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张员外家曾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张员外家有一子,名叫张生,这孩子自幼聪慧懂事。然而,在张生十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张员外不幸去世。
母亲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整日以泪洗面,抚摸着丈夫留下来的遗物,无法自拔。年幼的张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安慰母亲,他精心编写了一首词,并为母亲唱诵。那稚嫩而真挚的歌声中,表达了就算父亲不在了,他也会永远陪伴着母亲,让母亲感受到温暖和依靠。母亲被儿子的孝顺所感动,紧紧地将他拥入怀中,泪水再次夺眶而出,但这一次,泪水中多了一丝欣慰和希望。
有一天,张生出门游玩,在熙熙攘攘的街边,他看到了一个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乞丐。乞丐躺在角落里,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张生心生怜悯,他立刻跑回家中,找到母亲说道:“妈妈,外面有一个快要饿死的乞丐,太可怜了,如果他一直在外面,肯定会被冻死的。我们能不能把他接到家里来?”母亲一向仁慈善良,听到儿子的请求,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就这样,乞丐被接到了张员外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生和乞丐相处得如同兄弟一般亲密无间。虽然名义上乞丐是家里的家奴,但实际上,母亲对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乞丐也心怀感恩,亲切地称呼母亲为“娘”。
在他们 12 岁那年的一天,两人在院子里玩耍,嬉笑打闹间,一个不小心,张生失手将乞丐推倒在地。乞丐的头重重地磕在了石头上,鲜血顿时涌了出来。张生一下子慌了神,他从未见过如此可怕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恐惧,觉得自己好像杀了人。在慌乱之中,他选择了逃跑。
其实,乞丐只是受了伤,并没有生命危险。母亲发现后,心急如焚,立刻派人四处寻找张生,但始终没有找到他的踪迹。
而张生在逃跑的路上,不幸被一户歹人捉了去。这户歹人专门教小孩偷东西,稍有不从,便对他们施以酷刑。张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尽了折磨,但他心中一直想着母亲和家里的温暖,暗暗发誓一定要逃离这个魔窟,回到母亲身边。
十年过去了,张生已经长大成人。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受够了坏人的逼迫和折磨,他的内心始终坚守着善良和正义。终于,他决定不再做坏人的工具,要回到母亲的身边。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家里的消息。当得知母亲一直在寻找他时,张生激动万分,归心似箭。
然而,一个心怀叵测的人听到了张生的消息。这个人觊觎张员外家的财产已久,他决定冒充张生提前去见母亲。当他见到母亲时,母亲因为思念儿子过度,一时激动万分,忘乎所以,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
这个坏人看到了乞丐的青梅竹马,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便向母亲索要。母亲为了“儿子”,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乞丐的青梅竹马得知此事后,心如刀割,她质问乞丐:“我在你心里算什么?你怎么可以把我送给别人?”乞丐为了报答张家的养育之恩,只能默默忍受着内心的痛苦,无法回应。
乞丐回想起过去与张生的种种美好回忆。他们一起给老师的画像捣蛋,一起在院子里种下友谊之树。可眼前的这个“张生”,对这些往事一无所知。而且,对于他的青梅竹马,这个“张生”也没有丝毫的感情。乞丐开始怀疑这个“张生”的身份。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瞎子婆婆。这个瞎子婆婆是他们儿时见过的人。瞎子婆婆摸了摸坏少爷的脸,笃定地说:“他不是,他不是少爷,夫人,他不是少爷,我虽然是个瞎子,但我能感受得到他不是少爷。”说完,瞎子婆婆又唱着歌离开了。
后来,真正的张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这个村落。但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看起来疯疯癫癫。村里的人不认识他,以为他是个疯子,对他又打又骂。乞丐看到了这个人,起初也没有在意。但当他发现这个人能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友谊之树,还能描述出当年在教室里给老师画像的细节,乞丐终于确定,这个人就是真正的张生。
那个坏蛋得知真相后,恼羞成怒,派人将张生推到了悬崖边上,还准备让马车过来把他撞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马突然受惊,没有按照坏人的指引路线冲向张生,反而掉入了悬崖。张生在极度的惊恐中,回忆起了过去的所有事情。
他奋力从山顶跑下去,直奔家中寻找母亲。而此时,那个坏蛋正哄骗母亲喝下一瓶毒药,企图霸占张家的所有财产。他还假惺惺地说:“娘,这是我亲自为你准备的汤药,你喝了吧。”
可是,就在母亲准备喝下毒药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歌声。那是张生小时候为母亲唱的歌。坏蛋还想继续劝说,母亲却不再听他说话,直接将药瓶摔到了地上,然后缓缓走下楼梯,走出院落。当她看到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时,她瞬间泪目。没错,那歌声是不会骗人的,只有自己的儿子才会唱这首歌。
母子两人相拥而泣,多年的思念和痛苦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泪水。而那个坏蛋,最终也被绳之以法。乞丐也与自己的青梅竹马解除了误会,喜结连理。
从此,张生和母亲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他们经历了风风雨雨,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团聚。
少小历离殇,十载飘零苦。恶浪惊涛志未休,只念亲恩故。
假子欲行奸,真意终难阻。母子重逢泪满襟,福佑家园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