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嬴政跑过来,望向宋坤怀里的两个小婴儿,问道:“宋兄,可以让我抱抱吗?”

宋坤一手揽着一个,问他:“你想抱哪个?”

嬴政还在犹豫的时候,只见其中一个小婴儿,瞪大双眼,望着他,并且主动伸出手,咿呀咿呀的叫着。

好了,就你了。

嬴政接过,在手上掂量一下,不对呀,比当年扶苏刚出生的时候还要重上几分。

罢了,不纠结这个了。

嬴政怀里抱着的,是黑色瞳孔的老大。

宋坤则是抱着小儿子,坐在床边,他右手撩了撩挛鞮依额头上被汗水粘着的秀发。

“额和呢尔(老婆),辛苦了。”

挛鞮依淡然一笑,她轻摇头,她低头望向床头的孩子,长着与她一样的蓝色瞳孔,情不自禁的柳眉微皱。

从小因为瞳孔颜色备受歧视的她,说实话,真不想让孩子也走上她的老路。

宋坤看出她的担忧,笑道:“不用担心,有我在,不会的。”

挛鞮依听闻后,依旧一脸惆怅。

哪怕是王室子女,那又如何?她以前不也是吗?

她是被兄弟姐妹霸凌的,而不是被其他孩子看不起。

“胡日根(老公),这两个孩子,你想好名字了吗?”

嬴政一边逗弄着孩子,走过来聆听。

宋坤轻轻抓起小儿子的手,把玩着他的手指,说道:“说真的,暂时还没想好。”

在生产之前,他询问过稳婆,无数次确认得知,挛鞮依怀的应该是一儿一女,龙凤胎。

他翻遍了《诗经》,与挛鞮依早已确定好儿子女儿的名字。

可万万没想到,坏事了,居然是两个儿子?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

这时,在一边聆听的嬴政,问道:“宋兄,我倒是有一双好名字。”

“哦?”宋坤抬头望去,眼里震惊,始皇帝赐名?

你两个小娃,能吹一辈子了。

“请说。”

嬴政略微思索后,回答道:“不如,双子就名,华、夏吧?”

“取名为华,其实是华阳太后的意思,她听闻你快有子嗣,十分欣喜,于是写信于我,说如果是儿子,那就取名为华,意为初升冉冉之日。”

“而夏呢,夏朝国姓为姒,宋兄乃姒姓,儿郎名夏,倒也合适。”

........

值得注意的是,先秦时期的华夏,与后世的解读不太一样。

“华夏”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编纂的《尚书》:“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首先,从《尚书》这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来看——

蛮,指的是南蛮;貊,指的是北貊,在中原人看来,皆为落后的部族。

而这句话的后半句翻译是“莫不对王臣服”,由此可以推断,华夏大概率特指中原地区,意为中心之国。

而关于“华”和“夏”的指意,就有许多种解释了。

华,在先秦时期,通常与太阳崇拜有关,比如三星堆的“太阳鸟神树”,刚好与古字体的“蕐”,差不多造型。

夏,一是指古之大帝祭祀时的动作造型,好巧不巧,又与三星堆大立人的姿势极为相似;甲骨文(夏)  二是指颜色。

《周礼·天官·染人》:“秋染夏。”,郑玄注释:“染夏者,染五色。”

反正在先秦时期,“华夏”这个词,并没有后世那么神圣。

那是在唐朝之后才形成的概念,孔颖达注释“华夏”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

宋坤直接原地震惊,他真的完全没想到,嬴政居然会想出这个名。

阴差阳错之下,居然就起了这个名?

难道是天意?

嬴政已经解释过了,他分别给宋坤两个儿子取名华、夏的含义,受华阳太后所托。

毕竟宋坤已经三十一岁高龄,才“老来得子”,华阳太后极其重视。

没办法,老人家都喜欢干这事。

或许,嬴政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吧?

嬴政见对方表情惊愕,讪讪道:“只是建议啊,宋兄如果还有更好的想法,自然可取。”

宋坤哪里还会有意见?这两个名取得,真的太好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嬴政亲口道出,宋坤想都不敢想。

因果太大,怕两个孩子承受不住。

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嬴政见对方欣然应下自己的意见,当然是欢喜的。

名取好了,接下来轮到姓氏了。

目前,宋坤有两个氏,一个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宋氏,一个是他闯荡匈奴自创的独孤氏。

姓,肯定是没有疑问的,只有一个姒姓。

宋坤低头望了眼挛鞮依,又摸了摸孩子的小脸蛋,笑着说:“无妨,北方大草原没那么多规矩。”

“我身为单于,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独孤氏,和宋氏,我全都要!”

“大儿子就叫,独孤·古尔宋·华。小儿子就叫,独孤·古尔宋·夏。”

.......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不像中原人,他们通常是没有严格的姓氏概念。

最开始,他们的全名,通常都是“原居部落+名”这样组成,后来才逐渐发展成父姓。

比如说成吉思汗,铁木真只是他的名,而他的姓氏是“乞颜·孛儿只斤氏”,源自他的先祖复冠以奇源“乞颜”部之称。

所以,宋坤的孩子全名,第一项为“独孤”,意为独孤部落。

而“古尔宋”,古尔,取自古突厥语,译为“伟大的”。

之所以取姓为“古尔宋”,完全是为了入乡随俗。

从今以后,古尔宋氏成为匈奴黄金家族的专属姓氏。

也许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前缀,比如说宇文、尉迟、慕容等等,但是最中间那项,是绝对不能变的。

嬴政愣住:“宋兄,你是打算让这两个孩子,接任你的匈奴吗?”

“嗯。”

“两个孩子,难道你要分封制?”

宋坤摇摇头,他冷哼道:“我是不会让他们坐享其成的,他们要想成王,那就自己带兵去打下一片江山!”

嬴政惊了,好像这个想法,还不错呀?

不继承父辈留下来的领土,而是自己领兵往外面攻占?

嬴政动心了,他似乎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派兵给已经成年的公子,去给大秦,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在寰宇各地,都插满了大秦的旗帜!

.......

其实宋坤还有另外的打算。

先前嬴政重金悬赏的扁鹊后人倰姬,在一个月前,已经帮姬馜治疗过。

不得不说,倰姬真的是名不虚传!她仅仅通过用手抚摸探查,就知道姬馜的病根是什么。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姬馜之所以这么长时间不能怀孕,完全是因为输卵管扭曲导致!

于是,倰姬大胆的实施外科手术,进行开腹微创治疗,人工将那条管拨乱反正。

宋坤当场就吓傻了,他完全想不到,先秦时期的医术已经达到这种境界?

其实,外科手术在先秦时期已有记载。

《史记》:“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如果你认真读过史书就会发现,夏帝大禹源自剖腹产,商朝始祖契的诞生也是剖腹产。

也许有人会质疑,古人会无菌消毒吗?这就敢动刀子?

古人只是见识少,又不是蠢,虽然做不到现代那种程度,但是外科手术早就开始实践,特别是秦国的医术远近闻名。

先秦杂家所着《尸子》记载了秦国名医“竘”,尤为擅长外科手术,他曾为“宣王割痤,惠王疗痔,皆愈。”,还帮秦相张仪治疗背后肿囊。

《战国策》和《韩非子》皆记载了扁鹊为秦武王“以刀刺骨”治疗。

那么,先秦时期有麻醉药吗?答案是,有!

《尚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缪。”;

《五十二病方》:“已饮,有顷不痛。复痛,饮药如数。”

当然,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姬馜哪怕吃了麻醉药,其实她还是会痛醒的。

她为了给宋坤诞下一儿两女,咬紧牙关,冒着生命安危,也要做手术。

不管成不成,她的这番作为,着实让宋坤感动不已。

因此,宋坤口口声声说着,他的孩子不会继承家产,实际上,是为了日后留给姬馜的孩子。

她是正妻,嫡子应该得到这种待遇。

这时候的宋坤,或许并不知道,日后他和姬馜的孩子,从此在河东郡临汾定居,开枝散叶,广布邢州、虢州、扶风等地。

直到唐朝,汾州宋氏第一百六十五代孙横空出世,将汾州宋氏之名,发扬光大!

......

宋坤和嬴政在临汾逗留了三个月,终于要踏上前往邯郸的路上。

而此时,秦军南北合击,数十万大军,围困邯郸,已达一月之久。

旁边的诸侯国,本来还想去帮忙的,结果看到,尼玛的五十万秦军,帮个屁啊,这不是去送人头吗?

一封封拒绝求援的信简,送到邯郸,赵王迁终于意识到大难临头。

“诸君,你们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大殿之上,无人应答。

别说赵王迁慌了,就连他们一个个大臣,都害怕极了。

你知道五十万人有多少吗?

哪怕拿刀砍,假设一刻(十五分钟)杀十人,一日九十六刻不间断杀人,他妈的砍一年都杀不完啊!

五十万人,这是什么概念?

先秦时期,记录史册的超过五十万人以上规模的战争,少之又少,用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巧了,除了还未发生的秦灭楚之战,长平之战和鄗代之战,都与赵国息息相关。

而这一次,秦灭赵最后一役,第二次邯郸保卫战,不知道赵国还能不能扛下来?

其他诸侯国爱莫能助,他们知道,这一次秦国是势在必得!

五十万人,哪怕六国全体出兵,平均每国出八万大军,才能与秦军数量持平。

但是,如果你想对抗秦军,以秦国目前遥遥领先的军事实力来看,确定打得过吗?

再说了,燕国和齐国是不会出兵的,哪怕支援,随便派个一两万应付了事。

而且,这五十万秦军之中,还夹杂着二十万韩军呢。

魏国和楚国很急,但是他们毫无办法。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可是这一次,怎么帮?

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但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恢复得大差不差。

强如赵国,半年时间内,被三路秦军攻占了大半土地。

楚王元得知此消息后,人都傻了。

半年,仅仅半年,就吞食了赵国除了邯郸以外的所有城池?

楚王元心想:“草了,哪怕老子全力以赴的骑马赶路,也跑不了这么快啊?”

秦军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谁知道啊?有没有人告诉我?

赵国大殿,朝堂上一片死寂。

邯郸全民皆兵,最多最多,只能勉强凑出来三十万大军对抗。

可是,够吗?

远远不够。

再加上,秦军围困邯郸一月,已经彻底切断了邯郸的补给,断了他们的粮草。

郊外的赵人缩在家里瑟瑟发抖,不敢轻举妄动。

还好秦军没有滥杀无辜,对六国黎民还是挺仁慈的。

......

公元前237年(始皇帝十年),五月——

嬴政和宋坤的马车,如期抵达邯郸城外。

“大秦君上驾临!”

“匈奴单于驾临!”

哗——

随着王翦这一声大喊,五十万大军顿时一片轰动。

如果你是无人问津的小兵小卒,你敢想吗?大王居然亲临前线,御驾亲征?

岂不是意味着,能有机会一睹龙颜?

两架华贵马车,并排前驱,同步驻地停下。

嬴政和宋坤,一左一右,同时走下马车。

两人对视一眼,点头示意,在双方大将的簇拥下,缓缓向前走去。

嬴政穿着玄衣纁袡(黑红色)大裘冕,冕服上绣着十二章纹,其中,下衣上有一只展翅高飞的玄鸟图案,他头戴冕冠,垂旒十二串。

嬴政眼神冷漠,右手握着青铜剑的手,微微暴起青筋。

宋坤则是穿着较为宽松的黑金色冕服,相对紧身,颇具胡风,上衣绣着黑色的狼头,正怒视前方,赫赫生威!下裳则是藏褶旋裙。

他没有戴冕冠,而是一顶黑色飞碟盔。

“立正!向秦王,行礼!”

“下马!向单于,行礼!”

宋坤和嬴政并排而行,随着他们的脚步,两侧一排排士兵,整齐划一的单膝跪下。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嬴政总觉得这一幕,似乎有些熟悉?

......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明末之木匠天子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