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伊茗、李璟与姬嬉、常恺、少玥联手打败乌梢、黑眉、翠青、竹叶、白眉后,由于复卦的提示,心中敞亮,毫无负担地直奔震宫而去。
她们走进淄水流域后,通过“望气术”发现貔貅、青龙云团盘踞在鹤宫上空而不在峱山上空,感到奇怪。
于是,五女决定算一卦看看。
按照之前的办法,公推与“休”息息相关的姬嬉代表她们卜算。姬嬉也不客气,当即卜算起来。最后,她得到了地水师。
师卦卦辞曰:“贞,丈人吉,无咎。”
师卦象征军队,意思是说:“坚持下去,老人是吉利的,无所怪罪。”
五女见到卦象,顿时心知肚明,不禁感慨道:“原来如此啊!”
此话什么意思哪?这根据卦的结构可以看出端倪。她们因复卦而来,目前的师卦只是主卦坎代替复卦的主卦震所得。
可是,这一改变有什么意思哪?
其一,北方坎替换东方震,表示五女心目中的人离开东方震宫在向北方坎宫移动,并且到了淄水,具体体现在复卦一阳进展到师卦二阳位置啦!
其中,师卦九二爻辞曰:“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意思是说:“部队在驻扎中吉利,无所怪罪;国王三次下达命令。”
其二,“师”指用兵和军队,表示五女心目中的人不仅在淄水流域跟人交战,而且还是一场大战。
由于她们的心上人目前占据师卦二阳位置,这就表明她们心目中“国王”正在淄水流域驻扎,并且三次下达命令。
换句话说,“国王”催她们归队征战。
其三,李璟、伊茗、常恺、少玥分别从复卦六三、六四、六五、上六爻位过渡到师卦对应的爻位,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但她们推举的首领姬嬉却从复卦六二爻位进展到师卦初六爻位啦!
师卦初六爻辞曰:“师出以律,否臧凶。”
意思是说:“军队出发作战必须以严格的律令约束,否则必有凶险。”
具体来说,姬嬉、李璟、伊茗、常恺、少玥这支军队既然遵循复卦、师卦的排位顺序,李璟、伊茗、常恺、少玥必须要按照“师出以律”的要求追随“首领”姬嬉行动啦!
至于“首领”的行动方向在卦象上也有明确的体现,因为姬嬉爻位的改变本质上是从震雷的六二爻过渡到了坎水的初六爻,代表她们应该从震位目标改为坎位方向啊!
鉴于上述认识,伊茗、李璟、常恺、少玥在“首领”姬嬉带领下,当即沿淄水直奔鹤宫。
同时,姬嬉、常恺、少玥根据对“休复”“敦复”“迷复”的理解,尽量把自己打扮成红色。
不仅如此,姬嬉这样做还因为“师出以律”的示范作用,常恺、少玥则因为师卦六五爻辞“田有禽”以及师卦上六爻辞“大君有命”暗含少女面对情郎的喜悦情怀啊!
伊茗、李璟、姬嬉、常恺、少玥一路急行,于戊午日甲午时到达了鹤宫巽位的钓鱼台。
她们来到鹤宫巽位也有讲究,因为除了姬嬉在师卦中初六爻位与坎一宫本位一致外,只有伊茗的六四爻位能对上巽四宫本位啦!
师卦六四爻辞曰:“师左次,无咎。”
意思是说:“率军退守,不会有什么灾祸。”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象传》说:“率军退守,不会有什么灾祸”,说明没违背用兵常规。
说来奇怪,常恺、伊茗、李璟、姬嬉、少玥这时的心灵明显感应到貔貅、青龙就藏身在附近,于是做出应战准备,分别呈后队、中队、前队相呼应地层次模式前进。为了交代清楚,先看一下奇门遁甲情况。
前面说过,戊午日甲午时对应奇门遁甲阳遁九局,甲辰壬、天辅壬、休门、螣蛇落在巽四宫。
也就是说,巽四宫送走了甲戌己所代表的五天“狗”日,正值甲辰壬为主的五天“龙”日期间,干脆用李贺《绿章封事》中诗句“鸿龙玉狗开天门”来体现这种情况吧!
壬胎在午,墓在辰,绝在巳,辰、巳落巽宫;天辅居巽宫伏吟;休门旺于冬季,居巽宫入墓。
《烟波钓叟赋》曰:“五不遇时龙不精,号为日月损光明,时干来克日干上,甲日须知时忌庚。”
此时,时干甲(木)克日干戊(土),故主客不合,极凶之时,纵得奇门皆不宜用。
壬加壬为罗网自缠,或称为蛇入地网,壬为监牢,外人缠绕,内事索索,凡事破败。吉门吉星,则庶免蹉跎。
天辅星值午时,僧道拿物,女人着红衣过为应。六十日有人送异物,进四方金银,一年内得寡妇财产大发。
休门加壬:小人词讼,牵连不止。
《玄机赋》曰:“蛇合休,多雨阴,丙日晴明雷电生。老将行兵干有伏,逢奇可进得秦人。主军训练方能胜,客将逢灾捕不擒。”
螣蛇会休门,主天多阴雨,至丙日辰日方天晴。丙日有雷电,行兵须老将。用兵埋伏在西北方,有奇可进。得一近视眼,是陕西人,有不能可用。主将宜练士卒,出则敌胜。客将渡水有难,若天英在宫下可击。捕捉只宜谨防,不宜捉获。
再看一下壬加壬导出的“蛇入地网”与卦象的关系,因为壬为阳水,所以壬加壬对应坎卦。
卦辞曰:“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坎卦》象征重重艰险,意思是说:“像水奔流一样,胸怀坚定的信念,执着专一,内心才能不畏艰险而获得亨通,这种奔流不止、坚强刚毅的行为必然被人们所崇尚。”
话说天熊、木狼被后妮、武珙打伤后,土狼急忙从原山招来“原山双狈”原狈、山狈这对道友帮忙报仇。
原山起伏于莱芜市、淄博市和章丘县境,曾名“饴山”、“马耳山”,因主峰(海拔798米)有禹王殿,俗称“禹王山”,是大汶河、淄河、孝妇河的发源地。
原山东北部地层切割强烈,沟谷幽深。主峰东侧是断层陷落而成悬崖峭壁,山势奇伟,素有“禹山积雪”之称。原山还有白石洞等名胜。
狈乃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因其前腿很短,只能趴在两只狼的身上活动,不能单独行动。
原狈、山狈之所以获得“原山双狈”的称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像狈一样胳膊很短的缘故。
原狈、山狈为了弥补胳膊短的缺陷,每人都善用双挝,因此也有“原山四挝”的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