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五七年,法国政府那是瞅准了时机,任命葛罗为全权代表,跟英国一合计,说:“嘿,咱们联手去中国逛逛,占点便宜!”英国一听,立马点头同意,还说:“好主意,咱们再拉上美俄两国,一起凑个热闹!”
为啥是这几个国家在这个时候对中国挑起战争呢?这背后啊,有着世界历史的“小秘密”。原来,在一八五三年到一八五六年这段时间,英法两国正忙着跟俄国争黑海的出海口呢,也就是那场克里米亚战争,打得热火朝天,根本没空理会中国。美国呢,兵力有限,单独对中国动手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干瞪眼。
这几个国家啊,就像一群饿狼,围着中国这块肥得流油的大五花肉,流着哈喇子却吃不着。可是一到一八五六年底,克里米亚战争一结束,情况立马大变样!英法获胜,俄国战败,英法两国那是实力大增,兵力也腾出来了。
这下子,英法两国得意洋洋地说:“哈哈,咱们现在可是获胜国,实力壮大了,兵力也空闲了,中国那块大五花肉,你还跑得了吗?咱们这就去把它给‘品尝’了!”于是,这几个国家磨刀霍霍,准备对中国发动新一轮的侵略战争,中国啊,这回可真是“祸从天降”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会儿,对华出兵的主力军就是英法联军,他们就像两股嚣张的狂风,席卷而来。沙俄呢,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得那叫一个惨,心里想着:“我得从哪儿找点补偿呢?”一瞅中国这块大蛋糕,眼睛就亮了,心说:“就你了!”
美国一看,也心动了,心想:“这好事儿怎么能少了我呢?掺和一脚,说不定能捡到点甜头。”于是,美俄也勾肩搭背地联合起来了,不过他们就像跟在英法联军后面的小跟班,捡点剩菜残羹,心里还美滋滋的。
就这么着,到了一八五七年底,广州城又被英法联军给封锁了,联军还给叶明琛发了最后一通“邀请函”,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说:“咱们得进广州城逛逛,以前只能在外面租借里憋着,这可不行!”第二,要赔偿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的一切损失,心说:“你们清朝得给我们个说法!”第三,让清政府派代表跟英法进行修约谈判。
这里面提到的马神甫事件实际就是法国杜撰的另一个亚罗号事件,简单说下这个事件,话说在清朝咸丰年间,有那么一位法国神甫,名叫马赖,他可真是位“探险家”。别人探险是为了找宝藏,他倒好,非法潜入咱们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的外衣,干的却是侵略的活儿。
这马赖神父一到西林,就开始广收门徒,不过他收的可不是什么良民,而是一群无赖匪棍。这些教民在马赖的庇护下,那是横行乡里,抢掠奸淫,无所不为,把当地百姓惹得是怨声载道。
终于,在1855年夏天,西林的乡亲们忍无可忍,把马赖告到了县衙。当时的西林知县黄德明,虽然想管,但碍于公愤,只好派兵把马赖“请”到县署,劝他离境。可这马赖神父也是个倔脾气,没几个月,他又溜回来了。
这回,西林的知县换成了张鸣凤。张知县可不像前任那么客气,他对不法教徒那是严加惩处,处死多人,还限令马赖离境。但马赖还是不理不睬,结果他和25名中国教徒一起被逮捕了。
经过一番审讯,张知县决定给马赖和他的两个助手来个“终极审判”——死刑!这下可把法国政府惹毛了,联军还特地强调:“叶明琛啊,给你十天时间,前两项你得赶紧答应,不然我们就武力进攻了!”叶明琛一听,心里那个火啊,心想:“你们这群蛮夷,还想进我广州城?还想让我赔偿?还想让我派代表谈判?门儿都没有!”
于是,叶明琛硬气地说:“不用给我十天时间,我十秒就能做出决定,概不答应!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叶明琛可不是吃素的!
此时的叶明琛,那简直是“自信满满”到了极点,他瞅着英法联军没啥动静,心里就琢磨:“哼,这些洋鬼子肯定是黔驴技穷了,现在就想求和呢!”他这么一想,还特地上奏了7000多字给咸丰皇帝上了个奏折,那奏折写得,简直就是一部“洋鬼子求和记”。
他说:“皇上啊,您看这英夷,现在是真的没辙了,就想着通商求和呢!”咸丰皇帝一看,心里那个乐啊,心想:“朕的大臣就是厉害,能把洋鬼子治得服服帖帖的!”于是,他下旨给叶明琛,大意就是说:“你小子干得不错,既然洋鬼子想求和,那就跟他们谈谈吧,把进城、赔货、换条约这些事儿都给他们断了,咱们来个一劳永逸!”
可这俩人呢,完全是活在梦里啊!到了12月28号清晨,英法联军那是说干就干,20艘军舰就像一群饿狼,嗖嗖地就抵近了广州城下。接着,那炮弹就像雨点一样,对着两广总督官府就是一顿猛轰。
清军士兵们一看这架势,那吓得是屁滚尿流,逃窜得一空,整个战场那是乱作一团。叶明琛呢,估计这时候还在府里做着“一劳永逸”的美梦呢,结果一睁眼,发现自个儿已经成了瓮中之鳖,那滋味,别提多“酸爽”了!
第二天,广州城就那么“嗖”地一下沦陷了,叶明琛也被俘了,被押到了英国军舰上。你瞧他,淡定得跟没事儿人一样,顶戴花翎、补服纱褂,打扮得跟上朝似的,全套礼服就这么穿上了船。
登上英国船后,随从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大人,要不您投海自尽吧,保个全尸也好。”叶明琛呢,装得跟没看见一样,心里还琢磨着:“哼,我为什么要死?我上了这英国船,那是有原因的。我估摸着英国人肯定得把我送到英国去,我呢,正好见见那英国王。听说那娘们(指英国女王)挺懂道理的,我得跟她当面论论理。打架我打不过你,但说理?你能说得过我吗?我可是两榜进士出身,岭南最有学问的人!我说死你,你信不信?”
可惜啊,叶总督这如意算盘打错了。英国人压根儿没把他拉到伦敦,而是直接给带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找了个小楼儿就把他给关起来了。叶明琛一看,心里那个郁闷啊:“哎,我这见不到英国国王了啊!”
等带去的粮食都吃光了,叶明琛心说:“得了,我也不吃了,我学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结果呢,就这么活活把自己给饿死了。后人呢,就给他送了个外号,叫“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其实最后还是死了)、不降、不走。这外号听起来是贬低他,但你想啊,叶明琛可是南中国最有学问的人之一,堂堂两榜进士出身,他都有这样的想法,可见当时中国跟外面的世界脱节得有多严重,简直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极致了!
广州一失陷,英法联军可没打算自己亲自上阵统治,他们心想:“咱们可是文明人,不玩儿那直接管人的粗活儿。”于是呢,他们就让广州将军来组了个“傀儡政府”,就像是找了个“代理cEo”。
英法联军对广州将军说:“你呢,还继续管你的广州,但是得听我们的指挥,咱们说你往东,你可不能往西。”广州将军心里那个苦啊,但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那这些外国人干啥去了呢?他们可没闲着,而是像一群探险家一样,北上天津去了。他们心里那个美啊,心想:“广州已经搞定,接下来咱们得去天津逛逛,看看这把得搞个大的了。”于是,他们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留下广州的“傀儡政府”在那儿继续“代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