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白微微颔首,“陆公子和公主殿下都这么年轻,眼力却如此之好。”
“我倒觉得公主殿下更厉害。”刘恩民说道。
“而且公主殿下比陆公子更能沉得住气。”
“她早看破了,却没有说破,依然在看你我二人演戏。”
季白有些尴尬的干咳了两声。
“剿匪倒是小事,可一个十四岁的公主成为昌州府总兵,那是要带着士兵去山里剿匪的。”
“这些士兵的性命全都握在了公主的手中。”
“如果公主只是朝堂抛出来应付我们,那些士兵的性命我们就太不当回事了。”
“我们为官一方,自然要对手下的人着想。”
“他们每人背后都关系着一个家庭。”
刘恩民微微颔首,认同季白的说法,“不过,长宁公主逼迫哈赤自杀,令月氏部归顺,建立多斯都护府,这样的功绩想来是个有才能的。”
季白笑了笑,“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放在你我二人身上,你觉得能实现吗?”
“我们无法做到,一个十四岁的公主却做到了谁能知道这是以讹传讹的传说,还是事实真是如此。”
“那你现在是什么结论?”刘恩民看向季白问道。
试探完了,他们的试探被公主殿下窥破了。
季白沉思片刻说道,“还是要把精兵调出来。”
“剿匪事小,如果让公主殿下受伤,那我们别说是乌纱帽,脑袋都有可能保不住。”
“此外,还要见机行事,如果六公主乱指挥,我们也要有清晰的判断,不能完全听从她的。”
“只要不抗命,阳奉阴违,该做也得做。”
刘恩民答应了一声。
裴乐瑶去河北西路能够令行禁止,最关键的是有李忠这个桥梁。
因为李忠信任她,能够听从她的命令,通过她,裴乐瑶也能指挥河北西路的兵马。
可是昌州府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季白和刘恩民对她都不熟悉,而且不信任,所以从一开始才会进行试探。
裴乐瑶回到房间,时间尚早,她也没有睡意。
无艳翻窗而入,将一本小册子递到她的手中。
在接到皇帝命令的时候,裴乐瑶已经派无艳先行一步来打探昌州府的情况。
昌州知府季白是主要与她打交道的人,此人自然要调查清楚。
最关键的是,皇帝只给了她一个任命,可她却是个光杆司令,京城并没有派兵马跟随于她。
皇帝也开始防范她了,去和亲的时候还给了她五百禁卫军,这一次竟然一兵一卒都不给她。
所以裴乐瑶需要调动地方的兵马来剿灭山匪。
将和兵完全不熟悉,配合起来自然会有问题。
最关键的是,今日季白他们的表现看得出,对她明显不信任。
连他们都不信任她,下面的兵士可想而知。
无艳提前一步到了昌州府,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季白的生平、功绩、为人处事风格。
裴乐瑶看着小册子,无艳则是嗑着瓜子,看画本子。
据小册子上描述,季白重农商,兴农业,倒是个很务实的知府,是个做实事的。
总体来判断,季白还算是一个体恤民情的好官。
如果无艳打探到的消息属实,那么季白试探她,是担心她没有带兵的才能,又胡乱指挥。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一个没有带兵才能,又喜欢胡乱指挥的将领,将是士兵的灾难。
看完小册子,裴乐瑶给了季白一个正面评价。
她拿出舆图,将整个昌州府的地理情况又熟悉了一遍。
昌州府这个地方,七山,二水,一分田。
一个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只有一分田地,可想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贫困。
如果再有天灾,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裴乐瑶又将昌州府的舆图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这才简单的洗漱,上床睡觉。
第二日,天微微亮,裴乐瑶便起来打了一套拳法,然后沐浴更衣。
季白专门吩咐人伺候她,早饭早早的便准备好了。
早饭也很简单,白粥,馒头,还有几样小菜。
裴乐瑶用完早饭,去了昌州府的衙门。
季白已经带领着诸位官员在此等候。
“不知公主殿下昨晚休息的如何?”季白上前一步,殷勤的询问。
“昌州府靠山,晚上总有夜鸟鸣叫。”
“下官初到此处,有一段时间也睡不好。”
裴乐瑶笑着摇摇头,“我倒是不在意这些,倒头便睡。”
季白笑着恭维道,“公主殿下真是有福之人。”
“这是这两年昌州府剿匪的实录。”
“昌州府内有七八股山匪,人数最多的便是四姑娘山上的黑虎寨……”
“此人姓燕,现在大家都叫他燕黑虎,之前叫什么名字不知道。”
“不过这个人曾经当过兵,后来受了伤。”
“离开军营之后,回到家乡,结果在水灾中爹娘都去世了,他一怒之下便落草为寇,当了山匪。”
“此人功夫了得,一把大刀耍的虎虎生威。”
“此外,他身边还拉拢了一些读书人为他出谋划策。”
裴乐瑶微微颔首,“这些我会在实录中慢慢看。”
“昌州府有多少兵马?”裴乐瑶问道。
“常备军有两千,此外还有一部分民兵,总数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千六百人。”季白回答道。
“一早,顾参军已经将兵马整顿好,在教场等候公主殿下的检阅。”
“除了在城楼上巡视的五百人之外,剩下的一千五百人都已经到位。”
裴乐瑶带着一众人来到教场检阅兵马。
既然是剿匪,手底下的这些兵士才是关键。
顾参军昨日接风宴上她见过,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今日穿上铠甲,比昨晚多了几分英姿勃发之气。
“末将顾顺参见总兵大人。”顾顺行了一个军礼。
诸位将士也纷纷向裴乐瑶行礼。
裴乐瑶站在高台上,面色冷肃,有一股天然的上位者之气
她顿了片刻朗声说道。
“我是新任的昌州总兵,接下来你们要听从我的调遣。”
裴乐瑶刚见这些兵士,见他们军容整洁,心想,顾参军平时将这些人调教的不错。
不过此时,他们见这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娘竟然是新任的昌州府总兵,不由交头接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