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
蓝夏的假期结束,继续恢复学校生活。
蓝雯晴那边,预计在港城待到月底才会回来。
蓝夏的方便面工厂,所需要的机器已经交给国内最有名的机器厂设计制造。
从六月到八月的洪灾,如今也已经全部收尾结束。
洪水退去,灾区人民倒塌的房屋需要重建,国家出手补助灾民,拨款下去帮助他们建房,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
而在洪灾中帮助灾区的企业和有突出表现的个人,人民报上一连几期,大篇幅刊登那些灾情感动瞬间、以及优秀企业对灾民的贡献。
其中,蓝雯晴的蓝氏纸品公司上榜。
存在于蓝夏名下的化妆品公司、以及她收购的方便面工厂,也得到了登报表彰。
或许是上面想要推出几个代表人物,树立榜样。
蓝夏这个年纪不大,却有两家公司,还在灾情中倾全力为灾民捐助物资的‘企业家’,被重点关注起来。
周一,学校里。
正在自习室里计划和构思下次新药研究类型的蓝夏,忽然被老师找到,匆匆忙忙的让她去学校会议室里一趟。
蓝夏不明所以,前往的路上,从老师口中得知,电视台来人,想要采访她。
她以为,或许是罗红霉素这种二代药被研究出来,引起了关注?
可到了办公室之后,看着女记者将手中的话筒递到她面前,对她的称呼是“蓝总”两个字。
以及前方录像师肩膀上扛着的大型录像机……
蓝夏才发现今天这场采访,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
接下来,蓝夏配合着记者姐姐进行自我介绍。
然后又按照要求讲了讲当初发生灾情后,捐助各种物资的情况及时,是因为两年前的那场洪灾,她就已经捐助过,所以有了一定经验积累。
对方的女记者来之前,应该是详细的调查过蓝夏的背景。
所以连她母亲蓝雯晴开的蓝氏纸品公司,在灾情中的捐助也顺带着提了提。
最后不止是蓝雯晴,就连蓝夏的‘爸爸’苏国栋,作为江城市的市政领导,也被提及、并且连带着赞扬父辈对子女教育的好。
蓝夏虽然心里清楚,苏国栋的教育……实在不行。
但是面对记者的时候,知道对方想要采访的内容,都是正能量的类型。
因此她看在配合对方工作的份儿,才没有说出一句苏国栋不好的话。
采访的最后,女记者还问。
“小蓝总,听说当时您将自己的方便面工厂内的所有方便面库存,一包不剩的都捐助给灾民。”
“这样不计利益,一心为民的精神,实在伟大!”
在录像机的拍摄下,被人这样夸奖,蓝夏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
她虽然确实是在帮助灾民的事情上做了贡献,但同时,她也是在‘清库存’。
在记者特意教的话术下,蓝夏面对镜头,正色说道——
“我们做生意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应该的。”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蓝夏自己都觉得自己简直浑身浩然正气!
采访终于结束,蓝夏被要求端起的‘企业家’架子,终于可以放下。
她‘呼——’的松了口气。
对面的记者姐姐朝她赞许的竖起大拇指。
“蓝小姐,今天的采访效果很不错,下次……”
“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你们可以去采访我妈妈。”
接受采访这种事儿,有时候同一句话需要录好几遍,还要注意语气、声音速度、表情反应。
蓝夏不是专业的演员,又不擅长对接这些事情,所以她觉得接受采访,简直比她在实验室忙一天还累!
类似的事情,她可不想再来一回了——
女记者听到她的要求,明白她对接受采访的不适应。
不过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多来几次就会习惯了。
至于采访这位蓝小姐的母亲……
也是要的!
‘上面’的意思是,将这对母女推成优秀企业家标杆。
下一期就是采访她的母亲蓝雯晴。
所以女记者点头回答。
“蓝小姐放心,我们会去采访您母亲的。”
蓝夏以为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摆脱这类事情。
可殊不知,以后她要接受采访的点,还多着呢~
…
三天后,蓝夏在学校中接受采访的内容,在电视的每日新闻上播放。
‘蓝夏’这个年轻又爱国的企业家,在国内瞬间出名。
蓝雯晴远在港城,还不知道这件事。
但苏国栋在江城,而且还是机关单位的领导,一时间,他所属单位里,不少同事都在羡慕他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女儿。
采访的内容苏国栋也看了,不得不说,在他的女儿蓝夏说出那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时,他也跟着自豪。
他们苏家有这样品行高洁,又能力出众的孩子,说是‘祖坟冒青烟’也不为过!
苏国栋难以想象,四年多前,他那个从乡下找回,身体干瘦、营养不良的亲生女儿,会成长的如此优秀。
苏国栋一边在心底里感叹他们苏家优秀的基因传承,又觉得他对这个女儿,实在是太亏欠了!
…
江城这边,苏明浩也看到了姐姐上电视的采访。
最近几天,苏明浩在单位里经常能看到身边同事们向他投来羡慕的眼神,和他说起话来,言语之间也都是恭维的语气。
他的领导甚至还找他谈话,话里话外都透着要好好栽培他的意思。
苏明浩忽然就明白了何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他姐姐出名了,他也能跟着被重视起来,得到一定好处。
…
部队里,苏明华自然也是看到了妹妹被采访的内容。
苏明华作为军官,为国家奉贤。
他的家人也如此爱国,不计得失的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觉悟,使得苏明华也被上级更加重视。
重视是一方面,这段时间,苏明华部队里的好几个领导都在向他询问,他妹妹有没有对象、有没有结婚?
顺便还介绍了几句他们各自家里的儿子仪表堂堂、年龄相当。
一时间,他的妹妹简直成了香饽饽,不少领导都想为家里的儿子说亲。
苏明华有粗略算过,那些领导家的儿子们,在海陆空三军中都有。
而且一个个都是非常优秀的青年。
眼看着‘一大把’好妹夫人选在眼前,从来不爱管这种闲事的苏明华,甚至都想要做媒了~
不过具体怎样,还要看妹妹的想法。
于是苏明华为此事特地休假出去,准备找妹妹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