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光州城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江淮以南的领地都被李从嘉所率领的湖南道兵马攻占了。
李重进得到了消息模糊消息,但是双方隔江对峙,也不知道对方虚实,他没有办法立即发兵,特别是柴荣马上就要来了,光州城距离此处三百余里,也不敢轻举妄动。
对于李从嘉而言,没有抓到王审琦,张守珣等人也颇为可惜,斩杀敌军主将,虽然攻克了光州城已经是天大的功劳,才是全胜之功。
“将战报禀报到朝廷,再派人去一趟紫金山大营,将最新消息告诉齐王,我也有一封密信一并送过去。”李从嘉看着李元清吩咐道。
“安排暗卫去江淮以北进行巡查,布置暗哨,探听最新的消息,不可掉以轻心。”
“末将遵命!”
“我们要以光州为据点进行策划,预计再有五日,李雄将军将会率领水军带来大量的粮草,对城中进行补给。”
“马将军,我军损失多少兵马。”李从嘉向马成达问道。
“这四日大战,共计折损六千人马,伤兵两千余人,主要光州攻城时,周贼令我军伤亡惨重。”马成达说着。
李从嘉无奈点头道:“如此重城要塞,我军计谋百出,也是惨胜,大周军卒固然悍勇,但是我军勇士,当重赏,光州死去将士,必须着重抚恤。”
众人商议军功封赏之后。
卢郢问:“主公,我军下一步该如何安排?”
“当下还需稳定民心,尽快安抚光州城百姓,恢复春耕,避免造成秋末灾荒。光州城下辖六县,地域广阔。点验人口确认府衙库存,各种粮草兵械都尽盘点清楚,集中调配。”
李从嘉已经利用这几日的时间,将光州城全境收复,光州城破,其他县城守军不堪一击。
如今此时随行的文臣以潘佑为主。
李从嘉将盘点粮草、军械,恢复农耕的事情,全都交给了他。
潘佑问道:“主公,如今饥民遍地,流民四起,各地百姓也不安生,还有三千余大周俘虏,如何处置。”
李从嘉沉吟道:“将俘虏全都集中起来,共同重新修建光州城,连番的大战,光州城已经破败不堪,若是敌人大军袭来也难以抵挡,在修建水寨堤坝,做好防御。”
“平日喝稀粥续命即可!”
“发动光州城的百姓尽快恢复春耕。今年一定要有秋收,否则难以为继,青黄不接,可就不妙了。”
潘佑闻言点了点头道:“遵命!”
“俘虏修城,百姓种地,安稳民生。”
“卢郢将军,你率领三千人马驻扎在江边,督促修建水寨,防备敌人过江偷袭!”
“再有几日李雄将军就会率领水军到达光州城,届时将会运来更多的粮草。稳住光州城,就能防御住淮河上游。”
李从嘉安排完此事,着手谋划下一步的军事计划。
而此时齐王李景达已经按照之前的计划正在筑造城寨,按照他原来制定的计划,向着寿州城缓缓推进。
再需几日的功夫就可以将粮食送到寿州城内。
在这期间虽然有很多大周兵马前来袭扰,但都是被他这所筑的城寨强弓硬弩给击杀回去,这点让李景达颇为得意。
又过了三日,李从嘉信使抵达紫金山大营。
李景达看了战报,心中信心大涨,召集文武群臣通报战果。
“郑王李从嘉已经攻克光州城,杀退王审琦、翟守询一万人马,将他们打得落荒而逃,丢盔弃甲!”
众将士闻言纷纷议论,满堂哗然。
“这是两国交战以来少有的大胜。”
“什么竟然攻下了光州城。”
听到齐王李景达正式宣布,更是欢欣鼓舞。
副将朱仁裕说道:“郑王李从嘉,实乃大功一件。四年前我和他相见,就知郑王殿下非同一般,没想到四年的时间,打下了湘江之地,而今更是神兵天降,竟然收复光州城。”
“真是鼓舞人心!”
边镐闻言,心头酸楚:“周贼兵马强悍,郑王还需小心为妙,避免重蹈覆辙像去年两国交战的情况那样。”
监军使陈觉又站出来说道: “年后大周兵马有些松懈,郑王李从嘉出其不意攻敌不备,取下如此胜利自然是可喜可贺,只不过一切还需小心为妙,一定要让他守住光州城,不可轻举妄动。”
“近些日子以来,我军也是屡次挫败周贼攻势,都需稳扎稳打。”
齐王李景达瞥了二人一眼,知道他们只有说风凉话的能,二人都曾灰溜溜的从潭州城逃跑,边镐是弃城而逃,陈觉守着潭州城寸功未建,无奈回江宁。”
“我军要趁此大胜消息,让全体士兵知道周贼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就能够取得胜利大胜!将这消息,通告三军,尽快打通寿州城的粮道。”
说罢,李景达结束军议,让士卒昼夜修建寨子。
全军上下欢欣鼓舞,齐王李景达也书信一封想要送达至寿州城内,只不过双方通信受限,有时可以送达,有时会被周贼兵马截获。
实际上李景达手中还有一封密信,是李从嘉亲笔手书给他的,以侄儿身份自居,放低了姿态,嘱咐齐王李景达。
不可轻举妄动,小心李重进突袭攻破。对于李景达筑寨送粮的方式提出了建议,还嘱咐他不可与周贼兵马正面冲突,遇到大周兵马冲击营寨,可退回自保,避免损兵折将。
李从嘉劝慰之言颇为恳切。
齐王李景达看到这封信,心中震惊不已:“这小侄儿,竟然看出了我的谋划。”
他拿着李从嘉这封信,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又看了看桌案上寿州城中求救的信,厚厚的一沓子,都是刘仁赡安排死士,送出来的求救信,而今的寿州城每一天都有人饿死,寿州城只怕再也熬不住了,他也很无奈。
如今已到了二月上旬,柴荣马上就要到达寿州城。
而刘仁赡的求援信一封接一封,李景达又如何是好,只能靠这种法子来尽快将粮草送至寿州城中。若是柴荣来了,只怕更是难以通往寿州。
李从嘉的职责是守住江淮上游,而李景达的职责是守住江淮中下游。
正因为如此,李景达也没有办法,所以他还需要坚持采用这种策略,他也必须这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