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
李从嘉收到了李璟的回信。
这信中内容,让李从嘉也是感叹,无论怎么样,李璟毕竟是他父亲!
以家信形式,给他手书了一封信件!
“吾儿从嘉亲启:父皇已得汝之奏折,悉知一切。见字如面,望儿康健。然国事为艰,朕身知汝身负重则,未能亲返京师行礼,心实有憾。然今时今日,国难当头,唯愿儿能体谅父皇苦衷……”
信中以父子之情贯穿始终, 李从嘉也很少这样的家信。
信中提到,李璟念及他年少功高,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纳侧室妃嫔,李璟心中大慰!
同时也提到他夺得南平三州之地,都是因为他智勇双全,大获全胜,实在国之栋梁,足以告慰先祖。
现江淮沿线受大周侵扰,形势紧迫,让他需伺机而动,出兵分散敌军压力,为国分忧。
最后,李璟深情地写下结束语。
“家国一体,父子同心。愿吾儿铭记使命,不负所托。待到凯旋归来之时,再叙天伦之乐。切记保重自身,勿使父皇担忧。父皇李璟书。”
李从嘉一遍遍看着信中内容。
更多的感觉到李璟有些担忧自己不听指挥……也许李璟写下这封信时,也是情绪复杂吧。
眼见父亲准许。
李从嘉也想尽快娶黄莹过门。
毕竟江陵城不是他大本营,他想要回到潭州,这样离着衡州、郴州前线战场更近一些。
三月初七的夜晚,繁星点点。
如同洒落在天幕上的钻石。
李从嘉与周娥皇在这宁静的别院花园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静谧时光。
微风轻拂,带来一丝丝春夜特有的凉意,却无法冷却两人之间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周娥皇身着一袭素雅长裙,衣袂随风轻轻飘动,宛如仙子下凡。
她那倾国倾城的美貌,在月光的映照下更显得超凡脱俗。
眉如远黛,眼似星辰,唇红齿白,肌肤胜雪,一头乌发柔顺地垂落在肩头,仿佛是夜色中最动人的画卷。
“明日就要娶黄家妹子过门,夫君好好休息,还陪我在这花园中干嘛……”
周娥皇轻声细语,目光温柔地望着李从嘉,语气中虽有不舍,却又带着几分理解和支持。
李从嘉闻言,微微一笑。
随即一把抱起周娥皇,稳稳地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细心地为她盖上了一层柔软的毯子,并将她安置在自己的腿上。
“你呀,总是这样体贴入微。”
他低头凝视着怀中的爱人,眼中满是深情。
“明日本该是你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又怎能不在你身边?”
说着,他轻轻抚摸着周娥皇的脸颊。继续道:“明日打算办一次风光而不铺张的典礼,纳侧室过门,毕竟要大妇同意。”
话音刚落,他便调皮地眨了眨眼,看着周娥皇笑道。
周娥皇听了这话,嘴角扬起一抹优雅的笑容,玩笑回应道。
“妾身可不能做妒妇……”
她的声音如同银铃般悦耳。
“只是希望夫君莫要因为新欢而忘了旧爱才是。”
李从嘉听后,紧紧握住她的手,认真地说。
“你在我心中的地位,无人能够替代。你的美丽、聪慧和善良,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无论将来如何变化,我的心永远与你相连。”
两人就这样依偎在一起,仰望着星空,畅谈着对未来的憧憬。
在这个宁静而又美好的夜晚,他们的心灵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渐渐的李从嘉一双大手不安分,怀抱着美人,难以克制,没法坐怀不乱。
周娥皇轻声道:“你啊,明日还要大婚呢,早些休息吧!”
李从嘉道:“你还不知道夫君能耐嘛,万军从中,杀的天翻地覆。”
周娥皇轻轻叹了口气,将头依偎在李从嘉的怀中,低声说道:“其实,妾身想要个一儿半女,前次不舒服,却未怀孕。”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期待和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
“看着别人都有了孩子,心里真是羡慕得紧,咱们成婚近两年了,还是没有孩子。”
李从嘉听罢,心中涌起一阵心疼。
他深知作为王妃,周娥皇不仅承担着家庭的责任,更渴望能有一个孩子延续香火,而这个时代的女子都是如此,他却不觉得。
“娥皇!”
他轻抚着她的发丝,柔声安慰道:“你才二十岁,我们还有许多时间可以尝试。而且,这些年来,我长年在外打仗,相聚的时间实在太少。”
“我也知道!”
周娥皇抬起头:“可妾身也想为你生下个孩子,我心里就忍不住地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有这样一个小生命呢?”
李从嘉紧紧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指尖的温度。
“不能急躁,为夫这就努力努力……”
周娥皇点了点头,但眼神中的担忧并未完全消散。
说着,他轻轻地环抱起她,走向卧室。
将她结结实实,搂在怀中。
月光透过窗棂洒落在他们的身上。
李从嘉缓缓放下她,然后吹灭了灯火。
黑暗中,只有彼此的心跳声和呼吸声,仿佛是这世界上最亲密的语言。
窗外,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烈,庭院中的花朵竞相开放。窗内二人热浪翻滚,一夜恩爱缠绵……
次日清晨。
李从嘉早已醒来,精神焕发地坐在床边,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兴奋。
在礼官的细心安排下,李从嘉身着华丽的婚服,头戴金冠,腰间系着象征身份地位的玉带,整个人显得格外英俊潇洒。
门前一匹高大威猛的白马,马背上装饰着红色绸缎和金铃铛,显得既庄重又喜庆。
街道两旁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他们都怀着好奇和祝福的心情,等待着这场盛大的婚礼游行开始。
当他跨上马背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随着礼官一声令下,接亲队伍缓缓出发,沿着规划好的路线穿行于城市的每一条大街小巷。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沿途居民纷纷出门迎接。
百姓嘈杂的讨论着,似乎忘却了一个月前的大战。
“今日南平之主李从嘉与黄莹成婚!”
“不对,那不是南平之主,是平安节度使,比南平土皇帝高氏势力大六七倍呢……”
“黄莹又是哪家姑娘?怎还嫁的了这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