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的少年依旧能肆无忌惮,没有后来的“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允许打球”这种荒诞言论。
……
刘达瑞仗着自己的身高优势,腿长能到其他人的腰间,拿了球就不要命的狂奔,而且腿长投篮也有优势,所以对面至少也得两个人来拦截。
“现在是刘达瑞拿球,面对对面两个人的拦截,他要怎么做呢?”
“刘达瑞把球传给了靳平一,对面两个立刻围堵,可惜追不上了,靳平一跃起投篮,又进一球。”
“王伟成拿球,传给周云青,可惜被靳平一拦截,靳平一再次冲刺打算投篮,结果被冯武宝抢走,冯武宝向对面篮筐下运球,面对来拦截的刘达瑞迅速把篮球传给周云青,周云青来不及反应,球被尚福华抢走。”
……
篮球赛是异常得激烈,六个人打得你来我往,通常一个活动课间下来,打球的六个人大汗淋漓,解说的两个人口干舌燥。
……
打得累了或者是觉得饿了,就趁着课间时间,去后面实验楼脚下的小卖部里买点吃喝。
小卖部不大,四五十平米大概,但却是非常热闹。
记得那个时候去光顾小卖部,总要买一个奶油面包。
其实就两块面包,中间挤着满满的大约是两厘米厚的奶油,一口咬下去真的是满嘴流“油”,没有什么花哨的包装,大肆宣传什么夹心什么口味,包装袋就是普普通通的透明包装,可是碾压了一众所谓的“夹心面包”。
包装做得美若天仙,结果吃完了夹心就那么可怜的一层,还不知道是用哪个其它面包的夹心换了个色素和香精继续放进来了。
以前贺炎总认为,这种面包卖的全是利润,两块钱的面包利润一块八,那两毛钱分别是成本和运输费。
……
其实贺炎一直分不清农历和公历,见到了日历上写着大寒节气的日子了,秋雨才姗姗来迟。
倾盆大雨措不及防地从云层中哗哗坠下,噼里啪啦地,下午放学时就已经是深夜的景象了。
窗外大雨倾盆,黑云压城,都看不清操场上的路灯了,微黄的灯光在大雨里愈渐模糊,彻底没心思听老师讲课了,一心都在想着放学后怎么回家。
听着窗外雨滴打在树叶上的啪啪声,心底不自觉地升起一阵冷意,时至暮秋,虽然已经穿起了长衣长袖,但这滔滔不绝的秋雨却是带着寒冬的嫁衣来的,薄衣挡不住秋的冷。
老师看了一眼窗外,明亮的教室里,老师也皱起了眉,这雨连着下了三节课了,只怕是路上的雨水都湍急成河流了。
讲课途中拿起手机看了好几次,这种情况只有是家长来接了。
住得近的还好说,紧跑几步几分钟回去洗澡保暖,住的远的就不好说了,学生们大多穿的是网鞋,冷水一泡就是透心的冷,在小区或者是“古镇”上住的,肯定撑不到跑回去,半路上脚就得冻成冰的。
终于,在临下课三五分钟的时候,老师群里传来了消息。
代课老师看完急忙下达指令,“打了下课铃先不要往出跑咧,这会儿雨下得大,跑回的鞋都湿了,着了急还得感冒,班主任已经在家长群里发了消息了,让你们家长来接,先等着吧!”
教室里接连传来叹气声,目光都纷纷看向窗外,老师也不打算讲课了,毕竟这种情况下讲课也没几个人听了,再者也快下课了。
“家长来接的时候在群里报名字,念谁的名字谁往出走,住校生喽等雨下得小点儿喽就赶紧往宿舍跑吧!。”
贺炎是提心吊胆的,因为张霞中午不在。
其实初二以前的贺炎是挺喜欢中午张霞不在的日子的,因为留下的钱除了吃饭还能剩下不少,简直是贺炎发财的契机。
但是现在……
只希望张霞快点回来,哪怕是贺守都行。
……
“付永安,你家长来接你来啦!走吧!”
听到老师念了名字,付永安急忙开始收拾东西,正准备走,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我家和王钰宁家在一栋楼里咧!能不能把他捎上咧?”
老师看了看王钰宁,问道:“是咧?”
王钰宁点点头。
“昂,你爸开车来的?”老师又问付永安。
“嗯。”
“行,一起走吧!”
说罢,王钰宁也开始收拾东西,这时付永安再次开口,“老师,曹超跟我们也是一个小区的,离我家不太远,也捎上吧!”
“行,你看看你们谁还在一块儿里住的咧,看看儿还能不能捎上,这会儿校门口家长们都堵得咧,少来几个家长还走得轻松咧。”
“没啦!”
“昂,走吧!”
……
说完老师拿起手机在群里发了个消息,似乎是在通知吧!
放下手机,老师又说:“谁家跟谁家离得还近咧?群里有家长们接喽就一块儿里走吧,也省的麻烦。”
贺炎却是心事重重,总觉得张霞不在,自家住的地方就在学校门口下坡之后的小巷子里,应该是头一批就能走的,结果同学们都快走完了贺炎还没动身。
难道大晚上接个孩子放学还要化妆?
直到老师念了贺炎的名字,贺炎出校门时才真相大白。
张霞根本没回来!
是他奶奶王莲来接的,估计还是王莲在校门口见还要在群里通知老师,才给贺守打电话说自己在校门口接孩儿咧,让在群里发个消息,然后贺守再打电话给张霞,如此大费周章。
“贺炎——”
还没到校门口就听见有人在叫贺炎的名字,听声音就知道是王莲。
她头上遮着一个围裙就出来了,见贺炎出来赶忙走过去,“来,过来,你家连一个雨伞儿都么啦?”
“有咧啊!”
“么啦(方言,没有)么,我行喽几回也么行见。”
“不知道我们放哪里啦!”
“赶紧过来,家里还做得饭咧。”
贺炎见状,觉得自己跑回去比较划算。
“不应啦!雨也不大啦,我跑回的吧!”
“行,路儿上注意点儿,不敢滑倒。”
“昂。”
说罢拔腿就往回跑。
那个时候巷子里的路已经翻新了,从原来的土路变成了石灰路,也算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下雨的时候不会泥沙乱溅了。
……
姗姗回来的王莲见贺炎坐在床上拿毛巾擦脚,便赶忙问道:“鞋湿啦?”
“嗯。”
说着紧走几步,“湿成甚的啦咧?还能不能穿咧?”
“不能啦!全湿啦。”
“哎呀!你家还有么啦其它穿的鞋咧?这鞋湿成这的,明天也干不喽。”
“有咧。”
说着从旁边拿来一双旧鞋,“先穿上这行鞋的。”
贺炎在储物间里翻箱倒柜也没找到自己的鞋子,张霞的倒翻出来不少,但大多都是只穿了一两次就再没见她穿过的。
“这谁的鞋咧?”王莲问。
“我妈的。”
王莲惊讶道:“你妈的鞋这么多双咧?就么见你妈穿过,买这么多鞋也不知道能不能穿过来。”
又问:“行见啦?”
“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