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平元年十二月十六日,秦皇宫的御书房内,檀香袅袅,熏得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股清雅的香气。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书案上……
嬴安正聚精会神地批阅着奏章。他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提笔疾书。
这时,武备司的官员匆匆走进御书房。他身着官服,脚步略显急促,但脸上却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之色。
“陛下,大喜,大喜啊!”他一进门便高声说道。
嬴安抬起头,目光落在武备司官员的脸上,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何事如此大喜?”嬴安问道。
武备司官员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说道:“陛下,我武备司的工匠们经过多日的研究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甲胄—筒袖铠。”
嬴安闻言,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筒袖铠?快给朕详细说说。”
嬴安坐直身子,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武备司官员说道:“陛下,筒袖铠与以往的甲胄不同,它在设计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它增加了士兵手臂的防护力,使得士兵在战斗中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嬴安听了,眼中的惊喜之色更浓。
“哦?具体是如何增加手臂防护力的?”嬴安追问道。
武备司官员解释道:“陛下,筒袖铠的袖子部分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工艺制作而成,它不仅坚固耐用,而且非常灵活,不会影响士兵的手臂活动。同时,袖子的长度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能够有效地保护士兵的手臂免受敌人的攻击。”
嬴安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筒袖铠的发明,对于我大秦的军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助力。”嬴安说道,“朕命你立刻将筒袖铠投入生产,尽快装备到我大秦的军队中。”
武备司官员连忙应道:“遵旨,陛下。微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望,尽快将筒袖铠装备到军队中去。”
……
深夜,秦皇宫内一片静谧,唯有月光如水,倾泻在殿宇楼阁之间。
在折玉儿的寝宫之中,帷幔低垂,烛光摇曳。嬴安与折玉儿欢好之后,进入了梦乡。
嬴安在梦中,只觉自己身轻如燕,飘飘然来到了长城边陲。这里寒风凛冽,长城蜿蜒起伏,犹如一条巨龙盘踞。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嬴安的眼前。那人身材高大,气宇轩昂,正是已经死去十一年的秦皇嬴复!
嬴安心中一阵激动。他连忙上前几步,跪倒在地。
“父皇!”嬴安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泪水。
嬴复看着嬴安,眼中满是慈爱之色。“安儿,起来吧。”他伸手将嬴安扶起,说道。
嬴安站起身来,看着嬴复,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父皇,您……您还好吗?”嬴安问道。
嬴复笑了笑,说道:“父皇已经死去多年,如今只是一个思念体。但父皇心中仍然牵挂着大秦,牵挂着你啊!”
嬴安听了,心中一阵酸楚。
“父皇,您放心,儿臣一定会继承您的遗志,让大秦更加繁荣昌盛。”嬴安说道。
嬴复点了点头,说道:“安儿,你做得很好。如今大秦已经复兴,彻底称霸东方,这都是你的功劳。但你的使命还没有结束,有一场危机正在等待着大秦。”
“危机?”嬴安心中一凛,问道,“父皇,是什么样的危机?”
嬴复叹了口气,说道:“安儿,这场危机来自于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可怕的存在,正在向大秦的世界袭来。”
嬴安闻言,心中震惊不已。
“可怕的存在?那是什么东西?”嬴安追问道。
嬴复摇了摇头,说道:“父皇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只知道它非常强大,一旦到来,将会给大秦带来灭顶之灾。”
嬴安听了,心中顿时沉甸甸的。
“父皇,那我们该怎么办?”嬴安问道。
嬴复看着嬴安,眼神中满是期许:“安儿,首先你要扶持墨家,让墨家促进大秦的发展。”
嬴安闻言,震惊得瞪大了双眼,不可置信地问道:“扶持墨家学说?父皇,为何要如此?我大秦以儒学为主不就足够了吗?”
嬴复无奈地叹了口气,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安儿,根据我的推算,那个可怕的存在,大概两千年后会到达大秦的世界……”
“两千年?”嬴安喃喃自语,两千年的时间对于他来说,仿佛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让他一时之间难以消化这个信息。
嬴复紧紧凝视着嬴安,语气坚定:“安儿,你必须做好准备,这是大秦的‘千年计划’。”
嬴安咬了咬牙,郑重地点头保证:“父皇,儿臣一定能完成。”
嬴安心中的好奇忍不住涌了上来,“父皇,为何您知道这么多?”
嬴复微微一笑,解释道:“这是因为我对大秦的依念,以及泰阿剑的缘故。”
“泰阿剑?”
嬴复继续说道:“泰阿剑由始皇帝所赠,它穿越了时空的限制,跨越了两百年,来到了我的手上。由此,泰阿剑拥有了神奇的力量……”
嬴安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原来始皇赠剑的传说竟然是真的!
嬴复看着嬴安震惊的模样,笑着说道:
“安儿,你要把三圣像给融了,用三圣像建造成一个巨人的雕像。并把它放置在右扶风。那里有大秦的英灵阁。只要我大秦能存在两千年,两千年的英灵信仰之力融入雕像,就能让大秦有机会战胜那个可怕存在的机会……”
嬴安听完,整个人都懵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天方夜谭了,让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许久,嬴安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明悟,问道:“父皇,我们这是在造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