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结束,时瑜给自己放了几天的假。
这天,时瑜起个大早准备去商场,李宜年自然而然也跟着一起走。
“你没事吗?”时瑜问。
李宜年一边拿挂在门后的围巾,一边回答。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到了门口,李宜年走到时瑜面前,帮他拢了拢衣服。
“这天冷的,你要不要再多穿一点,等下还要骑自行车呢。”
不知是不是故意的,男人说话的时候,呼吸喷洒在时瑜的耳尖,时瑜不自在的缩缩脖子。
李宜年以为她是被冷风吹的,又折回房间,拿上了时瑜的围巾,给她戴上。
“戴着吧!”
骑自行车的时候,李宜年道,“给我点面子,我一个大男人,坐在自己的媳妇后面,别人看了,要笑话的。”
时瑜白了李宜年一眼,跳上了后座,“快点儿吧,我想买商场里新到的衣服!”
到了目的地,时瑜见到了意料之外的人——朱巧巧。
两人再一次见面的时候,相顾无言。
等了一会儿,两人同时说。
“你……”
“你……”
同时开口,又同时停顿。
时瑜看着朱巧巧的肚子,面色微妙起来,问:“谁的?”
朱巧巧,“还是那个人。他找到了一份临时工,我家里人也拗不过我。我和他结婚了。”
朱巧巧的目光则在跟在时瑜身后的男人身上。
“这是?”
时瑜向她介绍,“我对象!”
朱巧巧点头。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
“我结婚之前,去你家找过你!”
后面的事情很清楚,朱巧巧在婚礼前夕来到时家,并没有看到时瑜。
时瑜不知道朱巧巧当时的心绪,只不停的说,“对不起。”
朱巧巧刻意挑了一个阳光正好的天气来到时家,穿好自己新买的小裙子。
准备见到时瑜要在她面前转圈圈,让她看看,她能穿上当时喜欢的裙子了。
她想听到时瑜夸奖和恭喜。
可是,到了时家,她只听到了时瑜后妈的一句客气的邀请,“回家坐坐?喝点茶!”
朱巧巧没在时家坐,和时瑜后妈客套两句,就回去了。
满怀期待而来,意兴阑珊回去。
心情可想而知。
再后来,结婚,工作,婆媳,家庭,太多太多的事占据了她的心,想起时瑜这个学生时代的朋友的时间也少了。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来找我!”朱巧巧问。
时瑜有点不好意思,“回来几个月了,实在太忙了!”
朱巧巧点头,表示知道,也没再问。
淡淡的尴尬围绕在两人中间,时瑜不知道要说什么,朱巧巧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又走了一会儿,朱巧巧终于开口了。
“你在军校打电话不方便吗?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给我打一个电话。我记得你记得我家附近电话亭的电话!”
朱巧巧的话语里,终究带了一丝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怨怼。
时瑜只说,“对不起!”除了这句话,时瑜也说不出其他。
时瑜刚到京市的时候,房子,任务,读书,好像每一件事都很重要,朱巧巧这个远在家乡的朋友,自然而然的被放在了后面。
走了半个小时,随便找了一家茶馆,走了进去。
时瑜和朱巧巧说了近况,说了最近刚结婚,工作上的压力。
朱巧巧喝水,点头,不说话。
“你有了新的朋友,我再也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了,时瑜!”
时瑜不知道怎么回,她其实没有新朋友,除了她的结婚对象——李宜年。
京市没有,这里也没有。
朱巧巧又说,“我以为你会留在京市。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突然变得很厉害,变成了我不认识的厉害人。
明明学习成绩不算不得好,一考就考上了最好的公安局;在公安局,又得领导青眼,上了大学。
我清楚的知道,我们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只是,太快了!”
时瑜上了大学后,朱巧巧再也没有听过时瑜的消息。
只有朱巧巧的妈妈时不时的问,“你的好朋友呢,那个好漂亮的,哪去了?”
朱巧巧在那时会回答母亲,“她在京市上大学!”
热气氤氲,时瑜看到朱巧巧脸上的明晃晃的失落表情。
时瑜解释,“上学那阵儿,实在是太忙;回到公安局,局里的事情也多。我总觉得,你会一直在那儿!”
不知是因为说出了心中的怨怼,还是时瑜的解释,朱巧巧终于开心了些。
“给你说说我吧!你还记得吧,我家那口子,在和我约会的路上,会给我带花;我们结婚之后,他就再也没给我送过花了。
我一提,他还会说,都结婚了,又不是小姑娘!我能怎说!结婚和处对象还是不一样的!诶!”
她说了男人,又说起她婆婆。
“我和她不住一起,但是,她想来我和家那口子住的地方,说这也是她儿子的家。她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有个出息儿子,让她沾光,让她和村里人说话有吹嘘的资本!”
又是一声叹。
朱巧巧说,“我不敢和我妈妈说,这个人是我自己选的,到现在,我连个指责的人都没有。”
时瑜能说什么呢,她只说,“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朱巧巧点头,“对的,我和我家那口子,会越过越好的!”
仔细想想,她男人也没对他不好,不赌博,不抽烟,不打老婆。
这已经很好了。
怎么能要求事事完美呢。
时瑜想到了,当初,朱巧巧家里是愿意陪嫁一个小房子的,三十平,小两口,够住了。
于是,时瑜问:“你和你家那口的现在住的房子,是你家里的,还是?”
“嗯,我父母还是心疼我,有给我房子,诶!不过自那以后,我和我几个嫂子的关系,就不太好了。她们明里暗里的挤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