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逸站在巍峨的人才储备库前,目光扫过朱红色的牌匾,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或手持书卷低声讨论,或神色匆匆步履不停,皆是通过层层选拔汇聚于此的各方人才。
新制度推行以来,储备库的建立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象征着大唐人才选拔的革新,也承载着郑逸和夏婉无数的心血。
郑逸看着这熙攘的景象,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
他知道,这套制度虽然已初见成效,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就如同这栋宏伟的建筑,框架已然搭建完成,但细节之处仍需精雕细琢,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缓步走来,正是国子监孙学府院长。
他今日身着深蓝色官服,眉头紧锁,往日里和蔼可亲的面容此刻显得格外严肃。
走到郑逸面前,孙院长拱手行礼,语气沉重:“殿下,新制度下的教学方式,老臣有些担忧……”
郑逸侧过身,示意孙院长坐下细谈。
石桌旁,两人相对而坐,孙院长将手中的一叠书卷递给郑逸,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新制度推行以来在学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郑逸认真翻阅,不时点头,神色也渐渐凝重起来。
储备库的建立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些人才培养成真正能够为国所用的栋梁之才,才是重中之重。
而如今,学府方面出现的问题,无疑给郑逸带来了新的挑战。
“殿下,如今学府之中,学生们对新制度的适应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难以理解新的教学方法,学习进度缓慢……”孙院长的声音低沉,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院长所言,本王已知晓,”郑逸抬起头,目光坚定,“明日,你我一同前往学府,实地考察一番。”
“殿下,您……”孙院长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却被郑逸抬手打断。
“此事,需从长计议。”郑逸说着,目光投向远处,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孙院长捋着胡须,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疑虑。
郑逸见状,微微一笑,将自己连夜赶制的教学辅助方案递了过去。
“院长请看,学生们对新制度的适应程度参差不齐,主要是因为缺乏过渡和引导。我的想法是……”郑逸指着方案中绘制的图例,详细地解释起来。
随着郑逸的讲解,孙院长原本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浑浊的双眼也渐渐亮了起来。
他时而点头,时而插话询问,脸上渐渐浮现出惊喜的神色。
待郑逸讲解完毕,孙院长激动地站起身,双手颤抖地捧着方案,赞叹道:“妙啊!殿下此计,真乃神来之笔!如此一来,定能解决学府教学的难题!”
郑逸谦逊地笑了笑,心中却涌起一股成就感。
能够运用现代知识帮助大唐人才培养,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翌日,金銮殿上,气氛格外凝重。
以魏保守官员为首的一众官员,个个面色阴沉,趾高气昂地站在朝堂之上,他们今日的目标,便是重新评估新制度。
魏保守官员上前一步,高声道:“陛下,新制度推行以来,弊端频现,臣等恳请陛下重新评估,以防动摇国之根本!”
郑逸站在皇帝身旁,神色镇定自若,目光扫过那些叫嚣的官员,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但他并不畏惧。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面色凝重,目光在郑逸和魏保守官员之间来回逡巡,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陛下,”郑逸上前一步,朗声说道,“新制度……”
“住口!”魏保守官员厉声打断,“你一个闲散王爷,有何资格……”
郑逸眼神一凛,目光如炬地盯着魏保守官员,缓缓说道:“本王,有话要说。”
郑逸的嗓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晨钟暮鼓般震慑着整个金銮殿。
他从容不迫地列举出新制度推行以来,各地涌现出的治水能手,农耕新秀,以及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的人才。
他以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实例,让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们渐渐陷入沉思。
那些官员,有的面露惊讶,双眼瞪得溜圆,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有的则眉头紧锁,神情逐渐由犹豫转为坚定,显然是被郑逸的论证所说服;更有甚者,开始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新制度带来的好处,显然已经站到了郑逸这一边。
郑逸目光扫过众人,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他早有准备,这些保守派官员无非是固守陈规,不愿接受改变罢了。
而他要做的,就是用事实击溃他们的傲慢与偏见。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魏保守官员身上,带着一丝嘲讽与玩味。
他微微侧身,目光再次转向皇帝。
接下来的论述中,郑逸更是妙语连珠,他巧妙地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将新制度的优势分析得鞭辟入里,让那些原本对新制度抱有偏见的官员们哑口无言。
此刻的朝堂,仿佛成了郑逸的个人舞台,他侃侃而谈,气定神闲,将局势牢牢掌握在手中。
金銮殿外,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夏婉的侧脸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手中端着一盏精心调制的茶点,步履轻盈地走进殿内。
她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只是静静地站在角落,温柔的目光始终注视着郑逸。
郑逸在激烈的辩论中感觉到一丝疲惫,当他无意中看到夏婉的身影时,眼中顿时充满了感激与柔情。
他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一个人在默默地支持着他,这便是他最强大的后盾。
他冲她微微一笑,夏婉也回以一个温柔的微笑,她的笑容如春风般拂过郑逸的心田,让他原本有些疲惫的身心瞬间恢复了活力。
此时,朝堂之上,郑逸与魏保守官员的辩论仍在继续。
他转过身,正要对魏保守官员的质疑进行反驳,却听到魏保守官员的一句话,让郑逸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殿下,你可知,新制度之下,有人在暗中……”
高皇帝端坐龙椅之上,龙袍的金色丝线在烛光下熠熠生辉,他威严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了郑逸身上。
他看到郑逸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将新制度的优势剖析得淋漓尽致,心中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尤其是看到那些原本对新制度抱有偏见的官员,此刻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高皇帝脸上浮现出一抹难得的微笑,他缓缓开口,声音洪亮而充满威严:“郑逸,你在此事上功不可没,朕决定授予你更多的权力,以助你更好地完善人才选拔制度。”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郑逸,有惊讶,有羡慕,也有嫉妒。
郑逸微微一怔,随即拱手行礼,语气中带着一丝受宠若惊:“陛下,臣……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得到如此的器重,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仿佛有一团火在胸膛燃烧,这不仅仅是对他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无限的期待。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郑逸的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在为他加冕一般,让他此刻显得格外耀眼。
郑逸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荣耀感,他深吸一口气,竭力平复着内心的激动。
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意味着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退朝后,郑逸独自一人站在宫殿外的台阶上,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官员府邸,神情略显凝重。
晚风拂过他的衣袍,带来一丝凉意,他缓缓攥紧了拳头。
他知道,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越大,越容易引起其他势力的嫉妒和抵制。
那些保守派官员,如今虽然暂时被他压制,但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他们会在暗中伺机而动,寻找一切机会给他制造麻烦,甚至可能不惜一切代价地破坏新制度的推行。
就在这时,一阵轻柔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郑逸循声望去,夏婉正缓缓向他走来。
她身穿一袭淡紫色的长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柔动人。
她走到郑逸面前,递给他一杯热茶,关切地问道:“怎么了?还在为朝堂上的事烦恼吗?”
郑逸接过茶杯,感受着掌心的温暖,眼神变得柔和起来,他刚想开口,却听到不远处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呦,这不是我们大名鼎鼎的郑逸殿下吗?真是好大的威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