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朝堂上,嬴安的声音铿锵有力,字字句句都带着不可动摇的决心。
“所以,朕要下达征印令!”嬴安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建立一支新军,即‘征印军’”
群臣闻言,纷纷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支征印军,将不以秦军为主,而是吸纳民间力量。”嬴安继续说道。
“征伐之中,征印军为主力,天英军、蜀军为辅助。朕要用下一个十年,为秦人开辟出更多的生存空间!”嬴安的话语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同时,朕将效仿西周分封之事。无论阶层:皇室、勋贵、士族、豪强、商人,乃至百姓。朕根据其出力多少,大秦在印度占领多少土地,就分出相应数量的土地。”
嬴安顿了顿,“朕将此制命名为镇守制,即建立镇守府之意。镇守府为大秦之藩属。大秦对未来占领的印度土地,并不采用都护制直辖。”
秦皇嬴安的这一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中投入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群臣们眼睛都红了,内心翻江倒海。
他们清楚,秦皇此举可谓一石三鸟,一是为了成就自己千古一帝的伟业,二是为了给秦人开拓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三则是想借征伐印度之事,消耗他们这些臣民的实力。
然而,面对极具诱惑力的镇守府分封制度,他们还是心动了。天高皇帝远,自己若能在印度拥有自己的封地,这该是何等的美事?
嬴安见群臣神色,知晓他们已被说动,便让群臣做好准备,为征印军提供资源,并且用三年的时间,让征印军具备足够征战印度的实力……
群臣心里明白,秦皇这是为了节省国库开支,但他们也只能认了。
散朝后,群臣纷纷离开朝堂,迫不及待地去传播这个消息。
此时,太子嬴启缓缓走来,他面色凝重,眼中带着担忧。
嬴安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感慨万千。他长叹一声,说道:
“启儿,朕已步入中年,锐气不如从前。大秦需要继续开拓,但西边并不好打。若我大秦执意继续西进,迟早会与帕提亚和罗马爆发大战。朕心里着实有些没底啊!
我大秦本土与西方相隔万里,兵力难以快速投放。在这个时代,大秦西征或许还不是时候……”
嬴启听着父皇的话,心中也有些沉重。他思索片刻,说道:“父皇,儿臣明白您的顾虑。但征伐印度之事,还需谨慎谋划,不可大意。”
嬴安点了点头,说道:“启儿所言极是。此次征伐印度,关系重大,朕定会仔细筹划,确保万无一失。”
父子二人站在大殿上,望着外面的天空,心中都在为大秦的未来而担忧……
就在这时,一名白玉奴莲步轻移,款款而来。她发髻高挽,青丝如墨,身着一袭红金相间的曳地长裙,裙摆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摇曳着。
白玉奴来到嬴安面前,微微福身,声音轻柔婉转:“陛下,太后召见。”
嬴安闻言,深吸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知道母后定是收到了朝堂上的消息,被自己那颠覆式的决策震惊到了。无论是分封、镇守制,还是征印军的建立,都太过不同寻常。
“朕知道了。”嬴安淡淡应了一声,便跟随白玉奴前往太后寝宫。
一路上,嬴安心中思绪万千,他在默默想着自己该如何向母后解释自己的决定……
不多时,嬴安便来到了太后寝宫。寝宫内装饰得富丽堂皇,处处透露着尊贵与奢华。
太后李长离端坐在凤榻上,她温柔贤淑,妩媚妖娆,身着一袭华美的宫装,青丝如瀑,半挽成髻,簪花垂链。
“儿臣参见母后。”嬴安走进寝宫,恭敬地行礼。
李长离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满是关切与担忧。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安儿,你今日在朝堂上的决策,可是让母后大吃一惊啊!”
嬴安抬起头,看着母后,目光坚定:“母后,儿臣知道您心中有疑虑。但儿臣此举,都是为了大秦的未来着想。”
李长离摇了摇头,说道:“安儿,你可知分封镇守制有诸多弊端。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内乱……”
嬴安微微一笑,说道:“母后,儿臣自然知晓其中利害。但儿臣已经深思熟虑过了,此次征伐印度,不同于以往。儿臣会在分封镇守制上加以改进,以确保大秦的江山稳固。”
李长离看着眼前的儿子,心中虽有担忧,但更多的是无奈与宠溺。她柔声问道:“安儿,那你打算何时行动呢?”
嬴安抬头望向母后,目光中满是坚定:“母后,儿臣打算准备三年时间。今年先稳定国内局势,明年消灭吉备国,后年统一高原。待一切准备妥当,便可以着手征印之事了。”
李长离听后,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罢了,罢了,一切都随你吧。安儿,你早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决断了……”
嬴安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孩子气般的笑容。他轻轻躺在李长离的大腿上,像个孩子般撒娇道:“母后,儿臣想听您唱童谣。”
李长离看着嬴安这副模样,心中的担忧与烦恼顿时烟消云散。她轻轻抚摸着嬴安的头发,柔声唱了起来: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儿声啊……”
李长离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天籁之音,在寝宫内回荡着。
嬴安听着母后的歌声,心中感到无比的温暖与安宁。他闭上眼睛,沉浸在这美妙的歌声中,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
一曲唱罢,嬴安睁开眼睛,看着母后,眼中满是感激。他坐起身来,握住李长离的手,说道:“母后,谢谢您。有您在身边,儿臣感到无比的幸福。”
李长离看着嬴安,眼中也闪烁着泪光。她轻轻拍了拍嬴安的手,说道:“安儿,母后只希望你能平安快乐,大秦能够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