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的话语落下,御书房内回荡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与释然交织的氛围。
元顺帝呆立原地,目光空洞,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灵魂与力气。
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与汝阳王的神情则复杂多变,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也有对权力交替的无奈接受。
众人以为一切尘埃落定时,汝阳王忽地跨前一步,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无忌贤婿,虽大局已定,但元室内部之事尚需料理。我朝退位之后,皇太子与本王之争,又当如何解决?”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的气氛再次紧绷。爱猷识理答腊与汝阳王对视,两人眼中皆是复杂的情绪,既有父子间的温情,也有权力斗争的冷酷。
张无忌闻言,眉头微皱,他未曾料到,元室退位之后,内部还会有如此波折。
“此事关乎元室内部,我本不欲插手。”
张无忌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犹豫,但随即眼神坚定,“然而,为了中原的稳定,为了汉人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我愿做一次仲裁者。
汝阳王、皇太子,你二人皆为元室血脉,应以大局为重,共同商讨出一个既能维系元室血脉,又能避免内部纷争的解决方案。”
汝阳王与爱猷识理答腊相互对视,片刻的沉默后,皇太子率先开口:“本宫愿听叔父与明王之议,只求能保我元室血脉不绝,尊严不失。”
汝阳王闻言,轻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我亦不愿元室因内部纷争而分崩离析。
这样吧,待元室退位北迁后,可由本王暂摄朝政,待时机成熟,再由皇太子继位,如此既可保血脉延续,又可避免即时动荡。”
张无忌闻言,微微颔首,觉得这个方案既兼顾了元室内部的平衡,又考虑到了未来的稳定:“此议甚合我意。但记住,这只是暂时的安排,元室需尽快完成内部的整合,以免再生事端。”
元顺帝在一旁,虽已失去权力,但听到汝阳王与爱猷识理答腊的解决方案,心中稍感宽慰。
他知道自己虽未能保住江山,但至少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丝希望。
“多谢明王成全。”
元顺帝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激与无奈。
张无忌轻轻摆手,目光再次扫过众人:“记住,今日之议,不仅关乎元室,更关乎中原的稳定与汉人百姓的福祉,你们需共同遵守,不得违背。”
御书房内,众人纷纷点头应允,气氛虽仍沉重,但已少了几分剑拔弩张。
张无忌知道,这场权力的交替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心中暗自决定,要密切关注元室北迁后的动向,确保中原的稳定与汉人百姓的安宁。
张无忌宣布会议结束,御书房内的众人纷纷散去。
元顺帝、汝阳王与爱猷识理答腊三人则留在原地,继续商讨着元室退位后的具体事宜。
张无忌则独自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中原大地,心中涌动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
他暗暗发誓,定要带领明军,守护这片土地,让汉人百姓真正迎来一个光明与和平的未来。
张无忌之所以会选择放过元廷皇室而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其中缘由可谓是复杂且深远。
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蒙古部落之间的关系犹如一张密密麻麻、交织纵横的大网,千丝万缕,极为错综复杂。
此时若将元廷皇室斩草除根,那么失去了统一核心的蒙古各部很可能陷入一片混乱与无序之中,但这种混乱并非单纯地自相残杀,而是极有可能引发各方势力重新洗牌,形成新的权力格局。
如果留下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则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棋子,挑起蒙古各部之间的明争暗斗。
这位皇太子向来被视为不学无术之辈,那些身经百战、雄心勃勃的各部落首领又怎会甘心臣服于这样一个无能的亡国太子呢?
如此一来,蒙古内部必然纷争不断,无暇顾及外部威胁,从而为中原地区赢得宝贵的喘息之机和发展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张无忌对自己妻子王月敏的承诺。
王月敏之父乃汝阳王察罕帖木儿,其兄为王保保。
尽管汝阳王府曾与明军多有冲突,但终究血浓于水,亲情难以割舍。
况且,张无忌深知汝阳王一生忠勇,王保保亦是难得的将帅之才,若令他们遭受屈辱甚至丧命,不仅违背了侠义之道,更会令王月敏伤心欲绝。
因此,出于对妻子的深情厚爱以及道义责任,张无忌最终决定手下留情,放元廷皇室一条生路。
御书房内的商议逐渐尘埃落定,张无忌心中对于未来的布局也愈发清晰。
虽然大都已破,元庭被迫迁往上都,但这并不意味着战斗的结束,而是另一场更为复杂且持久的较量之始。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张无忌亲自督军,确保龙武卫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了对大都的接管,同时,他也密切关注着元庭北迁的动向。
汝阳王与爱猷识理答腊一行人在明军的监视下,缓缓离开了这座曾见证元朝辉煌与衰败的古城,踏上了前往上都的漫长征途。
上都,这座位于草原深处的古都,将成为元庭最后的避难所。
元庭已失大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蒙古铁骑的威名犹在,不可不防。
于是,他秘密调遣精兵强将,沿路布下重重防线,既防止元庭逃往更远的地方,也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发生的突袭。
同时,张无忌还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巩固新得的领土,安抚民心。
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使得中原大地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
百姓们对于这位仁德兼备的明王充满了感激与敬仰,明军的声望也因此水涨船高。
张无忌攻占大都城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江湖,天下为之震动。
人们都对这位年轻的英雄赞叹不已,谁能想到,仅凭一人之力就能带领区区五千人马攻破这固若金汤的大都城呢?
然而,对于张无忌来说,这不过只是他传奇人生中的又一次辉煌战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