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北风呼啸肆八荒,辰时的天明明朗朗,空气中带着潮湿刺骨的冷意。
连绵起伏的阴山北麓,青山之巅龙柏森森,碑石林立肃穆中更增添一抹威严。
巨大墓群中,一座座高大的汉白玉碑高高耸立,陵墓四周用块块的巨石砌垒,屹立于山巅之上。
碑林的正中央,一座高达十八丈的白玉碑,迎着北方的冷风巍然屹立。
它像一柄绝世战剑,矗立山巅,直插云霄。
石刻的碑文中,密密麻麻的记载着一个个名字,也祭奠着,一位位战死将士的出身与功绩。
这是青山之巅,是动用了数以百万徭役,和大军三月之间,凿空了山腹。
亦是夏军战忠烈的将士陵园,安息着十万名战士的忠骨。
很显然,李信这名人主,从来不会忘记,为他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兄弟。
鲜卑人战死了,李信还能大方的,施以仁慈,给他们弄个万人坑,做个记号。
那夏军将士,这群真真正正的自己人,真真正正为自己牺牲的兄弟,待遇自然要翻千万倍。
是的,夏军将士,特别是战场上,牺牲的将士,其身后的待遇,确实是千倍万倍,乃至千万倍...
碑石林立间,八万名夏军将,士身披白色缟素,静立默哀。
他们面色沉痛,矗立在高大的汉白石碑前,静默无言。
正前方,李信罕见的卸下了一身戎装,换上了素净白袍,静静的立在那里。
他抚摸着墓碑上的石刻,指尖划过一个个名字,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名字...
感受着手掌中,冰冷刺骨的寒,他眸光充满了沉重与哀伤。
李信抬首而望,北风凛然,松柏屹立,冬雪消融。
大地山川上孕育着新的生机,泥土下掩埋着的生气,在蠢蠢而欲动,欲破土而出。
然在那一座座墓碑下,却是一名名英勇的夏军将士,在此长眠。
他们战场上,奋勇杀敌,流血牺牲,是夏军中,最英勇的一批人...
也是北方,真正的长城,是李信和夏军将士的脊梁所在...
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尸骨,撑起了北方的安宁,撑起了李信堂堂正正做人的机会。
相对于复苏的万物,他们是真的倒下了,永远没了苏醒的机会。
逝去的是岁月与历史,献出的却是烈士们,自己宝贵的年华与生命。
没有这些英勇的将士,在疆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便没有李信今日的立身之地。
没有将士们,在战场上的奋勇与牺牲,便没有今日的南北和平...
在这场与南方大汉,与北方鲜卑的大战中,打的很惨烈也很悲壮。
夏军前前后后,战死了近十万人,牺牲了七八名高层将领,和三百名中层武官。
其中更有逢纪、郭图、郭藴、周仓、杨开、王修等夏军中的心腹文武,相继牺牲。
虽然夏军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其中境况,不可谓不惨烈,不可谓不悲壮。
“青山埋忠骨,热血洒北疆!”李信扶碑北望,眸光掠影。
往事如同过眼云烟稍纵即逝,此刻却又历历在目。
时光荏苒,沧桑与沉痛,遮盖不了他心中的悼念。
李信轻抚着郭藴的名字,喃喃自语:“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尔等虽死犹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铭刻在这世间的山河上...”
身后臧霸太史慈等人闻言,眸光微红一时间有些泪目,大帅待将士们很好,很好,真的很好。
寻常士兵战死,能有个安身地就不错了,而郭藴郭图他们,九泉之下有知,应该会瞑目吧。
收殓将士尸骨,给予安葬,不是李信首创,但他却做到了,古往今来的极致。
在西周时就规定:凡行军,吏士有死亡者,给其丧具,使归邑墓,此坚军全国之道也。
然这个时代,人是要分三六九等的,普通人死了,最多起个土包,叫做坟。
军中吏士死了,会有指定的埋葬地点,叫做邑墓。
公侯王子死了,会起大封堆,叫做封冢...
而最高规格的,也是只有天子皇帝的地寝,才有资格叫做陵...
从这一系列的称谓中,就可以看出,时代的等级,以及阶级的森严。
在阶级制度的压迫之下,不同地位人,死后的待遇,也不同。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皇权社会的森严荣耀,就算死了也要承受等级压迫。
有道事死如事生,墓葬规格严格对应墓主人,生前的社会地位...
周礼记载:天子坟高九仞,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尺寸差异有严格规定...
秦汉以后,厚葬之风盛行,连等级都变得十分分明,不同的阶级,对应不同的社会地位...
人们普遍相信人死为鬼,逝者有知,可福祸生者...
也就是说,人哪怕死了,但依然能够荫蔽生者,影响生者...
若不然,哪里来的风水学说,哪里来的鬼神学说...
风水学鬼神学,能流传成千上万年,必然有着它内在的东西...
这种东西,确确实实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只是底层百姓,接触不到罢了...
因为有些东西,只有上层人才有资格接触,才有资格使用...
普通百姓若敢乱用,那就是僭越、是异端、需要施以火刑...
汉律曰: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
不止秦汉,历朝历代,皆事死如事生,对于死后的尊卑也特别重视...
坟墓碑文等规格,亦有严格规定:公侯一百方步二十尺虬首龟趺、一品九十方步十八尺螭首龟趺、二品八十方步十六尺麒麟首龟趺...
三品七十方步十四尺为禄首龟趺,四品六十方步十二尺圆首方趺、五品五十方步九尺圆首方碣、庶人二十方步不许立碑碣...
至于墓穴规格,底层百姓,一般都是弄个草席,或者缠个裹尸布,直接入坑,了不起弄个小土堆...
而有条件的富民则按照活人宅院设计的,有主室后室,两间耳室,死后也能享受...
贵族则庞大的多,地宫的墓室分为前中后三部分,门口吊着千斤闸,墓内有寝殿,和各种冥器陪葬品...
天子的规格,则更加高级,天子死不叫死,而叫崩,意为山崩地裂。
最下层的平民百姓死了,才直言死了,翘辫子嗝屁了...
天子墓,不叫墓,而叫陵,陵园中有寝,陵外立庙。
葬品中有童男童女,青壮力士,牛马牲畜,金银玉器等,动辄数以十万件...
这些都能说明了,什么叫事死如事生,什么叫生前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死后依然如此...
什么人人平等,什么生死面前,众生平等,都特娘的糊弄鬼呢,糊弄底层百姓的...
普通百姓不但生前被压榨剥削,死后也一样也要被统治者,在等级规格,压在最底下...
甚至直接砍头殉葬,死后也要被主子奴役,被权贵支配...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那些个达官显贵,嘴上说着什么人生道理,要求百姓薄葬贱葬,弄个席子草草了事...
但转过头来,把自己祖宗的墓地,修饰的高高在上,威严大气,极具规格...
为什么这些达官显贵,自己相信那一套,施行那一套,转过头来,却要求百姓摈弃那一套...
底层的百姓,有想过为什么吗?他们被洗的干瘪的脑壳里,除了皇帝还有什么?
恐怕他们到死都不会明白,哪怕死了,也会被分成三六九等,被天皇老子奴役吧...
这就是赤裸裸的规则,是封建社会的禁锢,皇权社会的黑暗。
是极为残酷的,是世世代代,哪怕死了,也不得安生的时代...
而李信做的不多,他只是给予士兵们,给予了阵亡将士,应有的待遇。
对于北方的敌人,对于那群曾经敌对的胡人,李信尚且能够给他们立坟树碑,更何况是为自己流血牺牲的将士...
李信对于敌人能够施舍仁慈,对胡人报以一屠泯恩仇。
对于支持自己,为自己奋战到士兵,也不会有丝毫亏待...
他能尽自己所能,把士兵当人一样看待,尽最大的努力,给他们配备最好的刀甲。
他会在军中设立讲武堂,教基层士兵们识文断字,给他们传授一些,战阵知识和歪理邪说。
他给士兵们,配备了专属医疗团队,给他们弄了个军功俸禄...
他让士兵们战死之后,能享受帝王的规格,乃至天子陵葬般的待遇而已...
生前李信给不了他们帝王般的待遇,但身后的帝葬,死后的陵园规格,却还是能够做到的...
古往今来,帝王者几何?享受帝王待遇者,几何?哪怕是身后的葬礼待遇,又有几何?
李信做的这些,已经足够了,哪怕这个时代的将领,能做到其中任何一点,士兵们便会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杀敌。
夏军战力到底强不强,看看眼前这片,一望无际的青山陵园便知。
因为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们,真的享受到了只有帝王才能享受,才有资格享受的陵寝待遇...
也就是说,将士们在阳间做不得天子,但死后却能住那阴间龙庭,做那阴世的天子。
也有机会在龙庭中,与那群高高在上的皇帝,一论长短,比个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