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史上,对各类行政划分都是有相当严谨的讲究的。
什么名字,代表着什么权利。
例如道,级别上比府高,但权利相对单一,综合来说,话语权并没有府大。
李和的意思是弄一个总督府、镇守府在哪儿,这种东西一听就非常直白:
军事权大于行政。
直白的说就是过去干人的。
谁不听话干谁,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特区,具体包含哪些权利呢?
“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史书上的教化之道,现在并没有这么好用。”
“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让兰芳慢慢增长人口,移民也只能过去少数。”
“未来肯定有不够用的一天。”
“所以,得变。”
汤潇逸说的教化,不是四书五经的“圣人言”。
而是两千多年来的汉地扩张,或者说五千年来华夏扩张用的手段。
作用显着,但速度上并没有这么快,而且过程也不是这么和谐,对资源的利用率不是那么高。
“特区,是在总督的权利上做修改,不掌握军队,掌握屯田兵、警察、民兵等二线武力。”
“职责是根据地区区位优势,以及帝国发展的需求,稳固根基、建设基础设施、开发资源、发展生产。”
“以前总督不单独掌握民政,现在特区也添加行政大权,以便于开展工作。”
“司法、税务,则由帝国政府统一负责,但考虑到现实需要……”
汤潇逸摸着鼻子,皱着眉头,
“可以给予其部分立法权,在不违背帝国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违背帝国百姓意愿的情况下。”
“设立一些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合理法条。”
“但法条的通过需要得到帝国政府的允许。”
李和没想到汤潇逸都想的那么细了,直接跳到立法权上,而且还叠加这么多条件。
他哪里知道,汤潇逸本来想直接放手,毕竟这一条本来就是给未来的特区镇守找补用的。
在对土着人下手的时候,先通过一条法律,混个名头。
但又想到了废青。
所以才想着设置一些条件。
“对了,兰芳的开发也和海军息息相关,那里有优质石油资源,是军队未来燃料的生产基地。”
“也是华夏未来重要的橡胶产地。”
“你回去后再忙一下,根据我们在东南亚的局势,做一套防御方案,以及五年海军发展方案,十年展望。”
“去吧。”
李和一愣,婆罗洲,还有石油?
那确实不能放过,下一代战舰都已经用上了油煤混烧锅炉,舰船启动速度加快了一倍。
还有战斗的时候,锅炉从巡航压力达到最高压力的时间加快了数倍。
“臣明白了陛下,臣这就去做。”
李和一走,汤潇逸就把刘一鸣叫了过来。
到的时候,刘一鸣都是一脸茫然。
最近真的忙坏了,短暂的战争消耗并不大,但来回切换造成的混乱并没有少。
而且又多了块新土地,还需要大规模开发,这个担子也在他身上。
“陛下。”
“坐。”
汤潇逸挥挥手,没和他搞那些繁文缛节。
直接拿出一份计划书:
“这是我拟定的一个婆罗洲开发计划大纲,时间紧迫,你看看还有什么纰漏。”
“首先,婆罗洲的油气资源开发要排在第一位,在文莱成立帝国石油集团,集开采、炼油、运输、储存为一体。”
“其次,成立兰芳橡胶集团,位置你们自己定,大规模扩大婆罗洲的橡胶生产。”
“成立初期可以购买外来树苗,但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育苗体系。”
“第三,建设一个造船厂,不要求能组装制造大型战舰,但要具备小型战舰制造能力、大型战舰维修和维护能力。”
“第四,在婆罗洲修建环岛铁路,方便婆罗洲的开发以及战争时期的军事调动。”
“以上四个产业,直属于帝国政府,由特区镇守代为管理。”
像这种由帝国直接投资、直接组建的大型企业,一般在发展中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一直以来,各国都热衷于搞这个,为什么?
因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真的有用,真的能最快的达成要求。
如果不是一个个这样的企业,红色巨熊根本挺不过去。
四个产业基本奠定了婆罗洲的发展基础,而且有着完整的规划,婆罗洲会发展的很快。
缺点也显而易见,有着大量投资的四大产业会快速吸纳婆罗洲本就不多的资本和人力。
短时间内直接断绝其他产业发展的土壤。
能存留的只有这四大产业及配套设施。
“臣明白了,陛下,不知道该让谁驻防婆罗洲?”
汤潇逸把特区镇守的人选交给了他,他就得知道驻防部队是谁。
最好找两个性格上不会有冲突的人。
因为开发婆罗洲,动用武力是不可避免的。
“刘庆森吧,他在琉球呆了这么久,各个方面都有经验。”
汤潇逸想了想,发现最好用的还是刘庆森。
刘庆森已经迷上了搞工事群。
让他去,就算真的海军全军覆没,他也能在岸上守个一年半载的。
要是面对此时或者未来十年的英吉利陆军,三年五载也不在话下。
就一个字,安全。
“刘将军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一鸣想了想合适去兰芳的人选。
结果想了半天,要么就是能力还不够担不起这个重任,要么就是手里的活也很重要抽不开身。
亦或者,不太可信。
有着石油和橡胶的兰芳可不是内地一个省或者一个州县,战略重要性完全不同。
用上个时代的旧人,万一做的不好,耽误的是整体战略布局。
“陛下,我看您对兰芳的定位是民政为主军队为辅,但兰芳毕竟是新纳国土。”
“西域都是屯田为主,对兰芳也不能过于优厚,不如改成军队为主,由刘将军直接任兰芳镇守。”
“具体民政则单独列出,反正咱们目前的任务是先开发,军事是第一位的,民政上不忙。”
“后期再改,速度能快些,也不用牵扯太多人手。”
汤潇逸眨着眼睛,这样刘庆森的活是不是太杂了?而且权力是不是有点大?
但是看到刘一鸣的衣服才想起来,此时还存在上马管军,下马牧民的思维。
“那就让刘庆森任镇守,但只管军事相关和秩序维护,具体民政则由帝国政府垂直管理。”
“这样也能帮你省一个人,去做方案吧。”
“对了,海军带了战利品回来,你去统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