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戏称知青是“没有知识的知识青年”,这话虽说有些片面了,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现状。现在要他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发言,事先又没有任何准备,这可就把他们给难住了,也就没有一个人敢出这个头,那场面别提多尴尬了。
李邦福书记见无人愿意发言,心里也明白了,之前没和知青们好好沟通,突然提出来要人发言,这个要求确实有些唐突了。
他本是看到叶卫东之前与莫德才对峙时展现出的口才,吸引了他的注意,这才临时起意增加了这个环节。
如今没人响应,他站在那儿,也感到十分尴尬。
于是,他只好点名道:“叶卫东同志,方才你与莫主任之间发生了一点小误会,虽说事出有因,但与上级领导发生冲突终究不妥。
我代表组织要求你在此代表知青们表个态,否则,你可就是真的不服从组织安排了。”
叶卫东一听,这是被逼着要发言了呀,心里虽然有些无奈,可见实在无法推脱,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前一步。
他心里想着,反正就是说些套话呗,自己也不怵这个,便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各位领导,各位乡亲们,我没想到过要代表知青发言,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资格。但李书记下了命令,我也只好勉为其难,说得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
各位知青同志们,我们初来乍到,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相信你们也同我一样,心情格外激动。
大家瞧瞧这周围,那广袤的田野,那质朴的村落,仿佛都在向我们张开怀抱。
我们知道,从现在起,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怀揣着支持农村建设的决心,响应毛主席号召,来到了这里。
也许我们还很青涩,也许我们有许多不足,但请相信,我们都有一颗火热的心,我们的内心都充满了力量。
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人背后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有着不同的经历,有的或许是在繁华都市里长大,有的或许来自宁静的小镇。
但此刻,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为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渴望融入这个大家庭。我们要向各位乡亲们学习农业生产的经验,学习你们勤劳朴实的品质,我们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呀,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幸。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可能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那些困难就像一座座高山,那些挑战就像一条条湍急的河流,横在我们面前,但我们不会退缩。
我们会像坚韧的小草一样,哪怕被风雨吹打得东倒西歪,但也会在风雨中顽强地茁壮成长,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书写属于我们的故事。
我们会和大家一起劳作,一起奋斗,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了我们这美丽的农村,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努力拼搏!
谢谢大家!”
叶卫东这一番话说完,下面顿时掌声雷动呀,那掌声就像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在空气中回荡着,仿佛是对他发言的最好回应。
李邦福书记暗暗点头称赞,心里想着,这个叶卫东,临时要他发言,几乎都没有怎么思考就讲出来了,还挺有水平的呢,真不愧是从北京来的呀,果然是有两把刷子。
而莫德才呢,却打心底不喜欢叶卫东,他在一旁听着,心里暗暗冷哼一声,暗自想道:
“哼,说的比唱的好听,我倒要好好看看你以后在这里的表现。千万别有什么把柄被我抓住,我管你什么京城来的。
就算你是孙猴子,你敢失我的面子,到了这里,看你能不能翻出我这个如来佛的手心。”
在众人的簇拥下,叶卫东与周学文随着其他知青以及部分大队干部,脚步缓缓从大队部迈向位于青山大队的水井村生产队的知青点。
一路上,叶卫东的目光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心中对即将到来的知青生活既充满期待又有些许忐忑。
终于,那知青点的轮廓映入眼帘。
那是怎样的一栋房子啊,宛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它十分破旧,仿佛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了无数的风雨洗礼与沧桑变迁。
整栋房子由木头构建而成,那木质的结构,因年代久远而泛出一种黯淡的色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屋顶上稀稀拉拉地覆盖着茅草,像是给这位老者随意披上的一件破旧蓑衣。
那茅草参差不齐,破破烂烂,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洞,透过这些洞,竟能直接望见那辽阔无垠的天空。
若是赶上雨天,雨水定会毫无阻拦地倾泻而入,屋内瞬间便会成为一片泽国。
更令人揪心的是,这木房子的身姿已不再挺拔,而是明显地倾斜向一侧,仿佛一位不堪重负的行者,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
为了支撑住它那摇摇欲坠的身躯,几根木头斜斜地靠在倾斜的那一侧,像是忠诚的卫士,拼尽全力支撑着它。
可即便如此,仍让人不禁担心,在某个静谧的夜晚,当知青们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会不会无情地将这脆弱的房子彻底吹倒?
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叶卫东和周学文被引领着来到了分配给他们的那间房门前。
怀着一丝好奇与不安,叶卫东缓缓伸出手,轻轻推开那扇门。
刹那间,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如潮水般扑面而来,那气息仿佛带着历史的尘埃,弥漫在整个房间之中,让人不禁微微皱眉。
目光扫向那扇破旧的窗户,只见窗框孤零零地镶嵌在墙上,几块木板毫无规则地横七竖八钉在上面,像是拼凑起来的一幅杂乱无章的拼图。
这样的窗户,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心怀不轨之人的入侵,可对于那些蛇虫鼠蚁来说,却无异于形同虚设。
走进卧房,两张床映入眼帘。
很明显,这都是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而临时加进去的。
两张床皆破旧不堪,只是简单地用一些木头和木块拼凑钉制而成,没有丝毫的精致与考究。
上面随意铺了些稻草,那稻草干燥而粗糙,人只要轻轻坐上去,床便会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仿佛是在痛苦地呻吟,抗议着岁月对它的折磨。
在这简陋的环境中,唯一能让叶卫东的心中泛起一丝欣慰的,便是屋内摆放着的一张书桌和一条高脚板凳。
书桌静静地立在那里,虽然桌面已不再光滑平整,却仿佛承载着知识与希望的重量。
那条高脚板凳,尽管也有些摇摇欲坠,却能让他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寻得一方可以阅读、思考的小天地。
卧房外面是火炉房,一个可供烧火的火炉,旁边倒是有两条有了不小年岁的竹椅。
至于生活物资,更是匮乏得令人心酸。
仅只有一人一个搪瓷脸盆,这倒是新的,崭新的色泽在这破旧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据说,这还是县里知青办统一配发的。
叶卫东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失落感。
他虽早已听闻农村的居住条件艰苦,可当真正身临其境时,才发觉现实远比想象中更加残酷。
这里,连最基本的吃饭炒菜的锅具、烧水煮饭的炉罐都一无所有,一切都需要他们自己动手去筹备。
而最近的供销社,位于公社所在地的泥潭大队,听说距离此处足足有五里多地的路程。
昨天先行抵达的知青们都已经购置好了所需的日用品,叶卫东和周学文两人也必须抓紧时间,立刻动身前往那里,购买回一些生活必需品,才能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勉强开启他们的知青生活。
两人默默地将自己带来的铺盖仔细地铺在床上,动作虽轻缓,却难掩心中的焦急与无奈。
他们正商量着要买一些什么东西之时,冷不丁地,一个老人的声音突然传来:
“叶知青,叶知青,谁是叶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