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没想到,这一辈子比上一辈子提前了。
上辈子是七月底,现在才六月底。
提前了一个月而已。
夜芷宁嘴角止不住的上扬,仿佛看到在京都给她开表彰大会,奖励了她好几座宅子。
是的,这次她准备为国家捐赠一批物资,然后作为交换,管国家要两个四合院,现在房子根本不贵,只是不让买卖而已。
给了房子总得给她一份足够站住脚的工作吧。
体制内的工作,要那种一退休就能上万退休金的。
她不适合做生意,那就用一辈子的稳定来赢得夜澜倾吧。
自己安稳过日子时,夜澜倾却得为公司奔波,自己享受天伦之乐时,夜澜倾还得管那么多的子女。
她决定了,最多生一个孩子,这次找个基因好的人生,想必应该会很美满。
进了两次监狱后的心得,远离夜澜倾,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夜澜倾是她人生路上的绊脚石,惹不起得躲着。
夜芷宁畅想了一会未来,就着手安排往回运送物资的事宜。
而且她还得跟着船回去,要亲自奔赴灾区送物资。
对面被挂断电话的赵季鹏却有些悻悻。
头一次觉得宁宁有点执拗,都没等他说完,就挂断电话,他想说不用运送那么多物资,其实状况并不是很严重。
而且他跟上头反应物资的情况,上头却说让他就地安排,意思就是这批物资要留在当地。
没办法他只好亲自去码头接物资。
……
往京都赶的夜澜倾也在进入市区时,找了个公共电话再次打给了老首长。
也得知了具体情况。
回到车上,她重重呼出一口气,撸了把脸,如释重负的说:“最新消息,震了原住址,新煤都受灾很轻。”
封北闻言,攥着方向盘的手松了松。
他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媳妇的后话。
果然,夜澜倾红彤彤的眼睛看向男人,嘴角扯了扯,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坏消息,原住址有一部分人还没搬走,但基数也不小几乎有一半,你说我要是早点说,五年前我就说,是不是就已经搬完了。”
内心还是很自责,都怪她,眼界太窄,当时只一心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封北握住她的手,哑着嗓子说道:“不赖你,你已经救了很多人,天命不可违。”
夜澜倾仰了仰头,不让眼里的泪花掉落,缓了一会情绪,重新打起精神道:“开车,咱们争取早点过去。”
她有末世生存经验,也有着丰富的救援知识,现下就是什么都不能想,尽最大努力,救出最多的人。
“说没说怎么去。”
封北一边开车一边问。
“我们侦查部队已经去了一百人,你们那边我不晓得,不过应该是开车,京都距离煤都又不远。”
“嗯。”
封北踩油门的脚不由加重了几分。
生死时速,两人换着开,次日上午八点多就进了京。
各自回到自己部队,立马召开会议,各自又带着人在国道上碰了面。
这次有四个队长,夜澜倾和封北,两口子占了两个队长名额。
还有一个是顾景芝和地方部队里一个团长,叫陆兴。
陆兴的所在部队已经开车走了一批,故而他只带了二十个人蹭他们的车,而其余三人的小组都各是五十人。
战士们整装待发。
夜澜倾跟封北说了一下物资会陆续从穗城出发,直接去煤都,便上了她自己的车。
她的车上还有顾景芝,之所以封北没在车上,是因为她跟顾景芝是一个部队的,两人自出发就是顾景芝在开车。
封北和夜澜倾都不适合再开车,毕竟两人开了一宿的车,也确实疲惫。
十辆军卡一辆大奔,齐齐上路,这群人身上背负着灾区人民的希望,他们深知时间就是生命,不敢有丝毫懈怠,发动机的轰鸣声像是激昂的战歌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三个小时后,车子终于驶进了煤都。
再进入煤都地界,车就不能往前开了,开裂的地面,倒塌的建筑,挡住了他们往前的路。
最后只能弃车徒步,最后一辆车上的救援工具和设备,就只能分摊到每个人身上,背着,扛着。
废墟中偶尔能听到微弱的呼救声和痛苦的呻吟声。
开始大伙没有救援经验,一窝蜂的涌上去徒手扒拉废墟,生怕用工具会伤到底下掩埋的同志。
后来他们发现徒手救援,会造成二次坍塌,就连最后那丝能呼吸的缝隙,都会再次被埋住。
夜澜倾便给大家讲解,所有人都聚集一起,声音听不见,她便拿出末世在中心小学里收集的小蜜蜂。
“现在地震已经过去一天两宿,生存者很有可能昏迷,生命探测仪只有四个,每组一个,大家不可能都守着一个探测仪在这里耽误救援,所以我们要利用人工呼喊和敲击的方法搜索幸存者,尽可能的先搜索聚集的生活区域,咱们对这里不熟,会派人到前边找地方的人来协助我们。”
“留下一个小组,我们继续往前。”顾景芝适时补充道。
夜澜倾给每个小组都发了小蜜蜂,他们带的有自己用的物资,战士们都背在身上。
物资里有军用压缩饼干,车上拉着够他们用两天的水,只是物资车不能往前开,身上带的水就仅有手里的水壶,于是夜澜倾给他们发了香江买的瓶装水。
能应付几顿,等大批物资到来,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最先留下的陆兴的的组。
第二个是夜澜倾的组,第三个是封北,第四个是顾景芝。
四个组,四个不同的区域,都有序的按照夜澜倾说的方法寻找幸存者。
殊不知,他们的这个地方全是被转移过的空宅区。
这里大多数是空房子,等地方人员赶到时,他们已经搜寻了两个多小时。
就一开始,陆兴队里救上来几个人,但也都在被救出后陷入了昏迷。
好在地方的战友到的及时,不然他们还真会在这里继续搜寻下去。
于此同时,穗城码头。
赵季鹏去码头上接夜芷宁的物资,却没想到竟然有三艘大货轮,要知道一艘货轮载重约三十七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
他在心里震惊的同时,也再次对夜芷宁的实力有了新的认知。
“同志,你确定这是香江捐赠的灾区物资?”
赵季鹏不确定的问。
“对,这确实是,老板姓夜。”
工作人员看了眼通行证,点头应道。
赵季鹏揉了揉眉心,这么些物资,看来还是要上报往灾区送一部分,不然穗城哪里能放的下。
他正准备打电话上报让领导派人派车来,却是来了另外两个接货的人,而且他们身后不远处还停着四辆大卡车,陆续开进来还有新的卡车,足足八辆之多。
“您好同志,请问港城夜氏的货船到了吗?我们是来接灾区物资的。”
那位码头管理人员,看了眼正准备打电话的赵季鹏又看向那两位军区同志,眉头紧皱:“你们到底谁是接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