明月都要无语死了,这种人都没有心的吗?好歹也是她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女儿,在她眼里竟然没有钱重要。
况且王翠香还死的那么惨,别说是亲人了,哪怕是普通人听说了都受不了。
最让他们崩溃的是,等他们再去公安局的时候,公安说刘睿要把刘铁柱保出来,还跟公安说他不打算追责,说王翠香的死就是意外,他如今没了妈,不能再没了爹。
这下事情就有点难办了,毕竟是一家三口的事,虽然刘铁柱动手杀了人,但是他杀人之前喝酒了,现在咬死了,说当时候没意识,就是太气愤了,才动的手,属于过失杀人。
再加上刘睿在这里不追责,还要保这个渣爹,死刑估计是判不了了。
最多判上十来年,到时候出来还能继续生活,表现好的话还有可能减刑。
这下王翠娥他们都受不了了,如果这样,王翠香岂不是白死了吗?
这父子俩合着是密谋把他害死的呀!
王翠娥忍无可忍,一把拽住刘睿的衣领,死命的晃了晃。
“那可是你亲妈,从小到大,她在你身上花了这么多功夫,现在他被人害死了,你竟然不追究,你还是人吗你?你不怕遭报应!”
刘睿任由王翠娥动手,一声不吭。
不管怎么说,这事也有王翠香的错,如果母亲同意他跟寡妇女儿在一起,对父亲的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能发展到这种程度吗?
哪个男人不花心,哪个男人不出轨?不过是给外面的女人花点小钱,又不是不过日子了?至于一哭二闹三上吊吗?
现在她死了也是好事,以后家里的那些钱都是他的,她可以直接娶寡妇女儿当老婆。
一旁的老太婆见状,赶忙过去制止。
“你这个小姨咋当的?再怎么说这也是你外甥,小睿说的也没错,人死都死了,总不能让他没娘也没爹吧?要我说这事就算了,那村里头喝醉酒打死老婆的也不少,直接埋了就行,也没见要坐牢的,这都坐牢了,还要怎么着?”
这老不死的,不心疼自己女儿,还挺心疼外孙,也是个脑子不正常的。
可不管他们怎么说,刘睿依旧不为所动,铁了心要救那个渣爹。
至于刘铁柱,对于自己要坐牢一点都不慌。
沈明月听说那个寡妇还来探望了他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