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省的醋,那是通过经年累月的自然发酵陈酿浓缩得来的。
通过自然珍藏,把这里面的水份和不好的物质挥发掉。
剩下的东西越来越浓厚,越来越精粹,越来越醇。
如果把醋比喻成黄金,那么最初的醋,就是自然金。
自然金是很自然,但是,它的杂质有很多。
你一次性提炼,也不可能将其提炼干净。
里面还有很多金属与黄金相融,通过单纯的火烧根本无法达到百分之九十九,这就得经过专业的后续加工,不断提纯。
将其变成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
四个九,万足金。
醋也是一样的道理,但晋省的醋没有办法通过这种人工干预的方式来加工,它只能够通过自然变得醇厚浓郁。
自然加工,只能把它里面的醋酸提取出来。
什么是醋酸,化学可以合成的东西,就是伙计们你们吃的本国醋主要成分,可是我们的醋不仅仅是这样。
如果是那样的话,醋就只剩下了酸,而没有别的味道。
这是纯粹吗?
不是。
这是单调,单一,甚至是有害的。
我们人都是复杂元素构成的,又怎么可以通过只摄入一种东西维持生命运行,保证身体健康,对不对?
还有,你们的苹果醋啊,葡萄醋啊,那是醋吗?
那就是醋味果汁,长期吃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
工业发达有工业发达的好处,那就是方便。
可工业发达也有坏处,那就是太方便了,什么都可以化工合成。
还有,伙计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晋省的醋好么?
晋省那个地方,都是山,矿产也多。
这点和你们老家差不多,不能说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所以那里的水资源一来匮乏,二来水中矿物质多,就是水质很硬。
经常吃这种水,容易得胆结石,各种结石。
可我们华夏晋省人,是出了名的骨头硬,身体健康,身子板硬朗,个头高,这是为什么,你们知道吗?
我们有句老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很多人觉得他们是吃面食吃的,那里面食为主。
可有多少人想过,和面,需要加水。
经年累月吃这些硬质水,天晓得会发生什么。
可为什么那里的人那么健康?
因为他们还有个习惯,就是吃醋。
他们那里的老陈醋,成为他们日常习惯,可以帮助他们调理掉食物中的矿物成分,把这些粗大的元素转为细腻的元素,补充血肉筋骨。
华铭东翻译完,和一群记者四目相对。
她看了看只有他店里有的晋省醋,心想着回头多弄点回去,给家里常备。
正想着呢,记者们也窃窃私语起来。
一听,都在合计着问想问许灼便宜拿些晋省醋带回去。
周围其实跟了好多看热闹的百姓。
听完华铭东的翻译,默默地跑入店中,一瓶一瓶抱着瓶装醋付完钱就走。
至于这些老外,看着货架上的醋减少,再也没忍住,纷纷掏钱买买买。
许灼并不是一个擅长销售的人。
他自己都觉得三分销售六分骗,剩下一分靠真诚。
他也不是为了把这些东西卖不出。
只是他了解欧美那边过硬的水质,为了这些人好,才这么说。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人为善嘛,结个善缘。
一瓶三年陈的山西醋五百毫升,卖你十块它不贵。
不是大团结,是叨乐,也可以用马克法郎之类的来。
除了醋之外,这些果脯蜜饯,这些坚果零食,这些皮包篾编,你们该买也买,来了一趟啥都没带走,这不等于白来么?
白来,什么叫白来?
白来就是你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挥一挥衣袖,除了浪费作为你生命的时间,其余什么也没有得到。
如果你带了相机那就好,可以拍照。
如果你有很不错的文字能力,可以记下,那也不错。
可是可是……
你什么都没有呢,只是走走看看吗?
你们想让自己的旅途变得毫无意义么?
与之相比,一时的肉疼算什么?
哪怕你买个便宜的篾编包,回去之后,若干年你的子孙朋友拿出这东西来问你,为什么有这个东西,这是来自哪里的?
你看着包,会回忆起几十年前某个午后,来到遥远的东方,一个叫双桥巷的地方,你在那里遇到了什么人,什么事,看到了什么景。
你这么一番言论,你的子孙和朋友顿时对你的阅历,心驰神往。
可如果你没有这个,哪怕你记住了,又如何呢?
你的朋友哪怕是开玩笑地说,你是在吹牛,你根本没去过那里,因为你根本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你去过,你在某个时间段在那里逗留过,存在过,遇到过什么人什么事……你想想,过往被否定,心里好受吗?
不好受。
那就买买买吧,钱没了可以再赚,旅途过了便是终点。
终点,是下一个起点。
人只能向前,不能向后,虽未来无边,但过去一定,唯把握现在。
就这样,在许灼一声声中心灵鸡汤中,老外们买买买,迷失了自我。
别说华铭东,跟着过来?一眼,看看怎么回事的全为民,都差点掏腰包了。
临了钱都拿出来了,琢摸着一想不对啊,自己要买个屁啊。
“混小子整天不干正事,遇到这种事就来劲,真钻钱眼子里了。”
全为民赶紧拍拍屁股走人,不想听许灼这些妖言惑众。
“你们所有人不准靠近姓许的,不许听他说什么,就老老实实待着,别特么给我去凑热闹,听到么?”
回到村委全为民郑重警告了众人一番。
众人只以为他是不想自己去打搅许书记。
谁能想到,全为民心底已经把许灼和妖言惑众挂等号了呢。
当许灼带着这些老外,在全村逛了一圈,待他们参观完正在建设的庄田,看看木工厂和皮具厂,让他们体验一下舒适感爆炸的极品家具,看看他们购买的皮包,是怎么通过“皇家大师后裔”制作出来的,再回到双桥菜市场,这些老外有不少人又去补买了很多东西。
家具是无法带走的,但他们可以预定。
天授有自己的外贸公司。
这个公司许灼也是老板之一,改制后许灼成了小老板,天授村作为大老板,都是全为民和楚跃华在跑,许灼一次也没去过。
目前处理的订单,还都是帕特里克和博登的。
不过听他这么一说,这些老外也一个个都进行了预定。
或多或少而已,散单也是接的,只不过得加运费。
老外们的最后行程是红顶大绿楼顶天台。
这里有小卖部,有卫生间,有遮阳棚,有休息的餐桌之类。
还有“江南煮”。
江南煮就是“关东煮”,不同的是里面虽然有鲜味,但没海鲜,有的都是江南本地各种时令菜蔬,肉类,菌菇。
关东煮这个东西据说是起源于小日子江户时代。
不过真正商业化还是在八零年,由“天狗癖诘”的罐头公司开发的。
在宝岛也有,只是味道不一样,叫作“黑轮”。
也就是说几乎同年,许灼在华夏江南搞出了个这么玩意儿。
这东西也是“速食店”的一部分。
只不过开在天台方便客户。
与之配套的应该有纸杯,里面再装些汁水什么的。
不过目前制塑业真的不发达,纸杯里面必须要有塑料膜才行。
他这里目前只能用炮制后的竹杯来取代。
这些竹杯也是木工厂按照许灼要求加工的。
为了防止其开裂,竹子要先经过硼砂之类的水进行煮,把里面的竹糖淀粉之类给弄掉弄稳定了,然后再进行碳化和烤制。
最后还要加个竹篾编缠来稳固。
这些老外吃个关东煮,看到杯子后惊喜不已,想要直接购买走。
还好许灼早有准备,让他们去楼下的“杯具店”购买。
这杯具店也是许灼提议开的,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杯子。
数量最多的就是不同图案的搪瓷杯,其次就是竹杯,木杯,铜杯。
除了搪瓷杯是从市里的搪瓷杯厂根据他要求来订的,其余的竹杯木杯是木工厂出的,铜杯则是天授钣金厂里出的。
目前生产力有限,也只能这样。
他其实很想做瓷杯和陶杯,但景德镇太远。
其余地方的瓷就更别说了。
地方上也没好的窑厂,知道了也没熟人。
没熟人办事,光靠推荐信,看人家脸色,事情还容易办不成。
这样的亏从开始到现在,他吃了不止一次。
于是目前真就不如自家木工厂,钣金厂来得方便。
当然,要是姑苏陆慕那边能有出息,自己争气,许灼不介意带他们。
店里的杯子,分成“粗”和“细”两种风格。
这是他亲自定的划分。
但凡艺术,分写实的和写意的,外国的也分写实的和搞印象派的,紫砂壶也分粗壶派和细壶派,杯子这里也是。
粗壶很多人觉得就是“粗糙”,细壶更难做。
但粗壶是粗而不糙,似糙实精,那就是如同写意,在写意到了极致的时候,那几笔下去,就算是一团墨,点睛后它是龙是鬼,都能让人一眼明了。
可要做到这样又何其艰难?
很多人做,只能做到既粗又糙,根本做不到粗而不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