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蛮荒之地,有一个名为不奴的部落。
这个新生部落的先民们曾经被匈奴追杀,他们居无定所,长途跋涉,从葱岭以西,一直逃到阿兰草原,他们曾经无比艰苦,经历很多生死的别离。
然而,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未来的渴望。部落的首领们是一群智慧与勇气兼具的人。他们日复一日的战斗和劳作,从逃亡的大车时期,女官们就教育后代,历史,文字和算数。
起初,部落只有几千人,人们生活在简陋的大车中,每日为生存拼上性命。
直到来到里海边,在山海之间居住下来,族人们响应匠师们的号召,男女老少齐上阵,开荒,烧窑,冶铁,造船,耕种,圈养牛羊,用砖块和木头搭建房屋和城墙。
经过十年的辛勤劳作和战斗,整个部族已然拥有百万人口。拥有山海,江海,源启,希望,不屈,四河,伊犁,落日,黑海,原本属于罗马的拜占庭和恰拉卡莱,原本属于贵霜的撒马尔罕(原马拉坎达城),卡尔金,泰尔梅兹,喀布尔,库什克,非洲西部的前进城,南美洲的新世界城,中美洲的两洋城,以及大汉朱崖郡的南海城,共二十座城池,地跨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
在部族的引领下,不奴族的教育体系一直在不断完善。他们教育部族中的青年和孩童,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传授历史,知识,科学思想,工业,战斗和农业知识,甚至从幼年就进入工坊学习。这些孩童被称作“白马少年”,寓意着他们如同白马般纯洁、勇敢,承载着部落的希望。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不奴族的人口增长到了百万之众。曾经的荒野之上,如今矗立着一座座繁荣的城市,田地里稻谷金黄,牲畜成群。
而那些白马少年,也已成长为部落的中坚力量。他们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不仅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工具,还能解读星辰,解读历史。他们用知识指导族人更好地耕种、狩猎,锻造和研究,记录整个文明的事物和历史。白马少年们穿梭于各个城市和村落之间,传播知识,成为文明的行者。
他们如同这个民族扬起的风帆,推动着不奴族这艘巨轮滚滚向前。在他们的努力下,部落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奴族的崛起,证明了知识的力量,也展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到公元一一七年,不奴族拥有经过至少六年教育的少年,共四万五千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放大。
最可怕的是,不奴族从一一四年开始,每年在各个行业里会挑选出五百白马少年,进入不奴族科学院。
到一一七年,共有两千人的研究团队,专门从事农业育种,工业冶炼,工业锻造,发动机,军事,政治和经济等七个方面的研究。
白马少年们是骄傲的,他们能看到一个部族每一段时间就会改变,就会出现很多以前不曾见过的东西,而这些都是他们的学长们设计和制造的,所以他们承载天命。
东汉王朝的车轮已滚滚前行至安帝刘祜在位时期。这一年,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的太学里,学子们的心境复杂而微妙,犹如春日里洛阳城外的洛水,波澜起伏,既有奔腾向前的激荡,也有深流不露的静谧。
作为东汉最高学府,太学承载着无数学子的荣耀与梦想。踏入太学的那一刻,他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在太学的讲堂上,儒学经典被反复研读,从《诗经》的浪漫吟唱到《礼记》的严谨规范,从《易经》的深奥哲理到《春秋》的史海钩沉,每一部经典都像是一座宝藏,等待着学子们去挖掘。他们相信,通过这些经典的学习,能够开启智慧之门,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然而,现实并非如理想般美好。东汉王朝自光武中兴后,虽有明章之治的辉煌,但如今已逐渐显露出颓势。天灾不断,蛮族反叛,宦官干政、外戚专权的阴影悄然笼罩,朝堂之上,正直之士屡遭排挤,而阿谀奉承之人却能平步青云。太学学子们对此心知肚明,他们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迷茫与焦虑。他们担忧,即使自己学富五车,也难以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但太学的学子们并非全是消极的。他们深知,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无论世道如何变迁,学问都不会被磨灭。在太学的图书馆里,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典籍,从诸子百家到天文地理,从医学算术到兵法谋略,他们试图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他们相信,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太学的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讨论和辩论。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切磋,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他们讨论着国家的兴衰之道,探讨着社会的改革之策,他们渴望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尽管他们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们依然怀揣着希望,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学子们的心境是复杂的。他们既有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十一月,伊犁城的匠师和第一批白马少年抵达洛阳,他们在洛阳的开阳门外搭建帐篷开始营建新的学校。
这地方选的也极为有趣,就距离大汉的太学不到五百米。
一群少年在寒冷的荒草地里,在大汉开阳门的大道边竖立了一块大大的牌子,“理学园”。
负责对接的洛阳将作,乘坐马车刚刚抵达,他看到这块牌子倒是有些诧异,他问正在敲击木牌的少年,“不是新拜火教庙吗?”
少年们笑着说:“华先生说,此为理学,天有理,地有理,人有理,万物皆有理,故称为理学!而育人,如同为大汉育养有益的蔬果和粮食,故为园。”
将作停了,倒觉得有些意思,他说道:“这名字有些意思,但吾还要报给朝廷批复。”
然后,又说道:“可有营造图本?吾等需看看是否符合规制!”
少年叫来自己的大匠师,大匠师笑着说,“还需等等,吾等也还没有收到,请见谅!”
将作点头,提醒道:“营造之前,需要提交司空审定,不可先破土。”
大匠师点头道:“知晓了”。
就在此时,马蹄声响起,一名不奴族商人骑马而来,他取下一个长木桶,交到大匠师手里,说道:“八百里加急,华先生的设计图本。”
大匠师取过,打开长木桶顶盖,取出一卷图纸,领着洛阳将作去到一张木桌前,徐徐展开。。。
洛阳将作,眼前一亮,这设计稿一式三份,每份分为七小份,一份是铅笔想定画稿,一份是总工程详细尺寸图,另外有五份是各个建筑的详细尺寸图。
单单只看铅笔画本,就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东西,居然惟妙惟肖,如同真实呈现在眼前一般。
不奴族的画师里有一些希腊和罗马的画匠,他们带来了西方雕刻艺术的画稿方式,有三维透视效果。
在辅助以标尺和铅笔,这画的简直就不是营造图本,这简直就是一幅极好的艺术品。
再仔细看,每个汉字都认识,可意思却不太明白。
学堂,操练场,食堂都能理解!
实验室是什么?
宿舍楼是什么?等等这楼居然要起五层?十五米什么意思?呃。。。有换算,大汉的64.38尺?居然如此高?!
为什么有一大片菜园子?
百亩之地,却无围墙?
不怕贼吗?
再仔细看,这些建筑都是极为高大,最少也是三层,最高居然是五层,这要耗费多少钱粮?
再说,64.38尺这样的楼,不奴族真能造出来?这要用多少栋梁之材?
大匠师将图纸看过,然后先交由洛阳将作,说道:“还请司空大人审定。”
将作点点头,仔细的将设计图本收好,再装进长木桶中,这才和众人道别,坐马车回到洛阳城内。
这一天,洛阳将作府里,甚是热闹。大量的洛阳匠师全都赶来一睹不奴族的设计稿。
大司空虞诩,端坐榻上,轻轻展开画卷,一张张看过,良久无语,最后只说了一句:“好吗,这画的真是极好!就是这营造,怕是极难啊!”
将作问道:“是否允许其营造?”
大司空,手指轻弹,说道:“这个宿舍楼,降到六十尺,必须低于皇宫,其他的让他们建造吧!”
将作点头称诺。
临出门前,大司空说道:“你去看一看,他们究竟如何建造,我倒是对六十尺的建筑颇为好奇!”
他揉了揉眉心,又说道:“这建筑怕是要造几年了,袁华倒是好气魄!”
将作也道:“伐木和运送都怕要一年,洛阳周边已经无如此多栋梁之材了。挑选巨木,伐倒,冬天从山林里制作滑道而出,用水路运来洛阳,都极其耗费人力和工时。”
大司空却说,“这倒是好事,洛阳的工匠们倒是能多些事做,这些年朝廷无钱粮,营造极少,他们过的也不好。”
将作拱手道:“司空善也!”
司空却挥手道,“去吧!”
将作告退。
大司空再次看向营造图本,他觉得这倒是新奇之物,大汉可以学习一下。
倒是不知道,那个什么理学园有没有营造这一科?若是有,他要送些家族青年去学习绘制这样的图本。
再次看过图本,他觉得越看越爱,爱不释手啊!
要不,裱起来?
让那些绘图本的匠人们都来看一看,看看人家是怎么作图的!
他再次想了想,还是拿出两张主图,前去皇宫,请太后和皇帝过目,这新奇东西也要给他们看看。
此时,太学生也已经围在理学园外,看着那块木牌议论纷纷。
“这不是新拜火教的庙宇吗?为何叫理学园”,有太学生问园区里正在搭建帐篷的白马少年,都是年轻人好打交道。
白马少年骄傲的说道:“讲万物之道理,所以叫做理学园。”
一位博士也听到了,冷笑道:“好大的口气,新拜火教如何能讲天下之道理?”
白马少年不服气,说道:“为何不能讲?”
博士说:“此天下的道理尽在我儒学,安邦治国皆在其中!”
少年笑道:“你的天下和我们的万物不一样。”
这下周边人,无论路人,太学生还是诸位博士都来了兴趣,问少年,“万物和天下有何区别?”
少年手指太阳说道:“在天之下,而我们的学问连天之上也管!飞鸟鱼虫,钢铁巨物,宇宙星辰,皆在万物之中!”
众人皆惊,博士们倒是觉得这学问太过庞杂,说道:“杂而不精,有何用处?”
少年说道:“用来养育生民,用来行于沧海,用来飞翔天空,用来与神明同行!”
博士们哈哈大笑,说道:“夸夸其谈,夸夸其谈!”
白马少年们也不想多说,他们对外面的人群高声喊道:“先生说了,帐篷搭好,理学园就可以招收学生,有愿意的可来报名!”
他们拿出一叠纸张,送于众人,上面每个字都工工整整,一模一样,居然是雕版印刷的?
一太学生念到:“工学,农学,物理,化学,机械,航海,医药”
这一天,公元一一七年十一月八日,洛阳理学园打开山门,授课七门。
这一天,袁华带着妹妹和三位道长启程回大汉。
这一天,崔力和刘玉为山海城的连接海港的铁轨剪彩。
这一天,老阿拉什拍了拍乞力的肩膀,说道:“做好大统领,你可以的!”
乞力问他,“老货,你要去哪里?”
老阿拉什说道:“老汉今年四十有六,还没看过袁华说的世界,准备带妻女去美洲耍一耍。”
他听说,南美洲有一片无比广阔的草原,想要去看一看。
这一天,古塔看着手里最后出来的枪,无语了,这他娘是枪吗?
他说道:“明明之前的图纸不是这样的,怎么整出个这东西?”
可刘进扛着枪说道:“这才给劲!之前那破玩意,上个子弹要死人的节奏,出去一个没有准头的小铅子,顶个屁用?”
这一天,不奴启玉在落日城上,看到在外面呼啸而过的鲜卑骑兵,对身边亲卫说道:“这些人敢不守规矩,就剁了喂狗!”
这一天,青羊看到新希望城出产的第一台蒸汽涡轮机,眼里有着光芒。
这一天,盖尤斯带着八十条海船抵达两洋城,六千四百大汉新的移民,登陆美洲。
这一天,尔青在南海城开工建造第一条大型剪式风帆船,长宽比七比一,排水量高达一千六百吨,四根巨大的桅杆高达三十米,光风帆面积就达到两千平米,命名为“南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