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太守府外的人们,目光都被那支呼啸而过的响箭和突然出现的暗卫所吸引,毕竟看热闹是汉人自古以来的习惯。单经站在人群之中,看着眼前激烈厮杀的场景,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就在这时,他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猛地转过头,目光如炬地望向太守府邸的大门处。果然不出他所料,许多太守府的守卫早已惊恐地躲藏在大门之后,正缓缓地推动那扇沉重的大门,企图将其紧闭,以作为最后的防御手段。
单经见状,岂会让这些守卫的如意算盘得逞?他毫不犹豫地迈步跨过台阶,如离弦之箭一般直冲大门而去。在接近大门的瞬间,他纵身跃起,使出全身力气对着那即将合拢的大门狠狠地踢出一脚。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扇原本坚固无比的大门被单经这一脚踢得摇摇欲坠,发出一阵嘎吱嘎吱的声音。单经落地后,站稳脚跟,对着身后的众人高声喊道:“来些人随我上!”
他的呼喊声如同惊雷一般,在人群中炸响。周围的家丁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吸引,纷纷回过神来,看到单经如此英勇无畏,都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与他一同合力推开那扇已经摇摇欲坠的大门。
在那个时代,根深蒂固的主流思想就是一切都要以家主为中心,全心全意地为家主服务,并且对家主绝对忠诚。在汉末这个令人厌恶的时期,家丁们其实也只是普通的老百姓而已。他们经历了天灾人祸,承受了无尽的苦难,最终能够得到世家家主的赏识,成为一名家丁,才勉强得以苟延残喘地生存下来。
至于大汉朝廷呢?实在不好意思,虽然国家有国法,世家也有家规,但对于这些家丁来说,他们对大汉朝廷并没有太多的感情。百姓们或许对大汉还有些许热爱,然而大汉却并未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如果没有世家家主的收留和庇护,这些家丁恐怕早就饿死在某个偏僻的角落,无人问津了。
正因为如此,家丁们对于皇权体系毫无敬畏之心可言。他们唯一需要效忠的对象,就是他们的家主。家主的话就是圣旨,无论对错,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按照家主的吩咐去办事。哪怕家主指鹿为马,他们也会坚决执行,绝无二话。
手中紧握着那象征着“真理”的汉剑,仿佛拥有了无尽的力量和勇气。谁要是胆敢对其表示不服,那么他将会毫不留情地赏赐对方一剑,让对方尝尝这“真理”的厉害!
就在单经率领着一群家丁们,毫不畏惧死亡地向着太守府发起猛烈进攻的时候,那些早已通知各个单位完毕的暗卫们,此刻已经严阵以待,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手中的箭矢虽然依旧是响箭,但这次却并非像往常那样射向天空,而是直接平射眼前的敌人。因为之前往天上射箭,仅仅是为了通知各个单位做好此处发生了战斗,而现在,所有的箭矢都将如雨点般倾泻在那些毫无防备的家丁们身上。
这些家丁们身上并没有甲胄的保护,完全处于不设防的状态。面对暗卫们如此凶猛的攻势,他们根本无法抵挡。
与此同时,太守府的大门口依旧是一片混乱和喧闹。太守府的守卫们为了尽快关闭大门,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单经等人却拼死抵抗,坚决不让大门关闭。
单经等人所做的可是掉脑袋的大买卖,一旦失败,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们必须拼死一搏,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也绝不放弃。
土垠城内太守府书房里。
这里依旧灯火通明,亮如白昼。然而,外面的嘈杂之声却像汹涌的波涛一般,迅速地涌进了这忙碌的书房,传入到正在埋头工作的众人耳中。
这些繁琐的工作,早已让他们感到焦头烂额,疲惫不堪。而此刻,外界的喧嚣更是如同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他们内心压抑已久的各种不耐烦情绪。
典韦,这位以急躁性子着称的猛将,更是难以忍受这样的状况。让他来处理这些公文,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但他别无选择,因为在林北的麾下,除了那些外派坚守的众位武将之外,其余在土垠的将领此刻都齐聚在这间书房之中。
正在处理公文的典韦,听到外面的风吹草动后,情绪立刻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他的手掌猛地一用力,呈现出一种即将掀起桌子的动作。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林北的声音如同平静的湖面投下的一颗石子,虽然轻微,却在瞬间打破了紧张的气氛。
“阿韦,你最好别这么干。”林北的语气淡淡的,似乎并没有被典韦的冲动所影响,“毕竟,就算你现在掀翻了桌子,到时候还是得回来收拾干净,然后继续处理那些还未处理完的公文。这样岂不是多此一举?”
这一番话,如同一盆凉水,当头浇在了典韦的头上,让他的冲动瞬间冷却了下来。他的手缓缓松开,原本紧绷的身体也渐渐松弛下来。
就在这时,林北面无表情地接着说道:“我知道你可能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但先别急,我允许你出去放放风,看看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听到这句话,典韦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欣喜的笑容,他双手抱拳,恭敬地向林北行了个礼,回应道:“诺!”然后,他毫不犹豫地转身,甚至没有对书房有丝毫的留恋,径直走向放在书房内武器架上属于自己的武器。
只见典韦迅速拿起武器,如同风一般快步走出了书房。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而此时,在场的其他人们都用一种羡慕的眼神,目送着典韦离去。他们心中暗自懊悔,要是能够像典韦那样逃离这令人烦躁的书房该有多好啊!只可惜,他们仍然需要继续处理那些繁琐的公事。
然而,在这一群人中,唯有赵云与众不同。他仿佛完全沉浸在处理公文的世界里,对周围的一切都视而不见。此时的赵云,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工作狂,或者说是一个“卷王”,完全陶醉在处理公文的海洋中,无法自拔。
相比之下,管亥等黄巾将领虽然心中有些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着手处理手中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