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11日,北风如刀,割得人脸生疼。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要将这北方小城的冬日朝阳提前拽落。但是,朝阳还是穿透了云雾,在东方冉冉升起。
就在今天召开了第一次第一轮,国营企业化肥厂承包方案答辩竞聘大会,外面寒风凛冽,会议室内却承包人竞争激烈,热血沸腾。。。。。。
体改办何艰桦主任主持会议,12位经济杠杆部门领导组成的评委,端坐在大会议室的主席台上,化肥厂千名工人在台下就坐,后排还有两排专座, 邀请其他企业厂长,副厂长和报名参加承包其他企业的承包人旁听。董绍良与梁知站在会场两边,维持着会议秩序,山娃在大会一角做着记录。。。。。。
何主任开始走上讲台,摆了一下压低肃静的手势,然后,目光扫视了一下会场,慷慨激昂地说:
“今天我们在县化肥厂大会议室,举行第一轮试点,企业承包方案答辩竞聘大会,通过报名,审核讨论了《承包方案答辩书》有三位人选,参加今天竞聘大会答辩。
按照抽签确定第一位答辩者是承德县化肥厂经营副厂长裴时安,第二位是现任化肥厂厂长张聚豪,第三位是现任化肥厂主管生产经营副厂长马问天。”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了山娃,山娃会意的朝他点点头,然后,何主任继续说:
“下面有请第一位竞聘者裴时安,上台宣读他的承包方案答辩书,大家热烈欢迎。”
随着他的话音未落,只见裴时安手拿《答辩书》,大步走上台,随后宣读起来。。。。。。
宣读过后,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随后何主任宣布,下面由评委开始提出问题,请竞聘者答辩。
有的评委首先提出:
“裴副厂长提出的技改资金缺口,打算如何解决?”
问题如利箭破空,裴时安瞳孔微缩,手指下意识攥紧答辩书。他想起昨夜在台灯下反复推演的报表,喉咙滚动着咽下唾沫,随后回答说:
“我们计划盘活库存积压的碳铵,同时向银行申请技术改造专项贷款……”
话未说完,二轻工业局李局长便打断他的话,又问:
“现有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谈何增产?”
会场气氛骤然紧绷,裴时安只觉后颈发凉,仿佛有双无形的手在掐住他的喉咙。他强迫自己迎上评委们审视的目光,脑中闪过车间里轰鸣的机器、满手油污的工人,声音逐渐坚定:
“我提议成立党员攻坚小组,每周定点检修设备,同时派技术骨干去兄弟厂学习……”
这一环节最为激烈,你问我答,我答他问,此起彼伏,络绎不绝,评委与答辩者互相交锋,各不相让,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答辩过后,评委们根据竞聘者《答辩书》的时间长短,内容质量和答辩时的准确性及反应能力,酌情打分。通过山娃当场统计,加权累计平均计算,十二位评委最终给裴时安评分40.55分。
接着何主任宣布进行下一项,全场工人投信任票,因为工人们对外县的裴时安不熟悉,更不认识,所以参会工人一千人,只有五百人投了信任票,占总人数的50%,工人信任票分数占总分的20分,那么一半票数占总分的10分。
最后是评委投赞成票,十二位评委有六位评委投了赞成票,也占评委数的50%,要求评委总分是为30分,一半占总分数的15分。
山娃通过三项得分统计汇总计算,裴时安最后得分为65.55分。
紧接着,何主任宣布第二位竞聘者张聚豪宣读《承包方案答辩书》,只见他信心满满的走上讲台,向台下工人们招了招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因为是现任化肥厂厂长,大家非常熟悉他,所以一上台亮相,就得到了工人们的支持和欢迎,他对化肥厂的经营现状了如指掌,他对化肥厂的概述,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化肥厂的发展史和当前经营状况。第一部分刚刚宣读完,台下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当他宣读到十二大项指标考核数据时,更是丝丝入扣,三年承包期,每年连续递增10 %,下降指标每年降低8%。
每一指标阐述的措施,无懈可击。
最后结论部分,提出了化肥厂由单一的产品碳酸氢铵(气肥),向着多品种发展,拓宽企业产业链,发展成多元化跨行业的大中型集团化企业。
他的《答辩书》博得了评委们的认可,也得到了广大工人热烈欢迎。取得了评委们加权累计平均分数为48分的好成绩。工人信任票得分16分。评委投赞成票赢得了25分。最终结果合计89分的好成绩。
中午了,何主任宣布上午答辩大会暂时休会,下午两点继续由第三位马问天竞聘答辩。
在一片嘈杂的人声中,会场里的人们陆续起身,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声响,大家交头接耳,脚步匆匆地朝着出口走去。
山娃也随着人流往外走,不经意间,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他的余光中闪过。他猛地转过头,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个人身上,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没错,是曹响,他的电大同学,那个来自半壁山镇西赵杖子村的老乡。山娃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曹响,是在业余电大的考场外。那时的曹响,比山娃大五岁,身材微微发福,个子不算高,黑红的长方脸上,浓眉大眼格外醒目,那眼神犀利得仿佛能看穿一切 。他还总是喜欢抽着雪茄烟,说话瓮声瓮气,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
在那个特殊的文革时期,曹响作为造反派516组织的头头,在承德地区可谓是家喻户晓。他的名字时常出现在各种大字报和批判会上,风光一时无两。
可随着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后来,他到兴隆县六道河乡担任乡党委书记,本以为能在新的岗位上大展拳脚,却因清理文革时期三种人,被免去了职务,到兴隆县塑料厂挂了个主管供销副厂长的闲职。也正是在塑料厂任职期间,他和山娃一同报考了中央电大中文专业,开启了在业余时间苦读电大课程的日子,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同窗情谊。
然而,在塑料厂的日子,曹响过得并不顺遂。厂长崔明文处处排挤他,多年来,曹响在工作中处处受限,才华得不到施展。后来,曹响向上申诉,因为当时处于学生时代,属于受蒙蔽无知青年,经审查,取消了对他三种人的不公正待遇。
可崔明文生怕曹响夺回权力,便暗中活动,找工业局局长陆红度疏通关系,去年硬是把曹响调到了只有百八十人的二轻工业印刷厂,让他当了个挂名的党支部书记。在这个企业厂长负责制的大环境下,曹响这个书记成了有职无权的摆设,只能管管党务工作,企业管理决策权被厂长牢牢攥在手中,他根本插不上手。
山娃望着曹响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曾经那个意气风发、在时代浪潮中弄潮的曹响,如今却落得这般境地,怎能不让人感到同情和怜悯?山娃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们一起在电大学习时的场景,那时的曹响充满斗志,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下午,承包答辩大会在众人的期待中继续进行。体改办主任何艰桦站在台上,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
“下面,请第三位答辩者马问天上台宣读《承包答辩书》!”
山娃坐在台下,心思却不在台上的马问天身上。他悄悄地站起身,眼睛在会场里急切地搜寻着曹响的身影。
终于,他在最后一排靠门口的座位上看到了曹响。此时的曹响,正拿着笔认真地记录着,全神贯注地听着马问天的发言,灯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专注的神情。
山娃不由自主地朝着曹响走去,脚步放得很轻,生怕打扰到其他人。他走到曹响身边,挨着他坐了下来。曹响察觉到身边有人坐下,惊愕地转过头,一脸疑惑地注视着山娃,眼中满是不解,低声问道:
“你!你来干啥?找我吗?”
山娃微微凑近曹响,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是的!曹大哥!机会来了,你咋不报名承包塑料厂呢?杀他个回马枪。” 山娃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曹响重新崛起的希望。
曹响听后,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山娃会突然提出这个建议。他转脸对着山娃,悄悄地回答:
“我?承包塑料厂?没想过。”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和不确定,眼神也带着有些游离。
“为什么?”山娃不解地反问道,脸上写满了疑惑。在他看来,这是曹响重新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他不明白曹响为什么会拒绝。
“唉!好马不吃回头草啊!”曹响轻叹了一口气,幽幽的回答,脸上露出一脸无奈的神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落寞。他想起在塑料厂那些被排挤的日子,心中满是苦涩,那些不愉快的回忆让他对回到塑料厂充满了抵触。
“那要看是毒草?还是救命的稻草了?如果是良草?何乐而不为呢?”山娃悻悻地提醒曹响说道。
他希望曹响能放下过去的包袱,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说罢,他便起身返回了会场前面自己的座位上,继续做着大会记录,可他的心思却依然在曹响身上,暗暗期待着曹响能改变主意。
马问天的答辩开始了,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力量。他的答辩比现任厂长张聚豪更加出色,更加精彩绝伦。在宣读承包方案时,他的话语落地有声,十二项承包考核指标比张聚豪的递增数据增加了5%,同比下降的指标也递减了5%。最后,他提出的发展规划更是震惊了全场,其中包括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计划生产新产品尿素。这一创新性的提议,让评委们眼前一亮,纷纷露出赞许的目光。
台下的工人们也被马问天的方案所打动,掌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大家交头接耳,对马问天的方案赞不绝口,仿佛看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新希望。
山娃坐在台下,一边认真地记录着,一边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他能感受到大家对马问天方案的认可和期待。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出了弄潮儿。
最终,马问天的《承包方案答辩书》得分49.5分,工人信任票获得了总分平均分18分,评委的赞成票更是全票通过,总分平均分30分。
山娃快速地统计着各项分数,最后加和汇总,马问天的总得分高达97.5分,一举夺得了化肥厂承包第一人的宝座,当之无愧地竞聘成为了承包人厂长。
随后,马问天当场签订了体改办制定的《承包三年考核责任书》,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场承包方案答辩竞聘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企业承包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 。而山娃的目光,却时不时地望向曹响,心中依然惦记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