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雪领着苍蓝景成朝着山林的另一侧走去,准备展开一场刺激的狩猎之旅。
而另一边,沐歌则牵着苍蓝景瑶那柔软的小手,耐心地向她介绍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药材。师徒二人一边漫步于林间小道,一边轻声交谈着,气氛十分融洽。
然而,不知不觉间,她们越走越远,竟逐渐偏离了苏暖暖的队伍。当沐歌终于惊觉这一状况时,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慌乱。天哪,她竟然如此不小心,将尊贵的小公主带出了队伍!
“娘娘,奴婢真的不是故意的,真的!”沐歌在心里哀嚎道。
此时,沐歌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
“师父,您别担心,母妃一定不会怪罪您的。咱们赶紧往回走即可。”苍蓝景瑶抬起头来,用那双清澈如水的大眼睛望着沐歌,轻声安慰道。
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六岁却懂事乖巧的小徒弟,沐歌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温暖与感动。她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孩子给安抚住。
就在沐歌和苍蓝景瑶慢慢离开队伍的时候,苏暖暖就悄悄地派遣了暗处的人手跟了上去。
现在听风暗中紧紧地跟随着苍蓝景成,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听雨则在暗中默默地守护在苍蓝景瑶身后,时刻保持警惕。若不是深知自家主子身边这三位侍女皆身怀绝技、武艺高强,恐怕听风和听雨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心离开苏暖暖的身边。
其实,众人并不知晓,在那看似平静的暗处,尚有一支神秘而强大的队伍默默地守护着苏暖暖等人。
这支队伍正是太后特意留给苏暖暖的们那支暗卫,当前其掌控权仍握于宋嬷嬷手中。
此次自家娘娘携同两位年幼的小殿下深入山林,宋嬷嬷又怎能安心?故而,她当机立断地派遣出六位身怀绝技之人,隐匿于暗处,以确保娘娘与小殿下们的安全无虞。
此刻的苏暖暖自然也并未清闲下来,只见她面带微笑,对着锦瑟等三位侍女轻声言道:“如今少了那两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在此喧闹折腾,咱们正好可以悠然自得地畅游这座巍峨的大山,瞧瞧是否能够有一些新奇有趣的发现。”
“是。”锦瑟、知香以及瑶琴三人齐声应道,脸上皆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紧接着,知香迅速迈步向前,小心翼翼地为苏暖暖开辟道路;瑶琴则手持佩剑,警惕地紧随其后,以防任何可能出现的危险;锦瑟亦不敢松懈,紧紧跟随在侧,时刻关注着周围的动静。
不多时,苏暖暖那双灵动的眼眸忽然一亮,似是发现了什么令人惊喜的目标——竟是两棵正绽放着花朵的板栗树!
“真没想到啊,竟会在这大山之中见到你们的身影。”苏暖暖凝视着眼前盛开的板栗花,不禁低声呢喃起来。
这时,一旁的瑶琴抬眼望向那两棵板栗树,而后轻声说道:“娘娘,此乃刺球树。”言语之间,流露出一丝好奇之意。
“刺球树?”苏暖暖乍一听到这个名字有些发懵。
不过仅仅只是片刻之间,她便迅速地回过神来,缓声道:“如此称呼倒也合情合理,毕竟其外壳之上遍布着密密麻麻的尖刺,宛如一个个小刺球一般。锦瑟,将这两棵树所处之位置记住了,待到金秋时节来临之际,我们便可前来采摘它们所结出的丰硕果实。”
听到这话,一旁的知香率先面露疑惑之色,不解地发问道:“娘娘,这刺球所结之果竟然能够食用么?”
面对知香提出的问题,苏暖暖不禁感到有些讶异,目光扫视过面前的三人,反问道:“难道你们都未曾吃过?”只见知香、锦瑟以及瑶琴纷纷摇着头,表示自己从未有吃过。
苏暖暖心中愈发狐疑起来,自言自语般喃喃说道:“这东西,难不成在民间竟也没有?不应该呀!按说宫中之人不曾见过尚属情有可原,然而民间向来不乏奇人异士,各种稀奇古怪的食物皆有人尝试,怎会连这刺球果都无人问津呢?”
紧接着,她又将视线转向那三人,满含疑问地追问道:“锦瑟,民间真的没有这东西?”
“娘娘,这刺球果其他地方是否存在奴婢不得而知,但在京城周边一带,当真是没。”锦瑟微微颔首道。
“行吧!等到秋天,京城以及周边就会出现这刺球果了。
这刺球树还有个名字叫板栗树,它结出的果实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而且还能够当作粮食。
所以,我们把它们旁边的几棵幼苗带回去,种在庄子里,等到它们长大后结出果实,咱们就用不着大老远地跑到山上来采摘了。”苏暖暖微笑着向锦瑟三人有条不紊地吩咐着。
很快,三人将板栗树苗挖出来后,用泥土包裹好根部,然后又用宽大的树叶包裹好,放进竹筐里。
板栗树苗弄好后,苏暖暖又带领大家继续朝前方行进。一路上,她惊喜地发现,这座看似普普通通的大山里面,竟然生长着许许多多的野果树木。这不,没一会儿的工夫,她就陆续瞧见了野核桃树、野桃树和野山楂树等等,只不过这些果树的分布位置各不相同而已。
“真没想到,这座毫不起眼的大山里头好东西真不少。”苏暖暖忍不住一边走着,一边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感慨。
“娘娘您说得对极了,不过这才哪儿到哪儿呀,如果山里没有好东西,那些采药人又怎会冒着风险深入大山之中去采药呢?”紧跟在身后的锦瑟连忙回应道。
“嗯,确实如此。自古以来,人们不都是靠着身边的山川河流来谋求生存,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呀。”苏暖暖深表认同地点点头应和着。
就在这时,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一声清脆而响亮的呼喊:“母妃,我回来了!”