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八六年,南北战争结束,李夏与刘汉约为父子之国,正式休养生息。
同年李夏裁军八十万,完善九大督军府,每府仅保留三万六千名职业战士,九万府兵,和二十四万后勤常备军。
同时又在军事制度上,正式确立征北、征南、征西、征东、征北、西州、中州、北州、辽州等将军府的权柄与职责。
又令太史慈、臧霸、徐晃、韩忠、张辽、张辽、高顺、魏越、王雄、阎志、等军团统帅,总领各州军政,引兵经略四方。
又命石勒、刘豹、多隆、罗睺、日律、粟栗、步度根、拓跋荣、慕容度、慕容虎等诸族将领,在就近辖区,向外开疆拓土...
毕竟这些游牧民族出身的将领,天生便有,侵略四方,开疆扩土的风俗...
如今有李信这名天可汗指路,再加上夏军的府军制度,和阴山兵工厂,太岳精工厂的精工和器械加持...
这些配备了骑兵三宝,刀枪甲胄,和强弓劲弩的草原骑兵,打穿西域,横扫亚欧非,只是时间问题...
在梳理完军事战略之后,大夏境内也逐渐解除战时状态,全面进入休养生息阶段。
贾诩这名首辅大臣,也开启了属于,内阁治世的时代...
从疆域的拓展统计,中原的统治与稳定,官员的登记与造册,州郡百姓人口的普查,贫下之农的迁移安置。
开荒法令的完善,各地州府工厂的建设,一座座学院的和竹书馆的建立...
第一届科举取士的督理,甚至南北交融的策略,等等太多了。
这些政策中,随便拿出一项来,都能让李信头大,更何况还是九项新政的同时实施与办理...
能完成这些东西的,非辅国大能,非丞相之才,不能为也。
就算是胸有韬略的贾诩,在施政督理的过程中,也不免有些吃力,甚至是勉强及格,在磕磕绊绊中摸索前进。
好在李信有自知之明,也没有让贾诩,一下子直接完成...
而是效仿三月一小步,五月一踏步的治国方略,将这些行政上的东西,分成十二个阶段来完成。
每个阶段完成特定指标,一点点的循序渐进,倒也让贾诩等一众文官身上的担子,更加紧凑和有序。
各级文官集团在努力梳理秩序,完善大夏法度,迁徙安置贫民流民,开荒授田的同时,武将集团也没有闲着。
首先是李信麾下各个将军府,分批次的在军队中裁撤役卒,同时筛选精锐士卒整顿武备。
而后开往各新设的军事分区,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他们,开疆拓土生涯。
大夏十八州,李信分封了五位王号,九位国公,和三十多名万户侯...
同时又允诺天下太平之后,支持他们在域外开宗立国,裂土封疆,称王称霸。
在这种赤裸裸的利益刺激下,各州将军的积极,与热血性,简直不要太狂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万户侯现在已经不能满足,大夏武将集团,和中高层将士的志愿了...
经过李信一番肺腑直言的激励,他们的野心悄然展露,裂土封疆开府建国,不再是梦想。
因为是他们能明显的感受出,李信这名人主,与以往那些帝王,与秦汉天子的不同之处。
对于权力、钱财、美人、乃至地盘疆土,李信更是毫不吝啬,说放就放,说给就给。
虽然目前达到裂土封疆的人不多,只有五王九公有资格。
但真真正正的权力,和地盘上的军政统辖权,却是毫不吝啬的,下放到了他们手中。
李信不但给了将领们,领地的军政统治权,还给了他们自由对外,开拓征伐的权力。
东王太史慈,领征北将军府麾下士兵,在幽州东北部,开拓东胡新领地。
辅国公臧霸,领征西将军府及麾下士兵,在河东地界,侵蚀雍州及关中地区。
卫国公徐晃,领征南将军府,以黄河南部的东郡为根基,稳打稳扎,一步步蚕食兖州。
韩国公韩忠,领征东将军府,在青州地区一步步向胶东推进,窥伺徐扬地区。
燕云侯张辽,领征辽将军府,在王充这名大才的辅助下,率领麾下将士勇猛精进...
不断在辽三韩三江,以白山黑水间,攻池掠地,希望早日抵达倭海....
西王步度根,领西州将军府,以西部族中为先锋,夏军武备为基础,不断的向西域地区推进。
复王慕容度,领中州将军府,率领本部族众,配合王魁头粟栗等部,遏制打击轲比能,一点点压缩其生存空间。
北部诸位罗睺阙举等鲜卑大人,领北州将军府,不断派遣族中勇士,越过北海,顺着勒拿河,不断向极北之地探索...
并铭文立碑,要早日抵达传说中的北极州,而后再得一封王开国点名额。
因为李信的许诺是实实在在的,也是有着任务,和达成标准的,是真正能够看到的...
国公国王,方伯万户侯,都有立功和封赏标准,拓展了多少疆土,新增了多少人口,都可以登记造册,换做功勋...
可以说,大夏虽然解除了战时体制,各地州府和附属军区,并没有因此而懈怠。
相反他们此刻正野心勃勃,不断向周边用兵,不断向外开拓,不断膨胀壮大...
特别是西王的步度根,北王的拓跋荣,和辽州的张辽军团,更是吞弱并强,扫灭百胡,进步神速。
以大夏的体量和实力,以及精兵精养,和府军的战备体制...
一旦开始向外扩张,周边那些小种部族,不是向更远处逃亡,就是被逐一吞并。
哪怕是一些人口十万八万的中大型部落,地区小强,依然逃脱不了,被夏军各大军将军宰割的命运。
因为这些小种部落,面对的是,经历过一场场决战,并不断改进武备兵种,战术思想的鲜卑铁骑。
是装备了双马蹬,拥有马蹄铁,和高桥马鞍,以及铠甲俱备,会骑射战术的草原狼骑...
以往那种上马为骑下马为兵的策略,已经落后了太多,稍有顽抗便是身死族灭。
在以往的战争中,不但夏军在蜕变,步度根以及慕容部等鲜卑人的军队,同样在不断变强...
他们的整体实力,虽然大大削弱,战术与军事装备,却大大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种情况下,他们将目光转向周边的,小种喽啰...
专门欺负弱小,恐吓小强,一路横推碾压可能有些夸张。
但那种一骑三马乃至五马,永不停息的战争模式,却能让草原周边,如冰零、鞑哒、呼吉、塞曼、酷特等地区小强感到绝望...
以往在北海,在北方荒原上,这些族群还能靠着地域优势,抵挡一下鲜卑人的侵袭...
鲜卑人是草原霸主,丁零酷特人,也曾是荒原之狼,是地区一强...
在北冰荒原上,他们有信心,也有实力,教鲜卑做人...
但自从鲜卑四王,自从罗睺拓跋荣等人,带着部族投靠李夏之后,一切都变了,北方的天也变了...
鲜卑人的枪矛比以往更锋利了,弓弩比以往更强劲了,战马也比以往更持久了...
无论他们迁徙到哪里,鲜卑人的铁骑,就会顺着融化的冰雪,跟到哪里...
因为鲜卑人一骑三马,扩张速度,几乎比他们迁徙的速度还要快,还要迅捷...
而且这群人的后方,就是诸夏的术士,和一队队汉人工匠...
在沿途标记石碑,建立石城堡垒,一步步的压缩着,冰零赛满等荒原族群的生存空间...
这种侵略的速度,和严密的建设,简直让他们绝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