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发号施令,在场众人齐齐抱拳,大声回应:“末将听令!”
李俊下令:“自即日起,镇北营五军备战,金山等人留守大营,各军于二十二日巳时出征,不得有误!”
在场众人齐声回应:“末将得令!”
随后,李俊让众人散场,各自回营调拨人马和武备辎重。李俊把小诸葛、汪平、马志超、王守光、张振海留下,再行议事。
镇北营毕竟是首次出征,大部分将士都还没有经受过战争和鲜血的洗礼,所以要预先制定一份尽可能详细的出兵计划,让各军的每个队正、每个伙长,都要明确的知晓,自己在这几天到底要做些什么、要让大伙随身带些什么。以及路途上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要怎样来应对这些困难,尽量提前拟定个章程出来。
待到草拟出细则,天色已晚,李俊琢磨着,教场上给教头们预留作休息用的屋子,终究还是小了些,私密性也差了些。日后还是要改造一间屋子出来,以后大伙开会,至少能有地方挂副舆图,有空间摆个沙盘,才是长久之计。
天亮了。
李俊找来王守光、金山和阿史那三人,再把小狼崽、小狗崽和两只小牧羊犬也带上,四人四狗进了安府,李俊要和小姐拜别。
小姐听说俊哥儿要在寒冬天气出征,赶忙带了冬雪和夏雨出来。
小姐的面色很是凝重,李俊宽慰小姐,不过就是去草原看一看,无须多少时日,大军必定凯旋。
大小姐有很多话想和俊哥儿说,但是看俊哥儿神情自若,只是与她一起逗弄小狼崽和几只狗子,知道俊哥儿想必是不愿见到自己作女儿态,便兀自强打起精神,与李俊说笑。
看时机差不多了,李俊把金山几人叫来,让他们给小姐单膝跪地。
李俊指着金山说道:“小姐,大军开拔之后,镇北营内一应事务,我已交给金山负责。我信他如同信我自己,大小姐无论有何事务,尽可以找金山。”
金山抱拳道:“金山愿为大小姐赴死!”
安雅郑重点头回应。
李俊又用手指向阿史那说道:“大小姐,阿史那是我镇北营骑术第一的健儿,你若有紧要消息,无论是想送到草原,还是想送到灵州,阿史那尽可托付,他必不会负你所托。”
阿史那抱拳道:“阿史那愿为大小姐赴死!”
李俊最后指着王守光说:“大小姐,我镇北营与清河张氏的往来,连同凤临阁事务,我已尽皆安排给了王守光。小姐定是记得,在遇刺当日,便是王守光挡住了贼人近身,险些把胳膊给丢了。后面如有财货上面的事务,需要与张氏、薛家和酒楼交接,大小姐尽可吩咐与王守光办理,必不叫小姐失望。”
大小姐一听,眼前这少年就是当日掩护自己的队正,一待李俊说完,便向王守光郑重地福了一礼。
王守光泪流满面,双手伏地哭道:“王守光愿为大小姐赴死!”
大小姐明白,俊哥儿这是不放心自己。他在出征前这么做,是在托孤。
眨眼之间,便来到了冬月二十二日。
五军将士早已梳洗完毕,吃过了早饭。大伙把全新的棉服、棉鞋、棉手套等都穿戴好了,集体到教场集合。
李俊高站于台上,看着下方五百多位将士,整齐地列出五大方阵,心里十分满意,也十分自豪。
下方的战士们昂首而立,气势高涨。
李俊大声问道:“将士们,这大雪天气,有契丹兵马犯我朔方地界,我且问尔等,是该忍,还是不能忍?!”
众将士纷纷怒吼:“不能忍!”
李俊又大声问道:“将士们,我镇北营成军尚不足月,尔等手中之刀,可敢杀贼呼?!”
众将士挥舞手中兵刃,齐声高呼:“杀贼!杀贼!”
李俊再次大声问道:“将士们,此行北上阴山,尔等心中,可有必胜之念否?”
众将士声震长天:“必胜!必胜!”
李俊满意点头,举手挥斥方遒:“镇北营五军,随我出征!”
随着指挥校尉一声令下,薛海涯带领一百七十骑兵,率先纵马出了教场。
其后,雷子率领刀牌队一百一十余人,走出教场。
然后,中军左路和右路步战队,合并为中路大军,合计二百余人,紧随在刀牌队之后。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虎子已于昨日带了五个伙的后军人马,接应贺鲁将军调拨的粮草物资车队,先于大军一步,提前向草原进发了。
所以今日,队正主将汪平,率领后军步战队另五伙的人马,于全军之后压阵。
出了丰州城北门,看着五百多人浩浩荡荡的队伍,李俊心生感慨:一个多月之前,同样是北上草原,算上两个随行拉货的民夫,李俊的队伍只有区区三十八人,其中还有从丰州营借调来的六个老兵。而今再看这队伍,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李俊骑在马上,回望丰州城,他想看到那个身影。
如他所愿,他看到了那个身影,还是站在那辆马车上,还是那样向他挥手张望。
李俊在战马上踟蹰。
他心里不知为何,明明还未远行,却已是对小姐充满了牵挂。
最后,李俊忍住了想冲到小姐近前的念头,也向小姐远远地挥了挥手,算作告别。
李俊就此打马,转身而去,再没有回一次头。
小姐看着俊哥儿远去,从怀里掏出了一纸书信,这是前几天俊哥儿来府上做客,无意中写下的一首词,被冬雪看到后留下的。
小姐低声呢喃,口中念着这词中的句子: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
阴山,是北方草原和中原汉地的分水岭。
自春秋战国起,汉家铁骑就驰骋在这辽阔的黄河几字湾平原上。
阴山山脉之中,多有修建于先秦时期的长城遗址,故有诗曰: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五代十国始,因为汉人王朝的内斗不止,北方生灵凋敝,国力衰退,黄河北地逐步被北方游牧民族占领,便形成了后人所谓的边地,名曰——“塞外”。
春、夏、秋三季,从丰州出城北上草原,翻越阴山的过程,虽曲折蜿蜒,却也不至于太过艰险。
阴山的最高处,海拔将近两千米。
因为有降水和山洪形成的溪流,冲刷形成了众多的沟渠,而沟渠的沿岸,便形成了天然的山路。
阴山在丰州北面这一段山脉,最高处就是蜈蚣岭,海拔勉强有一千二百多米,算不上太高。
但是,由于阴山的山体偏硬,多岩石而少松土,所以山上的植被相对稀少,多有裸露出来的巨石和岩壁。
翻越蜈蚣岭,要经过一段最陡峭的山路。山路的一侧是高悬的石壁,一侧则是百丈的悬崖。而这段山路的路面极窄,小路最多仅能容纳两匹战马并排通行。
最令人头疼的是,这一段路,足有三四里之遥。
相比这条小路,阴山沿线百余里的地界上,有大大小小的沟渠几十条,但是可供人通行的,无非只有四条路,被世人称之为四道沟。
一道沟,位于蜈蚣岭以西七十里左右,夏季每逢大雨则必有山洪,冬天又因山坡过于陡峭多有结冰,所以只适合春秋两季的小队人马通行。
二道沟,位于蜈蚣岭以西二十多里,虽山路相较一道沟略为平缓,且无巨大山洪,但每逢降水,都会形成落石和泥石流。因此,冬天如果有雪覆盖,则段然无法判断何处会有落石,如遇大队人马通行,造成山体震动滑坡,则顷刻间人仰马翻,死于非命。
三道沟,几乎位于丰州城正北,连接翻越蜈蚣岭的最佳路径,这里有历朝驻军武川镇遗留下来的山路,也是我朝从丰州一带大军北上草原的必经之路,李俊上次和这一次所走的路,说的便是这三道沟的山路。
四道沟,位于蜈蚣岭以东八十里,会经过阴山的最高最险之处。虽也有路可供通行,但此路和以北之地,堪称终年无夏,气温极低。是故除了夏季,春、秋、冬三季不可通行。而即便在夏季,此段路径之崎岖艰险,也不适合大队人马的通行。个别放牧的牧民,赶几只矫健的山羊,或可为之。
是故,丰州城以东,近两百里内,几无大城。
而整个阴山适合大队人马通行的路径,除了丰州城北的三道沟之外,就要再往西走将近两百里,那里有一座自先秦直到前朝一直挺立于北方的军事要塞——九原郡\/城。
对,九原郡,就是秦始皇修建的那条从长安直通塞外的秦直道终点,自前朝起,九原郡改称为九原城。而在我朝,九原城摇身一变,成为了着名的三受降城核心——中受降城。
阴山在中受降城以北,东西约百余里的跨度上,形成几个宽大且相对平坦的山口,所以草原游牧民族的大队骑兵南下中原,往往由此地经过。
这就是为什么,我朝在阴山一带,兴建了三座受降城驻军,还要另立一支定远军来协防。
这也就是为什么,与三受降城的军事要塞定位不同,丰州城中的商业氛围更显浓厚。
长年累月,春夏秋冬,南来北往的茶马商队也就多从丰州城经过,而各地的商号,也多在丰州城里,开办起分号和前哨了。
上次李俊带队北上草原,虽已入秋,但还不到降雪的时候。这次出行虽遇上了降雪,不过所幸只是入冬后的第一场雪,积雪不是很厚。
冬天的日头比较短,再加之路上还有些积雪,所以大队人马用了两整天的时间,才堪堪到了阴山脚下。
薛海涯派骑兵前出二十里,目前尚未有斥候回报,应该还没有追上虎子押运的粮草车队。
李俊通知五军,队伍要在山脚好好休整一晚,预备两天的口粮和水,以防止在翻越蜈蚣岭的时候,没有合适的条件生火做饭。
初雪后的天气还算不错,如果在丰州城里,很多积雪都要融化了。
可一旦进入阴山,气温就要骤降。山路本就崎岖,积雪如果不除,在蜿蜒陡峭的路段,骑兵就要步行牵着马走,且要有步兵在前方实时探路,以免小路崎岖打滑,马有失蹄坠入山谷。
这次大军出行,多亏有张氏掌柜帮忙,李俊一行人马才能储备下足够多的牛粪。不然的话,夜间在山中宿营,帐篷内无法引燃明火,将士们在寒冬天气贴着地面睡觉,就是有幸不被冻死,也要被冻出病来。
五军在进山的时候,队形进行调整,由刀牌队走在大队人马的最前方,中军两路人马跟在刀牌队后。然后才是骑兵队,跟在大队人马后面压阵的,还是步兵的后路军。
各军按照校尉号令,各自选了合适的位置安营扎寨。每个队伍的营地要间隔一定的距离,既不能太远,以防止无法遥相呼应;也不能太近,以防止遇袭时被敌人连锅端了。
同时,各营地之间,所有将士如无令牌和口令,不得随意串联走动。
镇北营新军五百多将士,只有原丰州少戎军李俊小队的五十人,有过真正出征的经历。
而即便李俊小队的五十人出征过,可真正遇到过敌人,且和敌人抄家伙动过手的,也只有李俊北上草原的三十人。
事实证明,只有实战和贴近实战的训练,最是锻炼队伍。
如今,这三十人早已成为五军的骨干,有他们带领组织新军的各项工作,五百多从未出征的新兵,也都有样学样地迅速成长起来。
镇北营出征仅仅不过两天的时间,无论是行军的节奏,还是对粮草、武器、马匹的保养和维护,老兵都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手把手地带着新兵迅速上手。
这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以李俊为首的镇北营指挥团队,在全军所有新人中的威信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